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5期
“在路上”的千年回望 黄发有
作者:杨 会
余论
马卡丹散文最能打动人的是其中奔涌的赤子之心,作者以回望的姿态遥望家园、遥望先人的背影,以悲悯的苦难意识体会着自己族群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即使是登山临水、信步小院之时,马卡丹没有让自己的思维停留,他在一山一水中搜寻着历史留下的痕迹,以独具匠心的氛围营造抒写着回溯历史时的沧桑、悲凉和自豪,以一个作家兼学者的身份从多个方面向读者立体呈现了客家文化的多维性,从客家历史到饮食、服饰、语言到客家山歌,作者不厌其烦地一一细述。“优秀的散文家无不与时代拉开距离,而以边缘人的立场、身份、心态从事写作的人。他们不盲从,不焦虑,不功利,不类同,而是心静气闲地感悟天地自然、人类社会的道心”。马卡丹以这样的姿态默默构筑着自己心中的客家原乡,他试图让原本朦胧的客家文化变得清晰可解,可是马卡丹以文学方式解读的客家历史与文化依旧是个谜,是一个充满人文魅性的不可言说的谜。马卡丹是一个执著、认真思考的作家,骨子里充满着一个知识分子应有的责任感,他以自己的热情默默地关切着闽西,这份执著让人感动,他的创作是值得我们期待的。
在当今全球化想像的焦虑下,市场化、工业化和殖民化进程都在推广西方文明的现代化经验。当英语的版图不断扩张时,越来越多少数族群的语言正在消亡,据说新世纪每年平均有20种语言失传,这意味着通过这些语言记忆并传播的文化也同时湮灭。西方的价值观念和可口可乐、麦当劳一样,如水银泻地一般,渗透到世界上最为偏远的角落。在中国各地的城市,隆隆的铲车以城市改造的名义,冠冕堂皇地推倒那些保存了数百年乃至上千年的古建筑,取而代之的是千篇一律的西式水泥丛林。当人们身不由己地被卷入一体化的旋涡时,幸福的含义也就不能不变得苍白而贫乏,每个人的标准都大同小异,环球同此凉热。从文化的兴衰更替来看,那些处于环境封闭、社会发育迟缓状态中的民族与地区,要毫无保留地拥抱“现代化”,就必须放弃自己的民族同一性和文化价值观,而坚守自己的文化特性往往意味着与外来文化绝缘,全球化与本土化之间拉锯式的冲突,是一个世界性的两难困境。聚居于闽粤赣边区的客家大本营的客家人,也正在面临艰难的选择。古老而魅力无限的客家文化在高度功利化的社会环境中,是沦落为强势的政治、商业的工具呢?还是像客家山歌那样,被年轻人冷落,被历史悄然遗忘?
让人纳闷的是,一个多世纪以来的中国人为什么总是理所当然地把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当成水火不容的东西,甚至心安理得地认为割裂传统是“现代化”的必要代价?那些民间的、边缘的文化本来就是一种隐性的、被压抑的、被遮蔽的文化,难道彻底湮灭是它们难以摆脱的宿命?正是在这一层面上,马卡丹以客山客水、回望中原作为自己散文的主题,在遥远的闽西发出自己独特的声音,有着与众不同的价值。马卡丹以感人的方式走读、诠释着自己心中无法释怀的原乡情结,构筑起想像中的客家原乡。正是有了以马卡丹等为代表的客家作家的辛勤书写,客家文化在纸上得以飞翔,飞越了闭塞偏远的客家聚居区,让很多读者走进了这个神秘的族群。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心)
{1}罗香林《客家源流考》,中国华侨出版公司1989年版,第13页。
{2}《当代散文家马卡丹剪影》,《都市美文》,2005年第7期,封四。
{3}傅瑛《昨夜星空——中国现代散文研究》,安徽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06页。
{4}郁达夫《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郁达夫文集》(第六卷),花城出版社、香港三联出版社1983年版,第266页。
{5}K·巴乌斯托夫斯基《金蔷薇》,李时、薛菲译,漓江出版社1997年版,第276页。
{6}王兆胜《关于散文文体的辩证理解》,《文艺争鸣》,2005年第1期,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