首页 -> 2008年第8期

语文教育的文化过程特征

作者:曹明海




  “道”与“文”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古代早有文道之论。朱熹曾说,“道者文之根本,文者道之枝叶。惟其根本乎道,所以发之于文皆道也。三代圣贤文章皆从心写出,文便是道。”可见言语作品是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的统一体。既没有不表达一定思想内容的语句,也没有不依存于一定语句的思想内容,不可能超越表达的形式而直接攫取表达的内容,也不可能不理睬表达的内容而掌握它表达的形式。语言的形式与内容,工具性和人文性是一个统一体中不可割裂的两个侧面。抽掉人文精神,只能在形式上兜圈子,语言文字就会失去灵魂,失去生命而黯淡无光,步入排列组合的文字游戏的死胡同;脱离语言文字的运用,架空讲人文性,就背离了语文课,步入另一个误区,二者应有机结合,相得益彰。因此教学生学语文,就要在语言文字的读、写、听、说训练中进行认知教育、情感教育和人格教育。
  语文教育的文化过程,要求人文主义精神与科学主义精神的统一。倡导语文教育的人文性,绝不是排斥科学性;承认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也绝对不是否定它的人文性特征,不存在限制一个,张扬另一个的问题。二者不能割裂,更不能偏废,应沟通交融,互渗互促,和谐发展。目前的语文教育偏重科学主义,相对忽视人文主义。语文课文通常用理性的方法进行量化,分步骤、摆序列、循逻辑;教学过程呈现程式化、序列化;语文考核测评追求模式化、标准化。语文本来是富含人文内蕴、情感价值和审美趣味的学科,但科学理性的教育理念却把一篇篇优美的文章分析肢解,变成一堆摆设整齐、逻辑井然却了无生气的零件,学生无需感悟,无需激动,只需动用理性,逻辑地加以“掌握”。这造成语文学科地位的贬损和学科性质的扭曲,使语文沦为枯燥乏味的技艺之学、知识之学,乃至机械的应试训练。而从汉语本身的特点来看,它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性,语文教育应体现为知、情、意的统一,这“需要师生共有一种根植于语言人文精神的人伦情怀、人生体验、人生感受,充分激活本来凝固化的语言,充分施展个性,使情感交融,造成一种痴迷如醉、回肠荡气的人化情境,从中体悟语言妙处,学会语言本领”[8]。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只是学会了语言知识,历练了语言能力,更受到了情感教育、文化熏陶,丰富了心灵,培养了品德,完善了人格结构,可以真正实现语文教育的育人使命。但我们应注意语文教育要充分发挥人文教化作用,弘扬人文精神,反对理性剖析,不是完全排斥科学主义精神,反对“科学”和“理性”本身。语文教学及其研究要卓有成效,离不开科学理性精神及科学方法论的指导,离不开现代语言学、修辞学、写作学、文章学等知识的学习、渗透和运用,因此应主张两条腿走路,实现科学主义与人文精神的整合。
  
  注释:
  [1]韩军《语言是工具,又是文化本体》,《语文学习》1994年第3期。
  [2]黄荣华《全球化时代汉语诗性特征的价值想像》,《中学语文教与学》2002年第4期。
  [3]夏丏尊《夏丏尊文集》,浙江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第117页。
  [4]韩军《再论语文教育与人文精神》,《语文教学与研究》2000年第3期。
  [5]转引自方智范《对文学教育问题的若干思考》,《课程·教材·教法》2001年第8期。
  [6]韩军《再论语文教育与人文精神》,《语文教学与研究》2000年第3期。
  [7]转引自王长明《语文教学应注重人文素质的培养》,《中学语文教与学》2002年第3期。
  [8]韩军《限制科学主义,张扬人文精神》,《语文学习》1993年第1期。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