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2期

高端视角:山西与中部省份经济社会发展的比较研究

作者:山西省统计局




  
  三、经济开放度因素
  经济开放度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资源禀赋特点、经济发展阶段、企业的国际竞争能力等因素密切相关,同时也受到国际经济形势和国内经济关系格局的影响。世界经济发展史证明,以发展出口贸易为特征的外向型经济,在促进国家(地区)的经济发展中具有内向型经济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90年代以来,东部地区利用其处于国际、国内两大市场过渡地带特别是濒临港澳台这一优越地理位置,不断通过引进资金、技术,逐步实现了产业结构的转换和升级,为他们经济快速成长提供了强大动力。
  山西由于受外贸依存度、投资依存度较低、引进外资项目层次不高、地区分布不均衡因素影响,经济开放程度依然很低。主要表现在:对外贸易总量仍然偏小。近几年来,山西省的GDP占全国的比例保持在2%左右,外贸进出口占全国的比例不到1%,低于全国平均发展水平。2005年,山西省进出口总额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0个百分点,在中部处于下游水平;资源性商品仍占主导地位;出口商品的档次低,竞争力不强;国际旅游业发展落后导致丰富的旅游资源和较低的旅游外汇收入极不相称;山西对外承包工程与劳务合作的业务量小;利用外资的水平和质量较低;对内开放程度也不高。集中表现在引进外省资金少,本省产品全国市场占有率低两方面。山西小农经济的封闭保守已成为制约山西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
  
  四、改革与发展因素
  1978年以来,山西的改革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与中部较好省份和东部沿海地区比较,山西改革的深度和广度落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各种计划经济色彩浓厚的机制和体制较大程度地存在,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障碍。主要表现在:所有制方面的改革力度太小。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滞后,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山西经济发展水平的落后;分配制度方面改革滞后;市场经济配套改革落后;金融改革方面的滞后同样突出。
  
  五、制度因素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不仅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而且制度的变革与优化还是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特别是在经济系统越来越复杂的形势下,利用制度变革与优化来降低复杂系统中行为不确定性更显得重要。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经济体制改革步伐较快,不但为企业发展创造了由法律、制度、政策等组成的综合制度条件,而且还在制度变革的最终体现―市场化进程方面赢得了先发优势。但随着其它地区市场化进程步伐的加快,受企业政府干预相对加强、投资向国有部门倾斜力度加大、金融部门市场化进展趋缓和向非国有企业贷款比重下降等制度性因素影响,山西市场化位次逐步下降。
  
  六、金融效率因素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经济活动最重要的媒介,金融要素是否活跃、结构是否合理与竞争力密切相关。虽然山西一直重视金融发展,但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持作用还有待加强。金融效率不高的直接表现是投融资机制不活,储蓄-投资的转化效率低下,潜在投资能力尤其是民间投资能力没有发挥出来。
  
  七、文化因素
  文化作为一种非正式制度因素的重要作用,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山西是文化资源大省,改革开放以来,在继承、挖掘传统优秀文化,培植、学习现代先进文化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晋商文化使全国人民刮目相看。但由于人口整体文化素质较低、传统观念在一定范围内还有不同程度的残留、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落后于经济建设步伐,以文化因素为核心的软环境已成为制约山西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一大因素。
  
  当前山西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与劣势比较分析
  
  随着中部崛起战略的提出,我国形成了东部加快发展、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中部崛起的区域发展新格局。在新的格局下,山西既面临着机遇又面临着挑战。如何抓住机遇,发挥优势,克服劣势,关系到全省经济的崛起。
  
  一、要素禀赋方面
  支撑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生产要素包括自然资源、资本、劳动力、人力资本等。
  首先,山西有较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能源。随着经济增长和消费需求扩张,资源的稀缺性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在价格大多已放开且资源紧缺的情况下,这一优势非常重要。这将有利于将中西部地区发展成为山西的潜在市场,予以大力开拓。山西既可利用环渤海圈的良好区位,又可以积极争取中西部地区的优惠政策,独具“双优”特点。山西矿产资源种类繁多,储量丰富。山西农业资源中,粮、棉、油、畜等农产品产量均居全国前列,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企业,比较优势明显。旅游资源上,既有风光旖旎的自然景观,又有丰富文化底蕴的人文景观,文化旅游市场开发前景十分广阔。
  第二,山西省具备劳动力价格比较优势。
  第三,山西资本相对稀缺,因此,加速资本积累是实现经济发展的一个关键前提条件。
  
  二、结构转换方面
  山西的产业结构和地区经济结构具有典型的二元特征,即传统落后部门或地区和先进部门或地区并存。通过结构调整,要素从生产率低的地区或部门流向高的地区或部门,有助于提高要素利用率,达成后发优势。东部和发达国家随着工业化的纵深发展,资本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快向外转移。从三次产业结构看,山西的第二产业比重大,农业人口多,如何提升和改造传统工业、农业,进一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是一个难点和突破口。从所有制结构看,山西省国有企业比重大。由于责、权、利不对称的软预算等问题,国有企业竞争力低。由于制度积累的成本较高和大批国有企业的沉重历史包袱,所有制结构调整并不轻松。另外,受整体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工业主要是以初级制成品制造业为主。从国际市场看,这些产品的供给总的来讲是供过于求的,其价格是不断下降的。而且,很多国家还通过反倾销和绿色贸易壁垒等手段,对上述产品的出口设置重重障碍,从而对产品的出口造成严重打击。产业结构的演进实际上受到自然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技术进步、制度费用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受诸多短期无法克服的因素的制约,不能简单认为山西因具有区位优势和要素成本优势,就可以有效承接东部及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
  
  三、技术创新方面
  技术创新是现代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动力。山西在技术水平上与发达地区存在较大差距,但可以通过技术创新的后发优势实现技术进步。
  
  四、政府职能和国家政策方面
  现代经济发展离不开政府的作用,作为一个后发展地区,山西省经济发展必须处理好市场与政府的关系,界定政府的经济职能,做一个有效、有限的政府。政府在经济发展中,不应作为增长的直接提供者,在能发挥市场功能的领域,政府应减少干预。而在信息不对称、市场竞争不完全的环境下,政府的有效干预可提高经济运行效率。
  
  五、经济发展阶段
  2004年山西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根据国际经验,这标志着山西经济已处于“起飞阶段”的初期。特别是现在山西仍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初始阶段,在向工业化更高阶段迈进过程中,随着传统产业技术改造的大规模展开、新兴产业的迅速拓展等,工业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进一步提高。同时,随着中产阶层比重的扩大,山西经济理当完全可能在较长的时间内保持快速增长。
  
  山西经济社会发展的对策思考
  
  从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山西省在新经济主要指标中处于全国比较低的水平,即使与中部各省份相比,也没有什么优势可言。这就需要我们面对现实,从薄弱环节抓起,奋起直追。要实现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山西省委八届七次全会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和“十一五”规划,应当采取以下对策:
  一、大力实施人才战略。各国经济的发展实践已经证明,人力资本投资报酬的快速增加,远胜于实际资本投资的报酬。发展教育、培养人才与科技投入是发展新经济的关键。为此,要大力实施人才战略,充分发挥山西的资源优势,在人才培养、人才引进和使用等各个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建立有利于留住人才和人尽其才的收入分配制度和保障制度,保证各类人才得到与他们的劳动和贡献相适应的报酬,以及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条件。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