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1期

张子和

作者:谈 歌




  张子和回到保定后,便在保定西大街开了木器家具,布匹绸缎,烟酒茶糖种种,共八家店铺。这一年,他择一个周姓的女子结婚了。据说是当年满城县长周步天的侄女。第二年,周氏生下一子,取名张得平。
  日子流水般过去。几年后,张子和又盘下几家店铺,便成了保定赫赫有名的富商。他经营的买卖几乎占据了保定西关大街。还在保定的满城县和完县置办了许多田产。这时,他的哥嫂都已经破产,家里的土地也让大地主给兼并了,逐年落魄,便成了雇农。听人说张子和发达了,他们就想来攀附,却不好意思亲自来求告张子和,便让子女们来保定找张子和求助。张子和二话没说,给了他们一大笔钱,让他们回家去置田地。
  日子仍旧匆匆忙忙地过着,转眼,抗日战争爆发了,炮声轰隆,张子和没有随着一些商贾向重庆迁移,却仍旧留在保定经商。他的各个店铺都挂起了太阳旗,日本人委任他做保定商会会长,他也愉快地上任了。有气节的商贾中人大都关门罢市,私下大骂张子和是铁杆汉奸。骂归骂,张子和仍是悠然自得地过自家日子。
  一晃八年又过去了,抗战胜利,全国与汉奸清算,张子和却平安无事。许多人气愤,便去政府揭发他,政府的人却解释说,张子和先生当汉奸是受国民政府指派,是身在曹营心在汉。张子和先生在抗战期间给中央军和八路军都做了不少事情,多次出巨资支持过八路军。不但无过,而且有功呢。
  人们这才恍然大悟,这张子和,硬是两面吃香呢。
  张子和继而做了国民党保定商会会长。
  张子和死于抗日战争胜利后的第二年。得了绝症。死前,他使着性子发脾气,让刚刚结婚的独生儿子张得平变卖了完县和满城县的土地,并把城里的店铺全部都出售了,还鼓励张得平去赌博。张得平豪赌了不到一年,把家产输得精光。张子和便让张得平把家搬到完县李家庄。再一个月后,张子和放心地死去了。
  再五个月后,新中国成立。
  补记:
  解放后,张得平的家里已经没有了土地,也没有了店铺。划定阶级成分时,张得平划成了贫农。张得平后来成了县里的农协副主席。张得平识文断字,农协撤销后,张得平就留在县里当了农业局的会计股长。日子刮风一般过着,张得平的两个儿子渐渐都长大了,都挺有出息,“文革”后,都考上了大学,大儿子后来当过沧州某县的副县长。二儿子大学毕业后,则留校当了老师,现在也已经是教授了。
  张子和哥嫂的后人们因为土地太多,大都被划成了地主或者富农。也有人说,张子和鬼精,他当时已经看透了天下大势,这是报复他的哥嫂的阴毒的一招。谈歌却不这么看。张子和经过了那么多人生坎坷之后回到家乡,他早已经是世事洞明人情练达之人了。他绝不会再记哥嫂的旧账了。他资助哥嫂,应该是属于张子和存留在心底那一份亲情所致。
  谈歌查过新编的《完县县志》,人物志中并无张子和的条目。他的儿子张得平却有条目。(张得平退休前是完县政协副主席。谈歌细问过编辑县志的几位编辑,他们告诉谈歌,凡上人物志的人,或是副县级以上的干部,或是在完县境内有过影响的人物。谈歌暗忖:张子和莫非没有过影响么?)
  张得平的曾孙子张响声先生曾经在保定市搞过房地产,钱挣了不少,近年成了一个挺有名的企业家。谈歌总想去采访一下,了解一下张家的其他情况。可是这位张董事长太忙。谈歌与他通过电话,张董事长说,暂时没有时间,下来再说。谈歌听出是推托的意思了,只好作罢。
  此篇笔记,只为记下张子和一笔。这个人物如何定论?谈歌不好臧否。
  原刊责编张颐雯
  
  【作者简介】谈歌,男,1954年生,河北顺平人。1971年参加工作。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中文系。先后当过工人、宣传干事、报社记者。1978年开始发表作品,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城市守望》、《都市豪门》,小说集《大厂》、《人间笔记》等。长篇小说《家园笔记》获第四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中篇小说《大厂》,短篇小说《燕赵笔记》分别获本刊第七、第九届百花奖。现为河北文学院专业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