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期

新诗史叙述的开放空间与话语拓展

作者:霍俊明




  在《中国诗歌史》中我最为看重的还是第ll章《诗歌批评和新诗史研究》,对诗歌批评家的关注和对汉语诗歌史研究现状的评介显现了作者的学识眼光和诗歌史研究的新视野。尽管这只是一种尝试甚或是一个开始,但它肯定在某种程度和意义上对后来者的诗歌史写作具有建设性和启示性的价值。历史女神克里奥(Clio)作为历史与文学交汇点上永恒的美妙困惑,招引着文学史写作者倾尽一生之力最大限度地去接近历史,还原历史。诗歌史写作在历时性的向度有如金黄色的蜂巢,引领无数的创造者继续创造它之所是。
  
  (作者单位:北京教育学院中文系)
  
  ①王光明《“锁定”历史,还是开放问题?——关于当代文学的历史叙述》,《文学批评的两地视野》,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96页。
  ②程光炜《中国当代诗歌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12月出版。
  ③这几年又逐渐出现了所谓“新世纪”或“世纪初”诗歌的概念和相关争议。
  ④陆侃如、冯沅君《关于中国文学史分期问题的商榷》,《文艺研究》,1957年第1期。
  ⑤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11月,306页。
  ⑥唐弢《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近况》,《西方影响与民族风格》,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
  ⑦华中师范大学编《中国当代文学》,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年。持此说法的著作还有张钟等的《当代中国文学概观》,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的《新时期文学六年》,宋耀良的《十年文学主潮》,吴开晋的《新时期诗潮论》等。
  ⑧程光炜《中国当代诗歌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173-174页。
  ⑨如周扬的《新文学运动史讲义提纲》,王瑶、老舍等《“中国新文学史”教学大纲(初稿)》(1951年),李何林等的《中国新文学史研究》(新建设杂志出版社,1951年7月),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部新文学史著作王瑶的《中国新文学史稿》(1951年9月上册出版,下册于1953年8月出版)。丁易的《中国现代文学史略》(作家出版社,1955年7月),刘绶松的《中国新文学史初稿》(作家出版社,1956年),复旦大学中文系1957级学生集体编写的《中国现代文艺思想斗争史》(上海文艺出版社,1960年),复旦大学等“二十二院校”编写的《中国当代文学史》(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年),华中师范学院中文系编写的《中国当代文学史稿》(1962年9月),华中师范大学编写的《中国当代文学》(1989年4月),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的《新时期文学六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台湾刘心皇的《现代文学史话》(台湾正中书局,1971年8月),周锦的《中国新文学简史》(台湾长歌出版社,1976年),司马长风三卷本的《中国新文学史》(香港昭明出版社,1980年),林曼叔等人的《中国当代文学史稿(1949-1965大陆部分)》(1978年4月版)等。
  {10}Frank Lentricchia, Thomas Mclaughlin《文学批评术语》,吴戈译,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4年,343页。
  {11}董健、丁帆、王彬彬《在文学和历史之间……》,《社会科学报》,2002年6月6日。
  {12}艾瑞克•霍布斯鲍姆《极端的年代》,郑明萱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1页。
  {13}程光炜《中国当代诗歌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288-289页。
  {14}洪子诚《重写诗歌史?》,《诗探索》,1996年第l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15}关于经典的涵义,《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的解释是:传统的具有权威性的著作;泛指各种宗教宣扬教义的根本性著作;著作具权威性的。《牛津袖珍英汉双解词典》(外研社)对canon的解释是:标准、规则和教规。佛克马、蚁布思在《文学研究与文化参与》中引用了经典的三种典型看法:第一种认为经典是“精选出来的一些著名作品,很有价值,用于教育,而且起到了为文学批评提供参照系的作用。”第二种认为“经典包括那些在讨论其他作家作品的文学批评中经常被提及的作家作品。”第三种认为经典“是指一个文化拥有的我们可以从中进行选择的全部精神宝藏”(佛克马、蚁布思:《文学研究与文化参与》,俞国强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50、51、36页)。特雷•伊格尔顿认为“文学经典”不得不被认为是一个由特定人群处于特定理由而在某一时代形成的构造物(特雷•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陕西师大出版社,1987年,13页)。温儒敏则认为“经典”意味着一种稳定的秩序,某些作品被合法性地接受,并奉为价值的尺度,在其背后自然还有文化秩序发生变动的时期,“经典”的秩序本身也在改写之中(温儒敏等:《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概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128页)。洪子诚则认为“经典”是帮助我们形成一个文化序列的那些文本,某个时期确立哪一种文学“经典”,实际上是提出了思想秩序和艺术秩序确立的范本,从“范例”的角度来参与左右一个时期的文学走向。(洪子诚:《问题与方法》,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233页)。
  {16}王朝柱、郭汉英《郭沫若晚年二三事》,《炎黄春秋》,1993年第1期。
  {17}{18}{19}程光炜《中国当代诗歌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29页,246-248页,250-251页。
  {20}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12月初版。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