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2期

语文智慧教学刍议

作者:黄 芳

恨,被认为是乡里最大的祸害。这是怎么一回事呢?这样的导人,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③师生活动,激发兴趣
  教学《你一定会听见的》一文,在上课前,先请学生闭上眼睛,老师轻轻翻动书页;把糖纸揉成一团,再让它慢慢展开;拔开笔帽,再轻轻盖上……然后请学生说出他们听到了什么声音。再次请学生闭上眼睛,老师轻声朗读课文中描写声音的相关语段,让学生凝神体会。大自然中真的有如此美妙的声音吗?怎样才能听到这些声音?学生迫不及待要从书中寻找答案。
  ④比较求异,加深印象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比较的导入方式被广泛地运用。比如学习李清照的《声声慢》可以由她的《一剪梅》引出。通过比较了解作者前后期作品在思想内容以及表达情感的强度等方面的异同。学习苏轼的《江城子密洲出猎》,可以联系他的另一首悼亡之作《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让学生在了解作者词豪放风格的同时也领略其婉约柔情的一面。比如学生学习了朱自清的《春》,教师在教学《背影》时就可以以前者为比较对象进行比较导入,通过对照,引导学生体会朱自清散文语言的特点。
  ⑤借助媒体,进入佳境
  多媒体以其直观形象的特点,受到广大师生的喜爱。多媒体的介入,更提高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学《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先用大屏幕出示两组照片。一组是一片沙漠,寸草不生:一组是湖水荡漾,草木丰茂,牛羊成群。老师极其平静地告诉学生。这两组照片拍摄的都是罗布泊,分别是现在的和过去的罗布泊。学生在震惊之余,强烈的环保意识油然而生。
  ⑥温故知新。搭建桥梁
  教育心理学认为:经常运用已有知识是使旧的知识得到巩固和保持,进而获得新知识的有效方法。温习旧知识对新知识的学习起到牵线搭桥的作用。教学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可这样导人:“记”是怎样的一种文体?以前我们学过哪些“记”?各有什么特点?学生明确:”记”是一种文体,可以记叙,可以说明,可以议论。以前学过《小石潭记》、《登泰山记》、《核舟记》,并针对这三篇记的内容与形式作一概括。那么《岳阳楼记》与我们前面学过的记有何异同点?以此启发学生思考,为学生搭建起一座从已知向未知领域挺进的桥梁。
  好的导入就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以启迪,提高整个智力活动的积极性;好的导人就是情感的诱发剂,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启动力。当然,一堂课不仅要有精彩的导入,更要有丰富的内容。否则,就只能成为“头重脚轻根底浅,嘴尖皮厚腹中空”的墙上芦苇了。
  
  2、有效进行师生问答
  师生问答是语文课堂教学中重要的一环,是语文课堂最具生命力的所在。通过师生问答,教学活动得以推进;通过师生问答,师生间得以及时地交流反馈。但是在执教或观课过程中。发现这一环节的落实还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随口问、满堂答现象混淆了问与答的是非,无效的问与答降低了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应该说,构成问题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经过心理上的努力才能解决,否则就不是问题。二是要重新组合已有的旧知识或运用新知识去解决,否则就不是问题。也就是说问题要有一定的“坡度”。
  问题的“坡度”,心理学上叫解答距,即问题的提出到阀题解决之间在认知上需要经历的一段“距离”。解答距说明提问确有难易的不同。太易和太难的问题都是不符合学生心理的劣质提问。此外,惩罚学生的突袭提问,偏向于优生的偏心提问,以及不给学生充足时间考虑的提问都属低效或无效提问。
  首先要有目的地问,要问知识点、能力点、情感渗透点,要有特定的区域。如上都德的《最后一课》,阃:“韩麦尔先生最后一课穿的是什么衣服呀?说明了什么?”就一箭三雕:既问了“肖像描写”这个知识点,又问了“分析肖像描写的意义”这个能力点,还有“爱国主义”这个情感渗透点。
  其次,提问要符合学生实际水平。即要求提问应有一定难度,有思考价值,学生必须经过心理努力才能解决。但又不能太难。要“跳一跳,摸得着”,否则也是徒劳。如讲《荷花淀》里的一句“女人们都在骂着自己的狠心贼”时,可提问:“女人们是真骂还是假骂自己的丈夫?”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讨论。最后得出结论:真骂丈夫不打招呼离开自己,害得自己牵挂;假骂丈夫抛家不顾去抗日。从而展现白洋淀妇女细腻的情感世界和高尚的精神世界。既增智又怡情,培养了学生健康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第三,要提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提问不在多而在精,提问既要有增智性又要有逻辑性。要先提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再紧扣这个“主问题”提几个相关的“子问题”,让这些问题形成“问题系列”,构成一定的逻辑关系,逐层深入地推进教学,完成教学任务。如教学鲁迅的小说《祝福》可提主问题:祥林嫂是怎么死的呢?再接着提四个子问题:祥林嫂的肉体是怎么死亡的?祥林嫂的精神是怎么死亡的?哪些人逼死了样林嫂?哪些封建观念逼死了祥林嫂?这几个问题逐层深入,形成递进关系,步步推进文本教学,高质量地完成了情节、人物、主题分析等教学任务。
  提问有其内在规律。答问也有其内在法则。传统语文课堂对“答问”的研究,一向比较忽视。提问要提得好,答问也要答得好。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这样几种现象:对学生的答案简单肯定或否定,而不阐释任何理由;对学生答案不作评价,含糊过去;无论学生答案对与错,都用“很好”、“不错”、“有创意”来评价,甚至学生答案明显有错误也不予以指出。这样大大降低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所以,教师在精心设计课堂提问的同时。也要精心处理学生的回答。
  一般来说,答问有两个步骤:答的启发和答的评价。
  在教师提出问题后。若学生面有难色,眼有期盼,那么说明学生对问题的回答出现困难,教师就要对答问进行启发(启答)。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回答问题的背景资料。如学生在寻找文本细节时出现困难,教师可提供学生什么叫“细节”这样一些知识背景;又如学生不能理解《故乡》、《孔乙己》的主题意义时,教师可介绍“科举”知识,介绍一下封建宗法、礼教制度这些文化背景;教师还可以先向学生介绍文本的写作背景或社会背景。
  问题提出后学生依何而答?依据文本。而文本中又有特定的“答域”:有时是一个短语或一个单词,有时是一个或几个句子。有时是一个或几个段落。教师在提出问题后,可限定答域启发学生回答。
  除“启答”外,教师对学生的答问还要进行评价(理答)。这也是问答系统不可缺少的环节。“评价”促进师生深人交流,既有利于学生增知、长智、怡情,又便于查漏补缺,教学相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