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1期

让你猜猜我是谁

作者:于晓威




  屋子里传来一阵说话声,是一个声音苍老的女人在吩咐柯清洗菜,那无疑就是柯清的婆婆了。两个女人的对话中间隐约插有一个年轻男子的声音,很陌生,但是语调中透着他们三人彼此熟悉的亲切和自如。钟庆东不想再听下去了,联想起柯清好长时间不给他回信和刚才见面说的那些话,钟庆东什么都明白了。他不由自主地向后退,那徐徐吹来的夜风在他耳边仿佛喁喁嘲笑他。他踏上自行车,跨了一下没有跨上去,定了定心,第二次跨上去了,迎着满眼的夜色,歪歪扭扭骑走了。
  
  钟庆东半年后服役期满,正式退伍了。事情似乎有点超出他的预料,他原以为他会像前几茬战友退伍那样,在工作上得不到什么有效安置,但是这时已经是1990年了,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关于军人在地方上安置工作的事情不知怎么又被重新重视起来,加上钟庆东在部队三年表现不错,临了因为在团政治部宣传科里做事,近水楼台先得月,好歹弄了一个三等功嘉奖证明,所以回到家乡竟然一切顺利,被民政部门安置到县电影公司做事。
  到县电影公司做什么?自然是继续做他在部队三年熟悉的技术,放电影。不过,九十年代初全国各地的县级电影公司已经显出它的颓势,一年里下农村也放不了几部片子。这样,钟庆东其实是被单位闲养起来了,每月白拿好几百块钱的工资,没什么正经事可做。
  不久,钟庆东在县城利用业余时间开了一家美术社,名叫“钟庆东美术社”,就是专门给企事业单位做牌匾、商业广告、条幅锦旗之类的,因为他觉得自己上班时间太宽松了,又是单身汉一个,下班之后闲得难受,浪费时间真正抵得上犯罪。再说,从长远来看,他终究是要结婚的,虽说单位还不错,若要指望分一套房子,那可真是这辈子都别想。这样,钟庆东自然需要尽快积攒一点钱,何况,他又那么钟爱美术,开的这家美术社,好歹也和美术沾边。
  仅仅不到半年的时间,钟庆东的美术社便在县城里发展壮大起来。他的生意好得很,手下已经招了四个人,可是忙的时候还是需要他把上班的时间搭进去。这是无所谓的事,单位的每个人都很闲,谁会自己没事找事去管钟庆东什么事,再说,他和单位领导的关系也不错,那无非是每月有那么几次坐在一起喝喝酒而已。
  钟庆东渐渐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仿佛他一直没有离开过县城。不过有时候,他的心里会一点点反酸。他忘不掉柯清,虽然那不再缘于爱而是缘于恨。关于柯清当初背弃他与别人结婚的一些传闻和信息,随着钟庆东积蓄的增多而一点点垒垛成真实。那不外乎是柯清认为他当初在工作上没有什么大的发展,“时间一到,乖乖回家,另寻打算”,这也正是钟庆东在部队时给她写信讲到的。并且,柯清知道他家庭底子很薄,没有多少钱。一个“好姑娘”(钟庆东再次想到了这个字眼儿),哪里会嫁给他这样既无工作又无钱的男人呢?钟庆东这么想着,他再坚持一阵子很可能就会真的原谅柯清了,可是一个更真实也更无情的信息接踵而至,柯清所嫁给的丈夫,既不英俊,又没有钱,不过就是一家工厂的一个普通锅炉工而已。
  一个锅炉工,钟庆东想,一个锅炉工!当初他隐约听说,柯清找的是一个技工。一个锅炉工算什么技工,他要做的无非就是来回将煤运到锅炉里烧掉——一个搬运工而已!知道了这件事情,钟庆东的自尊心受到了严重的伤害。
  有一天,钟庆东给客户安装广告牌匾时在大街上遇见了柯清。她没看见他。钟庆东见她骑着自行车,拐向他曾经跟踪她经过的那条回家的路口。因为这一回是白天,那个路口在钟庆东眼里显得格外真实,或者说,那天傍晚是真实的,而现在又那么虚渺。钟庆东想,这都是因为他当兵三年在外,临了又回到县城的缘故啊,县城的地形和细节总是重现给他一些伤心的人与事。他记得柯清是鼓励过他画画的,他们甚至在一起谈论过莫奈,谈论过把印象派画作《日出》倒过来欣赏同样不错,她相信过他的将来会很成功的(为什么后来不了呢?)。那么,在钟庆东无论自认为是成功还是不成功的今天,何妨给她来一点儿提醒呢?告诉她,他不仅活着,而且其实活得很好。
  第二天,钟庆东就派了一辆吊车,在柯清每天上下班回家必经的路口,安装了一幅巨大的彩色广告牌,上面是他为自己做的广告,只有六个大字:“钟庆东美术社”。
  是啊,县里现在有谁不知道钟庆东美术社呢?过了不久,钟庆东听说柯清把旧房卖了,搬了新家,他就又打探到她新家的位置,在她家门口正对面的操场上,竖起了一幅更巨大的广告牌,上面再次出现了他的名字:“钟庆东美术社”。
  你上班会看见,你买菜会看见,你哪怕倒洗脚水也会看见。事情就是这样的,钟庆东想,在这个世界上,你给我看过一些东西,我也要给你看一些东西,这样这个世界看起来才更合理。
  
  钟庆东美术社每天的客户络绎不绝,这在相当程度上得益于他对美术的专心和敬业。说白了,县城里做美术社的倒是有十几家,抛却设备因素不计,它们几乎都徒具一种匠气而缺乏艺术之气,他们只懂得为赚钱而赚钱。钟庆东怎么说也是学习了四年美术,又在部队里搞了三年宣传,在广告的设计理念上自然是更胜一筹。此外,他对工作过程的某些细节也是毫不敷衍的,非常在意。比方说,就设计安装牌匾这一块儿来说,一般的美术社,在客人叙说了构想之后,他们会极力满足和迎合客户的意见和要求,钟庆东不。客人如果要求紫色的背景配上黄色的字体,钟庆东会说:“黄配紫,一泡屎。”如果要求赭色的图案配上蓝色的投影,钟庆东更会不屑地说:“赭配蓝,完完完。”他会极力说服对方怎样的色彩搭配才是悦目的。再比如,一般的美术社老板,在收到客户订金后,往往打发手下的伙计去实地测量一下牌匾安装尺寸,钟庆东非得多蹩脚的路,亲自去一趟不可。他倒不是担心手下伙计把尺寸量错了,他是要实地考察一下客户安装牌匾的实际位置,以及周边环境色彩的搭配问题。如果有哪家门面房商店老板要求做一面湖蓝色的牌匾,而它左右的商店已经有了很多深蓝色牌匾时,钟庆东就不会答应给对方做了,“我宁可不赚这个钱,也不会按你的意图行事。在一排深蓝色的街道牌匾中间,插进一面湖蓝色的牌匾,那是自来旧,虽然是新牌匾,人家也会说那是被阳光晒褪颜色了。这不光是你商店的问题,也是表明我美术社没有水平。”这个时候,钟庆东会给对方设计一面明红色的、或是鹅黄色的牌匾,让它从中跳出来,显得醒目。钟庆东这样做,根本没有想到会导致什么良好的口碑接踵而来,事实上,不仅是他的建议和行为确实为客户在以后取得了良好的收益,更重要的,他的上述行为表明即便是做生意,他也是站在客户立场上的,显出了他的诚信态度,让人感觉他这个人非常实在。其实如果让钟庆东自己来说,那毋宁是表明了他对作为一门艺术的美术所包含的艺术规律的某种敬重和偏执罢了。
  因为生意较好,钟庆东美术社的原材料需求就比较大,那些角钢、灯箱布、染料什么的,每半月就要从省城进一批。钟庆东与省城那些原材料供应商已经建立了稳固的联系,人家通过物流可以将他所需要的货物发过来,但钟庆东每次还是要亲自去省城一趟,他是要随时关注原材料市场有什么更新换代的产品变化的。不断引进新产品,使用新媒介,这也是他的生意一直保持领先地位的重要因素之一。
  五月份的时候,在省城,是每年一届的全国广告装潢新产品大展的固定时段,钟庆东自然不能错过这个机会。这一天下午,他在大展租借的体育馆里面转了大半天,眼睛都累得迷怔了,刚刚走到黄昏的大街上,一个人迎面走来,错身过去的工夫,又悄悄跟上来,猛地拍了他的肩膀一下。
  钟庆东回头,看到了一张笑脸,因为距离贴得太近,他几乎没有认出来。那是他高中时的同学姜里,跟他在开学第二天一起踢过足球的那个。
  

[1] [2] [3] [4] [5] [7] [8] [9] [10] [11] [12]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