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4期
面向思的对话诗学
作者:汤凌云
在中国哲学史上,儒家和道家都有关于“天人合一”的思想。天人相通论始于孟子,他认为人性的道德意义源于天道的道德意义,以此为性善论的重要依据。老庄哲学视“道”为宇宙万物之本,人亦以“道”为本,也主张“天人合一”说,这在《老子·上篇》、《庄子·知北游篇》等处有精要论述。儒家强调的是以其仁义之心关注现实的道义承担,而道家则是以此寻求超越社会的智慧。昌耀通过想像将个体对在场的有限性体验(“人生在世”过程的短促等)与对宇宙世界的无限性体验(历史的循环、命运的不可琢磨、情爱的易变等)加以整合,其诗歌中涌动着打破人与万物之间的隔阂、突破主客体哲学的冲动、超越二元对立图式、追求“天人合一”的诗性境界的冲动。在万物一体论的认知基点上建构以张扬交往主体间性为起点、以对灵魂终极关怀为归宿的对话诗学可谓昌耀终生努力的目标。
(作者单位:湖南理工学院中文系)
①昌耀《后记》,见《昌耀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第1版,第416页。
②参见程凯《陈东东<解禁书>的解读》,该文见洪子诚主编:《在北大课堂读诗》,长江文艺出版社,2002年12月第1版,第359页。
③[德]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1962年纽约版,第155~158页,转引自徐温崇主编:《存在主义哲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6年8月第1版。
④万俊人《生死有结无了时》,见靳凤林:《死,而后生——死亡现象学视中的生存伦理》,人民出版社2005年2月第1版,第9页。
⑤韩作荣《诗人中的诗人》,见《昌耀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第1版,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