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9期

古代诗歌意境综合研究

作者:李克刚




  
  三、诗词“意境”例析
  
  诗词贵有意境。而主观的意,要受作者的生活遭遇、品德修养、世界观、人生观等因素制约,因此,同一个“境”,由于不同的作者之“意”相异,自会造成不同的意境。下面我们考察几组写同一个“境”的诗歌。
  (一)鹳鹊楼
  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畅当《登鹳鹊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鹊楼》)
  两首唐诗同写“登鹳鹊楼”,而意境二致。畅当的《登鹳鹊楼》,写出了势峻、楼高,野阔、流长,给读者以峭拔、开阔、辽远之感,但仅此而已,缺乏耐人寻味的意境。而王之涣的《登鹳鹊楼》,抓住白日和黄河,写出山的高峻气势,尽管太阳已经被高山遮住,却还泛着白色的光辉;滔滔的黄河东流入海的浩渺景象,也仿佛出现在眼前。景是雄丽壮阔的。诗人缘景生情,接着写出:希望眼界更开阔,看得更高远,立足点自然就要更高。这就构成一种开朗高远的意境。诗人所写是他眼前的实景,以表现他的抱负胸襟。
  (二)洞庭湖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杜甫《登岳阳楼》)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孟浩然《临洞庭》)
  同一个洞庭湖,杜甫和孟浩然的诗歌,意境各异。杜甫的《登岳阳楼》首联记述登楼的欣喜心情,颔联极言湖面的浩渺广阔,颈联写自己的困苦境况;虽然个人遭遇如此困苦,但尾联却表达了忧国忧民的情怀。所见者大,所思者远,造成了开阔崇高而深沉的意境。孟浩然的《临洞庭》,把洞庭湖的气象写得够宏大的:湖水秋涨,与岸齐平,水天相接;云梦二泽水气蒸腾,波涛喧涌,似乎能把岳阳城撼动。可惜后两联所赋予这种境的感情,不能统一:用欲渡湖而无舟楫作比,表明自己想做官而无人推荐,这样平居闲处,有愧于“圣明”之世,最后发出“临渊而羡鱼”亦是徒然的感慨。全诗的意境就略显平庸低浅。
  (三)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清明》)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王禹偁《清明》)
  同样是咏“清明”,晚唐杜牧和北宋王禹偁的作品的意境不同。杜牧的《清明》创造了一种恬静、清逸的意境;而王禹偁《清明》创造了一种淡泊萧然、自乐自足的意境。
  (四)梅花
  众芳摇落独喧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林逋《山园小梅》)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同样是咏梅,北宋林逋和南宋陆游的诗作,意境各殊。林逋的《山园小梅》创造了一种静谧、高洁的意境,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以梅自况,创造了一种孤芳自赏的清新意境。
  (五)蝉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虞世南《蝉》)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骆宾王《在狱咏蝉》)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李商隐《蝉》)
  清代施补华在《岘傭说诗》中这样评价这三首诗:“同一咏蝉,虞世南‘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是清华人语;骆宾王‘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是患难人语;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是牢骚人语。”细细品味,我们发现,虞世南的《蝉》创造了高扬的意境,骆宾王的《在狱咏蝉》创造了幽怨的意境,李商隐的《蝉》创造了抑郁的意境。
  
  四、如何创造“意境”
  
  诗词作者如何在自己的篇章中创造意境呢?这是一个文艺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创作实践问题。意境是诗词必不可少的,但是,意境又不是整齐划一的,在不同的诗词中有着不同的形式。诗词作者一般致力于以下几个方面来创造诗歌的意境。
  (一)触景生情。在一首诗或词中,先绘景再抒情,从而造成意境。而抒写的“情”是由所见或所闻的“景”引出的,这体现在诗词中,常常是情与景的一致,情与景的融合。如黄巢的《题菊花》: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黄巢见到秋天菊花的生长境况,而想到改变菊花的处境,让它在春天同桃花一齐开放。将所见之景和引发之情,艺术地概括在四句诗中,有着完美的意境。触景而生的情,是“报与桃花一处开”,而内在还有更为深邃的思想,那就是,要为劳苦大众改变现状。从这可以看出,此诗的意境,不仅完美,而且深远。
  再如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此诗写寄居洛阳的诗人在一个春天的晚上,听到一支饱含离愁别绪的曲子,引起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即触“笛声”而生“故园情”。李白写的是“闻笛”,但它的意义不限于描写音乐,还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这才是诗的意境所在。
  (二)以景托情。在一首诗或词中,先抒情再绘景,使得情中有景,从而造成意境。在作者笔下,所绘之景染上了作者某种感情的色彩。此种意境,古人称为“有我之境”,即有着作者自己感情色彩的境界。如李白的《黄鹤楼闻笛》: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此诗前半捕捉了“西望”的典型动作加以描写,传神地表达了怀念帝都之情和“望”而“不见”的愁苦。后半才点出闻笛,从笛声化出“江城五月落梅花”的苍凉景象,借景抒情,使前后情景相生,妙合无垠。意境凄凉、幽怨。
  再如王昌龄《从军行》: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此诗前三句均就乐声抒写“不尽”的“边愁”,结句以景托情。仿佛在军中置酒饮乐的场面之后,忽然出现一个月照长城的莽莽苍苍的景象:古老雄伟的长城绵亘起伏,秋月高照,意境壮阔而悲凉。
  (三)情景分列。在一首诗或一首词中,写景部分与抒情部分界限很清,表面看来,情与景是并立的,是分开的,实际上,情景一致,情景融合。在一句之中,上半写景下半抒情的,如杜甫《江亭》中的“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前后句都是一半写景一半抒情,“水流”“云在”是景,“心不竞”“意俱迟”是情;在两句中,上句写景下句抒情,或上句抒情下句写景的,如陈亮《水龙吟》中的“寂寞凭高念远,向南楼一声归雁”,即上句抒情下句写景;在四句之中,上两句写景下两句抒情,或上两句抒情下两句写景的,如张孝祥《西江月》中的“世路如今已惯,此心到处悠然,寒光亭下水连天,飞起沙鸥一片”,即上两句抒情下两句写景;在一首之中,上半部分写景下半部分抒情,或上半部分抒情下半部分写景的,如杜甫的《蜀相》:
  蜀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频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这首诗上半部分写景,画出了蜀相祠堂这一古庙的景象,下半部分抒情,对诸葛亮的远见和勤奋进行了讴歌,并惋惜其事业未竟。上、下部分虽分写景和情,但景与情是融合的。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