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4期
论当代文艺接受中的群体交流效应
作者:杨健平 徐晓萍
一
文艺接受中的群体交流活动,是伴随着艺术的产生而产生的一种社会性活动,是人类在审美层面上的一种高层次特殊精神交往和沟通活动。早在春秋时代,孔子所提出的“兴”、“观”、“群”、“怨”说中的“诗可以群”,就道出了文学艺术对于凝聚人心、联络群体、引起人们的交往和沟通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托尔斯泰在他的《艺术论》中同样提出通过艺术可以起到传达、交流情感的作用,认为“艺术是人与人相互之间交际的手段之一”。其实文艺对于社会的凝聚作用,文艺所引起的人与人的交际,通常首先是通过人们在接受艺术作品时所进行的不同形式的交流活动来实现的。
古往今来,无论是文人雅士还是普通欣赏者,不管是吟诗听曲,还是读书赏画,最喜欢相互沟通,传达感受,以求文艺接受交流之乐。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就多处描写过众人相聚一起赏景、谈诗论画的情景。如在第二十八回中,就描写了林黛玉、贾宝玉、薛宝钗等数人围绕菊花这个命题赋诗、赏诗、评诗的全过程。活现出文艺创作与欣赏群体交流的热闹场面。当每一个读者与观众被一部作品深深打动的时候,他们不是相互封闭自己的感受,而总是喜欢先与人沟通,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通过谈论作品来倾述甚至是宣泄被作品所诱发出来的长期淤积在自己内心深处的某种情绪和情感。
如此看来,我们可以把文艺接受活动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属于审美主客体之间的交流部分——接受主体直接与作品发生关系的部分;第二部分便是接受主体获得了第一感受之后与他人、社会群体进行交流的部分。而在第二部分中的主体已经不仅是一个接受主体,而且也是一个交流中的主体了。
我们还知道,人类的情感是个开放的系统,他必须以不同的方式与他人交流,以外化他的情感;他必须融入群体,来实现他的人性。从社会学的角度看,文艺接受中的群体交流活动,又是一个明显的社会互动过程。社会学认为,人性、自我、社会都是在社会互动中形成的,社会学家库利就说:“人性是逐渐形成的,并不是与生俱来的,没有共同参与,他不能获得人性,而人性会在独处中衰退”。乔治·米德也认为,是互动产生了自我,自我必须在社会过程中,在社会的互动中才能等到解释。互动还是社会形成的条件,所以马克思说:“社会——不管其形式如何,是什么呢?是人们相互活动的产物。”可见,人与人的互动是社会上最普遍的日常生活现象,也是人的本性之一。而文艺接受中的群体交流活动恰恰就是人类在审美层面上的特殊互动行为。
人越是被艺术所感染,就越容易产生与他人交流的欲望,越是成功之作也就越容易引起人们的热议,尤其在当代,对于一部引人关注的作品,各种媒体也会蜂拥报道和传播(包括炒作),这更推动了人们对作品的交流。而社会群体对于作品的热烈交流与沟通,既是文艺社会效果的特殊体现方式,又是作品产生文艺社会效应的一个重要途径。而通常人们所说的艺术的社会反响,艺术的“轰动效应”等等又无不是在文艺接受的群体交流过程中产生出来的。
如果说,文艺接受的第一部分主要是客体审美信息向接受主体输入并使主体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那么,文艺接受的第二部分——文艺接受的群体交流过程,则表现为作品的审美信息被社会群体评析、讨论、加工、改造后的再输出并不断得到反馈的过程。也就是说,在这种不同形式的交流中,无论是交流个体还是交流群体,都将对作品做出新的不同诠释,从而呈现出社会群体对于文艺作品的再创造态势和潜能。在这种既有接受主体与客体的交流,又有不同接受个体、接受群体的艺术感受方面交流的双重乃至多重交流的活动中,人们不仅可以在对文艺作品的欣赏中,在审美主客体交流中“能动地”复现自己,从而“在他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而且更可以在与他人和社会的沟通中从另一方面进一步反观和发现自我,不断了解他人与社会及其和自己的关系。增加与社会群体新的联系,获得对于社会生活更丰富的体验和认识。可见,文艺接受的群体交流活动又是人类情感相互链接的重要纽带。
匈牙利艺术理论家阿诺德,豪泽尔说:“真正的艺术作品不仅是表达,而且是传播;不仅是提出问题,而且还要引起对问题的讨论。”“艺术家服务的对象不是被动的、缄默的听众或观众,而是对话中的伙伴”。他进一步强调,“艺术现象的社会学本质不仅在于创作主体个人体验的外化或对象化,而且在于公众对创作过程的参与”。同接受美学一样,豪泽尔不仅看到了文艺的接受者们是相互联系着的,积极参与创作的“对话中的伙伴”,而且也看到了接受群体的交流环节对艺术作品的社会审美价值的实现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因此,我们在考察文艺接受规律的时候,不仅应看到每一个接受者的积极再创造潜质,而且还应看到这种积极的接受并不是孤立的、封闭式的接受,而是开放的,渗透着沟通和交流的接受:不仅应看到在个体性接受中所获得的审美效应,还应看到在这种接受中还伴有群体性交流所产生的另一类社会审美效应。要看到,文艺接受的群体交流过程既影响着文艺接受的总效应,也影响到艺术家文艺创作的新走向,它又是社会群体对文艺作品的一个丰富的百解图。
二
不可否认,文艺接受的群体交流活动首先是以个体性审美方式为基础和前提的,没有个体性接受,当然也就没有群体性接受和交流。但文艺的群体性交流活动和效应又与个体性文艺接受有着明显区别,个体文艺接受活动所进行的是审美个体与审美对象二者之间交流。这种交流所表现的仅仅是审美个体与审美对象之间的关系,如下所示:
审美个体→ ←文艺作品
而文艺接受的群体交流活动则在此基础上增加了不同审美个体之间或审美个体与群体之间的交流。它是被文艺接受活动调动起来的人与人之间在审美感受、审美趣味、审美理想等方面的特殊沟通。如图所示:
通过以上两图比较,不难看出,文艺接受的群体交流效应并不是不同审美个体艺术感受的机械相加,而是不同审美个体在与艺术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