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4期
论当代文艺接受中的群体交流效应
作者:杨健平 徐晓萍
强化和扩散。这时,它就如同一股强大的气流,冲击着人们,使许多人莫名其妙地被带入到这个接受和交流场中。在此期间,当许多人都知道并谈论一部作品的时候。不知者似有孤陋寡闻之嫌,所以,即使是在平时与艺术无缘的人,及时接受和了解一部大家都在谈论的作品,显然是一个明智和时髦之举。而他们这样做,更是为了取得生活在一定社会群体中的参与权,获得一种特定时期与人交流的入场券:以免被“边缘化”。他们加盟到这种接受与交流之中,得到的是一种特殊的心智生活。这时,对一部作品的更多信息的获得,反而成了在特定时期人们在相互交流时的资本。这样,那些对该作品信息了解更多的人,不仅获得了更多的与人交流的机会,还很容易被人刮目相看。于是,这一现象又推动着人们从更多方面地深入了解作品,从而进入到更深、更广层面的交流之中。
这个过程告诉我们,第一,一部作品的社会影响是通过人们的交流活动以及由此产生的传播效果由里到外,由小到大扩散和辐射开来的;第二,一部优秀作品,它所引起的接受活动与群体交流活动往往又是相伴而生,结伴而行的。这二者的相互刺激的复杂过程不仅是艺术作品在流通领域产生轰动效应的重要机制,也是人们步步深入、体味作品深层审美意蕴的一种动力。
但是,辐射效应的产生是有条件的,被欣赏和交流的作品必须适应那一时期社会大多数人的审美需求,而不是只满足少部分人需要,甚至它应该是全社会渴望已久的优秀艺术作品。它往往是在一问世时就立刻与社会情感产生了共鸣,恰好表达了某一时期人们的心声。假如大多数人不感兴趣,它不仅不会扩大正面影响,反而会产生负辐射作用。
(二)、宣泄效应
这是人们在文艺接受的交流过程中,内心深层郁积的某些情绪、情感得到的宣泄、释放的一种交流效应。
我们知道,每个人在自己的生活境遇中都会积蓄一些生活感受和特殊情感体验,在平时,它们往往隐藏在人们的心理最底层,是一种无可名状的无序态东西。文艺接受过程最容易触动它们,使其得以外化和释放出来。这也是弗洛伊德所理解的艺术的宣泄作用。这实际上是审美主客体之间产生的一种特殊移情现象。但是,在个体性文艺接受过程中,这种情感和情绪的释放与抒发过程常常是无形的、封闭式的,是在审美主体与客体之间默默进行的。所以,人们总是不满足于这种无形的排解与宣泄,当他们被一些艺术作品激动得心潮难平的时候,就禁不住通过他人来将自己的复杂感受倾吐出来。这样,交流者的内心情感在诉诸语言的过程中就经历了一个从无形到有形的明朗化、有序化阶段。
因为文艺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是现实生活中具有典型意义的象征形式,也是艺术家情感表现的载体与手段,尤其是它所表现的作品深层审美意蕴,最能引起人们的情感震动和对现实生活和人物的联想,所以,艺术形象也就常常是人们进行交流和评说的焦点。在交流中,对于作品中的不同形象,人们可以说长道短,或褒或贬,毫不掩饰自己的好恶与偏爱。在这种交流和讨论中,人们平时最不易暴露的各种情感和情绪以及价值观念、审美理想等等。都会随之自然流露和宣泄出来。
我们可以看到,同接受作品的过程一样,人们对于作品的交流过程。也是对作品的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在交流之初,作品中的形式结构如人物形象、情节、故事往往是人们谈论的主要话题,这也是对作品的感性形式的把握阶段,但随着交流的深入,人们就会把话题从感性形式层面深入到理性层面、深入到对于作品的思想内蕴层面的认识、评价、讨论中来。而这一深层交流过程就会把人们内心更深层、更复杂的情感和情绪诱发出来,使之不断明朗化。这时,人们可以尽情宣泄和外化自己的不同价值观念、不同审美追求,随之出现的便是相互不同思想的碰撞。在这一过程中,一方面人们可以由作品回到对于现实的思考,并直指生活个案,另一方面又不乏海阔天空的理性论辩。它最终把人们带到了对现实、人生、社会的深层理性思考中。然而,这种思考和交流又不是纯理性的,空洞抽象的,因为它始终离不开对作品中艺术形象的关注。所以它又是生动活泼的,甚至是不乏激情的。这时,作品中的艺术形象不仅是人们在文艺接受中的审美中心,而且成了人们联络情感、宣泄情绪的重要媒介,那些经典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永远是人们交流话语系统中的中心话题。当然,这种宣泄过程又不是无限度、无节制的,因为这种交流,一直是在文艺作品的无形引导和控制之中进行的。
(三)、互补效应
一个人从作品中所获得的独特艺术感受是无可代替的。但是文艺接受的交流活动却可以使人们对艺术的解读和体验得到另一种启示和补充,人们一旦参与到群体交流的场域之中,他的审美感受也会发生变化,这就是文艺接受的交流活动中所产生的互补效应。
首先,人的审美能力有高低之分,并非所有欣赏者都能体味到作品的深层结构,正如韦勒克所说:“头脑最简单的人可以看到词语的表达方法,对音乐敏感的人可以看到节奏,那些具有更深理解力和敏感性的听众则可以发现某种逐渐揭示出来的内容意义。”不仅如此,即使是审美能力相同或相近的人,对艺术作品的感受也不会完全一样。
其次,如前所述,文艺接受的群体交流活动是形式多样的,既有在年龄、职业、文化、艺术修养、审美趣味等方面大体相同的接受者在同一层面上的交流,又有不同接受者在不同层面上的交叉式交流,这样,人们就可以相互补充对作品的某些认识上的不足,也可以互相纠正对作品出现的某些误读,从而获得在接受作品中得不到的诠释和启示。对于接受能力较低的人,这种交流显然收益更大。
互补效应可分为两种类型:
第一种、有形交流——语言交流中的互补。这种效应主要表现在人们通过语言的方式来进行沟通和交流方面,它也是一种有形的交流。文艺接受的群体交流活动大多是在这种有形交流形式中进行的。这时,人们将自己对作品的感受直接诉诸语言,使内心审美体验呈现为明朗化和有序化。交流者一方面要倾述自己的艺术感受,另一方面又希望得到交流反馈,正是在这种双向交流中,互补效应产生了。
《红楼梦》第四十八回里就描写了林黛玉和香菱欣赏诗歌时的语言交流,黛玉对香菱说:“正要讲究讨论,方能长进。”然后她们便对古诗进行了理解上的沟通,这使香菱受益匪浅,她不仅学会了读诗,还对做诗发生了兴趣。在这“讲究讨论”的交流中,鉴赏能力较低的人最易获得意外艺术启悟,接受能力也会不断提高。在平时那些经意或不经意的文艺接受的交流中,许多人都是从别人对作品的理解中获得新收获的,有时那些艺术修养较高的人,也会从一般接受者那里得到意外启示,甚至会获得另一种解读作品的途径。
第二种、无形交流——非语言形式交流中的互补。人与人之间的审美交流不仅表现在有形交流(语言交流)中,还表现在无形交流(非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