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6期

广东:争做又好又快发展的排头兵

作者:《经济日报》赴广东采访组




  为推行义务教育,广东省全面免除农村中小学学生的学杂费,这一项就是31亿元;今年9月新学年开始后,将在全省农村免除课本费,省财政为这个惠及1025万农村学生的举措需支付11亿元。由于持续投入、措施得当,广东教育事业发展很快。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在校生达到118.9万人,普通高校在校本专科生100.9万人,高校毛入学率由2002年的15%提高到24%。广州大学城绿树成荫,建筑别致,公共设施由10所大学共享,可容纳15万名大学生安心读书。
  公共卫生是与民生密切相关的热门话题。广东省从村卫生站建设和提高合作医疗水平入手,破解农村卫生难题。4年里,省级财政投入农村卫生专项资金6.3亿元,使卫生基础设施得到很大的改善;从去年起省级财政每年新增投入1.6亿元,对欠发达地区的村卫生站每年补贴1万元。全省各级财政补助经费13亿元,支持农民参加新型合作医疗,参加农民达3048万人,覆盖到所有的县、镇和96%的行政村。
  随着广东全省的煤矿关闭和烟花爆竹产业全面退出市场,各类事故件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直接经济损失四项指标大幅下降。同时,加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力度。广东改革开放早,社会转型早,各种矛盾暴露早,经济相对发达,吸引大量外来人口,社会管理难度大。为此,省委、省政府提出“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积极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构建社会管理的新格局,社会治安形势明显好转。
  “战士指看南粤,更加郁郁葱葱。”
  广东,已跃上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历史新起点。
  总结几年的工作实践,广东省委、省政府的主要体会是“六个注重”。即注重抢抓机遇加快发展;注重增强发展后劲和提高发展质量;注重分类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注重重点突破以点带面推动全局;注重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注重维护社会稳定和谐。
  面对依然在一定程度存在的“经济结构不合理、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资源环境压力大、区域发展不平衡”等现实问题,广东省委、省政府提出要努力实现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消费、投资、出口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正确处理好“六个关系”,即:正确处理引进技术与自主创新的关系;正确处理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的关系,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正确处理外源型经济与内源型经济的关系,促进外源型经济由大到既大又强、内源型经济由小到大的转变;正确处理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关系;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推进和谐广东建设;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努力为科学发展提供体制支持和环境保障。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指出:要进一步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更加主动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正确把握好经济发展“好”与“快”的关系。注重在结构优、效益好、后劲足、活力强的前提下,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努力把各方面发展的积极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推动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5月3日《经济日报》,作者系《经济日报》赴广东采访组:姜波 王晋 张伟 鲍晓倩 来洁 庞彩霞 张建军 邓海平 李洽源 杨阳腾 李茹萍等)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