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期
消费文化语境下的“媒介文学事件”
作者:钟 琛
在“女性范例”的构建中,策划者的宣传及媒体的描述采用了“另类”、“漂亮女作家”、“另类作家的异样风情”等等词汇,并且有意将作品主人公与作家相提并论,用了“私生活”、“半自传体”等词汇;对“70后”及“美女作家群”事件的报道中,始终强调几位代表作家是生于70年代的都市女性,她们的生活方式“另类” 等等。这些符号指向大都市的物质盛宴、时尚女性的另类生活,构成了一种消费社会的女性“神话”。
对“80后”,则着力展现他们的青春、反叛。“物质盛宴”及“时尚生活”主题继续,而更增加了指向“青春”的各种涵义。策划者紧紧抓住青春的特点,构造的是“青春范例”。主要出现的是这样一些词汇: “青春是感伤的”、“叛逆、小小的恶作剧、莫名的忧郁、浪漫、激情”、“青春的秘密”,等等。所有这些,其实都是“青春”的注释和阐发。文学性的论述、文学的意义在“80后”事件中就这样被取消了,取而代之的是作者或作品的关于“青春”的各种“神话”。
从语用学上看。媒介文学事件有大批的消费者。当这些媒介文学事件隆重的、频频的在媒体出现,作品的销售排行榜显示出其受关注的程度。作者的“fans”群也证明了他们受关注的程度。无论这些人是事件的拥护者还是贬斥者,是热情或者冷眼旁观,他们事实上都卷入了进去,成为事件运转下去的重要方面。受众从报刊、网络上搜寻相关报道,到书店翻看或购买作品,通过各种渠道发表自己的看法,有的还成为“追星族”,每天光顾作者的博客。签名售书也因此成为了一个特殊的仪式。在现场,有热切的爱好者,有安静的虔诚的支持者;有购书的,也有仅仅想见一见作者的,还有看场面热闹的,等等。这些从受众那儿得来的反馈,同样也对媒体和出版商产生影响。
对媒介文学事件的定义也就在上述符号关系学、语义学及语用学的交叉点上。这三种要素都是必需的。因为,如果只采用语用学的标准,那么由此定义的事件就包括使读者积极参与、热烈反应的各种文学事件,例如“朦胧诗”派、“反思文学”等;假如仅采用符号关系学作为惟一标准,那么另外一些由媒体关注报道的文学事件,例如媒体对贾平凹宣传《废都》的报道,或者20世纪40年代上海媒体对张爱玲、苏青的宣传报道等,也可能被包括进去。同样,如果只用语义学标准来定义,那么,所有构建一个核心价值用以宣扬文学的现象也会被包括进去,例如,20世纪40年代延安的“革命文学”,80年代的“伤痕文学”、“改革文学”等与社会核心价值的关系表达,构成了这些文学事件的“意义”,但它们并不是“媒介文学事件”。
因此,“媒介文学事件”从这三种语言学理论来看,它的定义要素是:媒体对事件的特殊报道(符号关系学);事件构造的“范例”具某种消费文化的意义(语义学);事件需要受众的反馈(语用学)。
三、“媒介文学事件”与消费文化的内在联系
从上述对“媒介文学事件”的界定不难看出,它是基于文化产业化、市场化之后,文学在文化市场上生存的必要,而将文学事件转化为“符号消费”的一种形式,在大众媒体的支撑下,所形成的文学事件。“媒介文学事件”与消费文化的内在联系在于,正是在消费文化的语境之下,文学活动被转化成为了一种“符号消费”的过程。
1、首先,从组织者来看,将文学事件转化成一种“符号消费的”形式,是他们获取利润的手段。为了促进产品的销售,企业费尽心机培养和引导消费态度与消费需求,他们遵循的是消费的社会逻辑。“消费的社会逻辑根本不是对服务和商品的使用价值的占有……它不是一种满足的逻辑。它是社会能指的生产和操纵的逻辑”。②从企业的角度,引导消费、培养需求的重要手段就是“符号的生产与操纵”,消费者的欲望被精心的策划所刺激和调动起来,符号操作将消费者纳入了它的结构之中,让他们进入“游戏规则”。
在关于消费文化研究的众多理论中,波德里亚采用符号学方法对消费社会和商品的符号价值所作的深入思考是其中重要的成果之一。波德里亚提出了商品的“符号价值”观念,即商品具有一种以社会区分为目的的符号价值。正如传统政治经济学观点中“消费就是经济交换价值向使用价值的转化”一样,“从经济交换价值向符号交换价值转变”,也是消费中的基本的、普遍的过程。③
波德里亚说:“人们从来不消费物的本身(使用价值)——人们总是把物(从广义的角度)用来当作能够突出你的符号,或让你加入视为理想的团体,或参与一个地位更高的团体来摆脱本团体。”④那么,这就意味着,“一件商品,无论是一辆汽车、一款大衣、一瓶香水,都具有这种彰显社会等级和进行社会区分的功能。”⑤消费成为了一个系统,这个系统由符号建立秩序,整个社会都通过符号的编码和交换来沟通交谈,消费就是一种符号的语言,它构成了对社会结构和社会秩序进行区分的重要基础。由此可以推知,“符号操作”的目的,就是要构建起一种关于消费的“符号化”的观念,这些观念正是当今流行的、时尚的、消费文化产生的地方。也可以说,这就是关于消费的“今日神话”。
因此,在消费主导的社会里,企业为了培养和引导一种消费的态度和需求,可以通过“符号操作”来达到目的,这就是消费的社会逻辑。通过对符号的操作,企业引导的是一种时尚的消费文化,不管是女性范例还是青春范例,它们的意指都不是女性和青春本身,而是女性和青春的神话。正是这“神话”的言说,刺激和调动起消费的需求,培养着消费的态度。
组织者对符号的操作就这样遵循的是消费的社会逻辑。而这个消费的社会逻辑却是由大众媒介尤其是电视和网络所支撑的,当然,正如上文论述的在媒介文学事件中所发生的情况那样,其他大众传媒例如报纸、杂志,也在其中承担着重要的角色。具有构造作用的大众传媒是符号操作的绝佳胜地,是生产企业的重要支撑;而在消费主导的社会里,媒介在“叙述”信息时遵循消费的社会逻辑,在这样做的同时,大众媒体赢得了自己的市场和利益。
2、“媒介文学事件”,从它作为文学的特性到作为它的载体的大众媒介,无不是符号构造的优势场所,在消费的社会逻辑之下,文学事件被转化成为以“符号消费”为核心的媒介文学事件因而是顺理成章的事。在媒介文学事件中, “范例”就是符号操作的结果。
组织者所做的,就是构建“范例”,他们将“从概念出发并为其寻求形式”,⑥在消费的语言系统里组织它们的言说方式,以达到从符号到“神话”的效果。正如前面所论述的那样,在“美女作家群”及“70后”事件中,策划者企图构建的是“女性范例”,那么,他们就必须为这个范例找到表达的形式:通过对女性作家作品中的一些“要素”和“线条”的描述与组合,从而产生了一些物质化的“符号”和“赝象”,这些符号和赝象,正是当代女性“神话”的种种言说。同样的,在“80后”事件中,为了构建“青春范例”,策划者必然是在符号系统里,操作着关于“青春”的各种“神话”。
媒介文学事件的“范例”正是组织者引导消费和培养需求的符号化实践。“范例”,作为神话的“概念”,承载着组织策划者的意图、承载着消费文化和时尚观念,由媒体传达到了受众那里,也即,组织者和受众正是通过“范例”发生了符号价值的交换。因此,“范例”也是组织者与受众进行协商的场所,是神话概念实现的场所。而组织者的意图是否能够实现,受众是否能按照既定的方式解码,或者根本就发生了意想不到的联想,等等,结果是可变的。但无论如何,“范例”始终是一个焦点,它承载着丰富的符号化的信息,被推向了受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