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复《浮生六记》卷三 坎坷记愁 原文与翻译
说明:以下黑色字为原文,红色字为翻译。
人生坎坷何为乎来哉?往往皆自作孽耳,余则非也,多情重诺,爽直不羁,转因之为累。况吾父稼夫公慷慨豪侠,急人之难、成人之事、嫁人之女、抚人之儿,指不胜屈,挥金如土,多为他人。余夫妇居家,偶有需用,不免典质。始则移东补西,继则左支右决绌。谚云:“处家人情,非钱不行。”先起小人之议,渐招同室之讥。“女子无才便是德”,真千古至言也!余虽居长而行三,故上下呼芸为“三娘”。后忽呼为“三太太”,始而戏呼,继成习惯,甚至尊卑长幼,皆以“三太太”呼之,此家庭之变机欤?
人生的坎坷到底是怎么来的呢?世上往往都说是怪自己招灾作孽的,而我却不是这样的。我对人多情谊、重承诺,可是反而因此受到了连累。何况我父亲又慷慨豪侠,急人所难,成人之事,常常帮助别家的女儿婚嫁,资助抚育别家的儿子;挥金如土为他人,做的好事屈指难数。而我们夫妻居家过日子偶尔有所需要,则不免要拿物品去典当作抵押。起初移东补西瞎凑付,继而左支右出,顾了这头顾不了那头。谚语说得好“当家过日子和应酬人情,没有钱是绝对不行的。”起先,我们只是被外边的小人议论,后来渐渐也遭到同堂兄弟们的讥笑了。“女子无才便是德”,这句话真是千古至上的格言啊! 我虽然居长而排行老三,所以家里上下都称呼芸为“三娘”,后来又忽然改叫她“三太太”了。(典故:凡士夫妻年未三十即呼太太,前辈未有此,大可笑也!)开始还戏言称呼,接着便成了习惯了,甚至连尊卑长幼也都以“三太太”称呼她。这些都是家庭内部矛盾发生变故的关键呀!
乾隆乙巳,随侍吾父于海宁官舍。芸于吾家书中附寄小函,吾父曰:“媳妇既能笔墨,汝母家信付彼司之。”后家庭偶有闲言,吾母疑其述事不当,仍不令代笔。吾父见信非芸手笔,询余曰:“汝妇病耶?”余即作札问之,亦不答。久之,吾父怒曰:“想汝妇不屑代笔耳!”迨余归,探知委曲,欲为婉剖,芸急止之曰:“宁受责于翁,勿失欢于姑也。”竟不自白。
乾隆乙巳(1785年),我随从服侍父亲到了海宁县馆舍。家里寄来的家书中,芸都附夹着她的小信函来。我父亲说:“你媳妇既然能动笔墨,以后你母亲的来信,可以吩咐她为其代笔。”可是后来家庭偶尔出现了些闲言碎语,我母亲即怀疑是芸在信上叙述不当,因此就不再让她代笔了。不久,父亲见信上不是她的笔迹,则对我问:“你媳妇是不是生病了?”我便去信询问情况,可也没有得到芸回答。日子久了,我父亲便发怒说:“我看你媳妇是不值得代笔啦!” 等我回到家探问情况之后,才知道芸受了委屈。我本想用宛转的语言为她申辩,可是芸急忙说:“我宁可遭受公公的责备,也不愿与婆婆失欢。”因此,此事终究没有自我表白,也没把事情始末解释清楚。
庚成之春,予又随侍吾父于邗江幕中,有同事俞孚亭者挈眷居焉。吾父谓孚亭曰:“一生辛苦,常在客中,欲觅一起居服役之人而不可得。儿辈果能仰体亲意,当于家乡觅一人来,庶语音相合。”罕亭转述于余,密札致芸,倩媒物色,得姚氏女.芸以成否未定,未即禀知吾母。其来也,托言邻女为嬉游者,及吾父命余接取至署,芸又听旁人意见,托言吾父素所合意者。吾母见之曰:“此邻女之嬉游者也,何娶之乎?”芸遂并失爱于姑矣。
庚戍之春(1790年),我又跟随父亲到了江苏扬州邗江。官幕中有个同事叫俞孚亭,带着眷属住在这里。有一天我父亲对他说:“为人一生的辛苦,常在客居异地他乡之中。我想寻找一个能服侍起居的人,然而始终得不到。你们小字辈如能体量我的意思,应当在家乡帮我找一个熟悉乡音庶语的人来。” 俞孚亭将此事转告了我,我就写了封密信给芸,请她为媒物色 ,后来终于找到一个姓姚的女子。芸对此事能否成功还拿不定主意,所以没敢马上禀告我母亲。等姓姚的女子来了后,便故意托词说是邻家女过来游戏的。等父亲命令我接她去官署后,芸又托言说这女子是父亲本来就合意的人。我母亲见了说:“这邻家女是过来游戏的,为什么会娶她?”为此,芸就失爱、得罪婆婆了。
壬子容,余馆真州。吾父病于邗江,余往省,亦病焉。余弟启堂时亦随待。芸来书曰:“启堂弟曾向邻妇借贷,倩芸作保,现追索甚急。”余询启堂,启堂转以嫂氏为多事,余遂批纸尾曰:“父子皆病,无钱可偿,俟启弟归时,自行打算可也。”
壬子年(1792年)春天,我在江苏仪征县私塾从学,父亲患病于邗江。我去探望他,结果自己也生病了,我弟弟启堂也跟过来服侍。这时芸来信说:“弟弟启堂曾向邻家妇女借贷,并请我担保。现在人家来追索欠债,非常焦急。”我马上询问弟弟,他反而认为是嫂子多管闲事。我立即在信上说:“我们父子俩都病了,无钱偿还,等弟弟回去后自行筹办了结罢了!”
未几病皆愈,余仍往真州。芸覆书来,吾父拆视之,中述启弟邻项事,且云:“令堂以老人之病留由姚姬而起,翁病稍痊,宜密瞩姚托言思家,妾当令其家父母到扬接取。实彼此卸责之计也。”吾父见书怒甚,询启堂以邻项事,答言不知,遂札饬余曰:“汝妇背夫借债,谗谤小叔,且称姑曰令堂,翁曰老人,悖谬之甚!我已专人持札回苏斥逐,汝若稍有人心,亦当知过!”
过了几天我已经病愈,仍回到仪征县了。结果芸还寄信到邗江,父亲拆开信一看,信上又说起弟弟启堂向邻家妇女借贷欠债的事。并且又说:“令堂老人(婆婆、公公)的病,都是姓姚的女子引起的。老人病愈后,应当秘密吩咐姓姚的女子托言思念家乡,再胡乱叫她父母到扬州来接回去算了,这也是彼此推卸责任的计策。”父亲看了信后怒火冲天,急忙询问弟弟欠债的事,弟弟却回答说是不知道。父亲即来信告诫我说:“你媳妇背着丈夫借债,反而诽谤小叔子,甚至信上称婆婆为‘令堂’,称公公为‘老人’,有悖礼节而荒谬!我已经派专人带信回苏州,斥责驱逐她出去。你若是稍有点人心,也应当知道自己的过错!”
余接此札,如闻青天霹雳,即肃书认罪,觅骑遄归,恐芸之短见也。到家述其本末,而家人乃持逐书至,历斥多过,言甚决绝。芸泣曰:“妾固不合妄言,但阿翁当恕妇女无知耳。”越数日,吾父又有手谕至,曰:“我不为已甚,汝携妇别居,勿使我见,免我生气足矣。”乃寄芸于外家,而芸以母亡弟出,不愿往依族中,幸友人鲁半舫闻而怜之,招余夫妇往居其家萧爽楼。
我见了信后,好像晴天霹雳一声响,马上写信表示认罪。同时也急忙寻找骡马返回苏州,生怕芸会寻短见。到家后赶快述说了缘由经过,这时家人也拿着驱逐信来到了,信中依次指责芸的多种过失,言辞非常激厉。芸哭着说:“妾固然不应该妄言胡说,但是公公也应该饶恕儿媳妇的无知呀!”过了几天,父亲又有亲笔来信说:“我不会做的太过分,你带着你媳妇到别处去居住吧!以后不要再让我看见,免得我生气也就知足了。”因此,我只好与芸寄居在她娘家,而芸因为她母亲亡故和弟弟出走在外,所以也不愿长住在她们的家族中。幸亏朋友鲁半舫闻讯后可怜我们,招呼我们夫妻俩住到他家的萧爽楼中。
越两载,吾父渐知始未,适余自岭南归,吾父自至萧爽楼谓芸曰:“前事我已尽知,汝盍归乎?”余夫妇欣然,仍归故宅,骨肉重圆。岂料又有憨园之孽障耶!
过了两年后,我父亲才渐渐明白了事情的经过和缘由。当时恰好我从广东岭南回来,父亲自己来到萧爽楼,对芸问:“以前的事我已经知道了,你为何还不搬回家去?”我们夫妻俩欣然答应,仍然回到故居旧宅,终于与家人骨肉团圆了。岂料,此时又冒出了憨园女这么个孽障啊!
芸素有血疾,以其弟克昌出亡不返。母金氏复念子病没,悲伤过甚所致,自识憨园,年余未发,余方幸其得良药。而憨为有力者夺去,以千金作聘,且许养其母。佳人已属沙叱利矣!余知之而未敢言也,及芸往探始知之,归而呜咽,谓余口:“初不料憨之薄情乃尔也!”余曰:“卿自情痴耳,此中人何情之有哉?况锦衣玉食者,未必能安于荆钗布裙也,雨其后悔,莫若无成。”因抚慰之再三。而芸终以受愚为恨,血疾大发,床席支离,刀圭无效,时发时止,骨瘦形销。不数年而逋负曰增,物议日起,老亲又以盟妓一端,憎恶日甚,余则调停中立。已非生人之境矣。
当初芸患有咯血的毛病,也就是由于她弟弟出走和她母亲因思念儿子得病去世,才悲伤过度而落下此病。自从认识憨园女,她一年多未发过病。我刚刚有幸为她得到良药,而憨园女却被有势力强人夺去。人家许以千金聘礼,并且许诺赡养其母,佳人已属于有战功的番将了。我听了并不敢说,等芸去探知后,回来哭着对我说:“当初真没料到憨园女如此薄情啊!”我说:“还是你自己太痴情了,她们这种圈子里的人,哪能有什么感情?何况这种贪图享受锦衣玉食的女人,未必能甘心作个荆钗布裙。与其说是后悔,倒不如没办成为好!”因此,我再三抚慰她,可惜芸终于因为受到愚弄而忍恨,致使咯血病又大发起来。每天卧在散乱的床上,药物医治也难愈。时而发作时而好转,落得骨瘦体弱。没过几年,欠下的新愁旧恨帐与日俱增。时下众人也议论四起,亲老们又以她和娼妓憨园女结拜姐妹为事端,更加憎恶她。我则尽量从中调停中立,然而这里已不能使人再生存下去的环境了。
芸生一女名青君,时年十四,颇知书,且极贤能,质钗典服,幸赖辛劳。子名逢森,时年十二,从师读书。余连年无馆,设一书画铺于家门之内,三日所进,不敷一日所出,焦劳困苦,竭蹶时形。隆冬无裘,挺身而过,青君亦衣中股栗,犹强曰“不寒”。因是芸誓不医药,偶能起床。
我和芸共生了两个孩子,女儿叫青君,时年十四岁,很爱读书,而且智能贤惠,艰苦朴素,常变卖银钗、典当衣物。儿子叫逢森,时年十二岁,正在读书。我连年没有书馆,只开设了一个书画铺子在门内。三日所进,不敷一日所出;焦劳困苦,艰难度日。隆冬没有皮衣御寒,也挺身而过。青君因衣衫单薄而发冷颤栗,可她还强说不怕寒冷。于是,芸偶尔能支撑起床,但是为了节约拘俭,而发誓不再花费医药钱了。
适余有友人周春煦自福郡王幕中归,倩人绣《心经》一部,芸念绣经可以消灾降福,且利其绣价之丰,竟绣焉。而春煦行色匆匆,不能久待,十日告成,弱者骤劳,致增腰酸头晕之疾。岂知命薄者,佛亦不能发慈悲也!
这时,正好我的朋友周春煦从郡王府归来,他要请人绣一部《心经》。芸考虑绣《心经》既可以消灾降福,而且刺绣的工钱又不低,她竟然为人刺绣起来。可是周春煦又匆匆忙忙急于赶回去,不能久等,芸便赶了十天时间为他刺绣成了。然而由于体弱急促劳累,致使她腰酸头晕发作起来。岂知芸这个薄命者,怎么连这有善心的佛爷也不能对她发发慈悲呢?
绣经之后,芸病转增,唤水索汤,上下厌之。有西人赁屋于余画铺之左,放利债为业,时倩余作画,因识之。友人某间渠借五十金,乞余作保,余以情有难却,允焉,而某竟挟资远遁。西人惟保是问,时来饶舌,初以笔墨为抵,渐至无物可偿。岁底吾父家居,西人索债,咆哮于门。吾父闻之,召余诃责曰:“我辈衣冠之家,何得负此小人之债!”正剖诉间,适芸有自幼同盟姊锡山华氏,知其病,遣人问讯。堂上误以为憨园之使,因愈怒曰:“汝妇不守闺训,结盟娼妓;汝亦不思习上,滥伍小人。若置汝死地,情有不忍.姑宽三日限,速自为计,退必首汝逆矣!”
刺绣《心经》完毕,芸的病情加重了,呼汤唤水都厌恶得咽不下去。这时,有个山西人租赁了房屋住在我的画铺旁边,主要以发放高利贷为业。他经常请我作画,所以认识了。不久,另一个友人向他借了五十两银子,并且乞求我来担保,我觉得盛情难却就答应了。可是想不到这个友人竟然携带钱财逃到远方去了。事后,山西人唯独拿我这个担保人是问,经常来饶口舌索债。起初我只好以笔墨纸画作抵押,后来渐渐却没有东西偿还了。年底,他又跑到我父亲门口咆哮讨债,父亲听见了对我呵斥说:“我们家属衣冠之家,你为什么会欠这种小人的债?”正在我辩解的时候,恰好芸幼年的结拜姐姐华夫人得知芸生病,专门派人来探望。结果我父母误认为是憨园女派来的人,因此更加发怒地说:“你媳妇不守闺训,与娼妓结拜姐妹;你也不思上进,无原则地与小人滥交往。若是将你置于死地,我又情有不忍。现在姑且宽限你三日内迅速搬出去自谋生计,迟了就按忤逆和不孝父母之罪论处!”
芸闻而泣曰:“亲怒如此,皆我罪孽。妾死君行,君必不忍;妾留君去,君必不舍。姑密唤华家人来,我强起问之。”因令青君扶至房外,呼华使问曰:“汝主母特遗来耶?抑便道来耶?”曰:“主母久闻夫人卧病,本欲亲来探望,因从未登门,不敢造次,临行嘱咐:“倘夫人不嫌乡居简亵,不妨到乡调养,践幼时灯下之言。”盖芸与同绣日,曾有疾病相扶之誓也。因嘱之曰:“烦汝速归,禀知主母,于两日后放舟密来。”
芸听了哭着对我说:“父亲如此发怒,都是我的罪孽。要是我死了你离开,你必然不忍心;我留下来你再离开,你又舍不得。我看还不如秘密把华氏家人叫来,我勉强起来问问她。”因此我让女儿青君扶她到门外,叫华家人来问:“是你母亲特地派你来的,还是你过路走便道而来的?”对方说:“我母亲久闻你卧病在床,她本想自己来探望,但是从未登门,所以不敢造次轻率前来。临走时母亲嘱咐说,倘若夫人不嫌乡间居室简陋,不妨到乡下来调养一下,实现你们幼年时在灯下说过的话。”(注:当初芸和华氏姐姐幼年共同灯下刺绣时,曾经一块患过疾病,并发过以后要互相扶持的誓言。)因此芸嘱咐说:“麻烦你赶快回去禀告你母亲,让她隔两天后秘密派小船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