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4期

论当代文艺接受中的群体交流效应

作者:杨健平 徐晓萍

品进行交流之后又与其他不同审美个体进行的情感交流的自然融合。它表现的是审美个体与艺术作品以及其他审美个体(包括更多审美群体)多者之间的动态关系,呈现出的是一个新的交流结构。在这里,这三者是相互作用、互相依存的。由此构成了文艺接受群体交流效应的复杂性与丰富性。这一过程反映出两个值得注意的问题:第一,每一审美个体一旦参与了群体交流,他所获得的新的感受显然已超出了原来接受作品时的感受,这是对原有感受的补充与丰富;其二,这种群体交流过程又会融入一种整体社会审美效应。
  而这种特殊的审美交流与人们在其它活动中交流的本质区别就在于:它使人们既置身于现实,又超越了现实,从而在相互的对话与沟通中徜徉于艺术世界里;这种交流又是非功利的,它摆脱了世俗繁务对人们关系的干扰和控制,使人与人暂时切断了日常生活中常常带有的利害关系,从琐屑与卑微状态中挣脱出来,进入了一种纯审美情感上的联络。而恰恰是在这样一种联络中,人与人的关系突然进入一种纯净状态,所以从这一角度看,这种特殊的交流意义重大。
  文艺接受的群体交流的规模和类型也是各有不同的。大体又可分为两种:第一种交流类型是局部的、小范围的不同场合中的群体性交流。即某一作品尚未形成一定的交流规模,而只是在少部分接受者中的交流,它往往表现在对于作品的历时性接受中。
  第二种则是指当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群体性交流。它常常表现为作品在社会上引起了轰动效应,在全社会产生了强烈反响,这种群体交流规模的出现,一方面要依赖作品本身的魅力,同时也离不开现代传媒的作用,特别是电视传媒的介入。它主要表现在整个社会对作品的共时性关注和接受中。
  需要特殊说明的是,作为当代文艺接受中的群体交流活动是与过去的一般性文艺接受的群体交流活动不一样的,它是在大众文化环境中生成的,是大众文化的产物,突出地表现为大众性、广泛性、传媒性和共时性。它通常呈现为不同层面的社会群体接受。而当代整个社会群体又是一个快速变化着的复杂多层结构,呈现为不同的接受类型,它们直接决定着不同的文艺接受效应,所以我们有必要在此梳理一下当代不同社会群体的接受类型:
  第一种,一般大众接受群体
  他们包括公务员、机关干部、企业从业人员、学生、军人等;他们是社会上的基本群体,大多生活在都市,又是大众文化的主要接受者,具有一定的文化艺术修养,对于艺术有比较好的接受能力,较少出现误读,所以在他们中间的群体交流能进入较好状态。并能产生重要影响。
  第二种,较低文化接受群体
  他们主要来自农民工和普通农民、商贩、普通工人以及一般待业人员等。这些人虽然有些也生活在都市,但他们的文化层次较低,缺乏一定的艺术修养,对于艺术的感受能力较差,所以常常出现对艺术的误读,在他们中间的群体交流也就往往会出现一些误区,但由于现代传媒和大众文化的广泛传播和引导,他们中间也会出现不同层面的变化。
  第三种,知识阶层接受群体
  他们主要由高中级知识分子组成,如各种教育工作者。各类研究人员、各种文化和艺术的工作者和传播者,各种文化人、新闻工作者以及文化水平较高的不同从业人员。一般来说,他们有良好的文化艺术修养,有较高艺术感受力和审美情趣。他们中的许多人既是传播和创造文化艺术的主体,也是引导大众正确解读艺术的生力军。他们较高的文化品位和良好的艺术修养使得他们在文艺接受的群体交流活动中掌握了重要的话语权,他们也是媒体所关注的重要文艺接受群体。
  在他们中间存在着两类文艺接受和交流活动,第一类是以艺术欣赏为目的的对文艺的接受和交流。在这种活动中,他们的交流信息在不断影响着大众群体的交流。他们对于艺术作品的言说和评论,对于艺术的感受、解读和诠释,往往有着社会群体的代表性和权威性,同时也是艺术家和评论家们所关注的作品信息的社会反馈资源。
  他们中的第二类交流活动,是以学术研究为目的的学术性交流与讨论,这是以文化精英知识阶层为主体的,最具学术性和权威性的文艺接受与交流活动。毋宁说,这种交流已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文艺接受,进入到文艺鉴赏和专业性很强的文艺评论层面上来。他们的交流和讨论结果往往以文艺评论方式见诸学术刊物以及其它重要刊物上,从而一方面成为对于艺术作品的最具学术价值和权威性的阐释与评析,另一方面又成为对于整个社会大众群体具有指导价值的评论信息。即是说,一旦某一作品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和交流,他们作为精英文化代表对于作品的阐释与讨论,将对整个社会群体的审美交流活动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所以他们无形中充当着引导大众正确接受和欣赏文艺作品的引路人角色,他们并多为文艺评论家以及其他文化工作者。不过,在大众文化的多元趣味时代,他们的作用也不是绝对的。以上不同交流群体,在文艺接受的交流中既可以是同一层面的沟通,也可以是不同层面的群体交流。只要进入了交流,就会产生互动与影响。
  
  三
  
  当代文艺接受的群体交流活动会产生各种效应形态,它们分别称为辐射效应、宣泄效应、互补效应、沟通效应,下面逐项说明。
  
  (一)、辐射效应
  所谓辐射效应,是指文艺作品的审美信息在人们文艺接受的交流中不断得到传播,作品的影响不断向四处辐射、扩散的一种艺术社会效应。
  一部作品的社会影响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接受者的交流与传播中逐步出现的,交流就意味着传播,传播就会使作品信息不断向四周辐射、蔓延,从而使作品影响不断扩大。没有人们在接受中的联络和交流,没有大众的传播过程,任何成功的作品都只能默默无闻。
  那么,这种辐射效应是怎样发生的呢?首先,作品通过不同传媒诉诸社会上的一部分接受者,一旦接受者被吸引、被打动和感染,他们就会情不自禁地把该作品的信息像传播一项新闻一样传达给自己的亲朋好友,他们或介绍之,或评说之,或倾述自己的感受,在自己的传播圈内不断扩散作品信息。我们常常看到一些人在看完一部好作品之后的那种异常兴奋的神态。他们要么就眉飞色舞地向别人讲述作品的精彩之处,要么就竭力鼓动别人也来接受该作品。这时,他们已经成了艺术作品的义务传播员。因为他们是作品的直接接受者,他们对作品的感受最有说服力,所以从这一角度看,他们所起到的传播作用往往要比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的作用还要大,这就是所谓“口碑”的力量。当然,现代传媒同样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它会在快速传播中把作品在社会上的反响明朗化。
  随着艺术信息的传播,接受者就会逐渐增加,而接受成员的增多又为文艺接受的群体交流提供了新的土壤。于是,社会上又会出现更大规模的交流,更多的人加入谈论和传播作品的行列。如此循序渐进。作品的信息就不断被

[1]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