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5期

转喻研究的认知语言学视野

作者:李 湘 闫亚平




  复旦大学第三届修辞学沙龙于2006年4月27日举行,来自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等学校的教师和研究生四十余人参加了这次研讨活动。会上,上海外国语大学的教授、博士生导师、《外国语》杂志的主编束定芳先生作了“转喻研究的认知语言学视野”的专题报告,引起了与会人员浓厚的兴趣和热烈地讨论。转喻,或称为换喻,相当于英文当中的metonymy,一词来自拉丁语,meto-意为“转换”,词根onuma意为“名字”。因而metonymy的本来意思是指“换一个名字”。转喻的研究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的《修辞学》,在两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转喻经历了不同的研究阶段。传统的修辞学研究把转喻看成是一种辞格,是一种人们在交际中惯用的装饰。而在多学科的交叉研究成为风尚、语言学理论尤其是认知语言学理论取得长足进步的今天,人们更为关注的是,转喻的研究能否和隐喻的研究一样,在为语言学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的同时,也为修辞学的发展搭建一个新的平台?
  
  一、束定芳教授报告内容概述
  
  20世纪中期,隐喻进入了一个多学科研究的时期。认知科学和认知语言学的兴盛使隐喻研究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最早把隐喻当成认知现象来研究的是英国的I.A.Richards,他指出隐喻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而且是人类的一种思维方式,是人类“语言无所不在的原理”。被视为隐喻的一个种类的转喻也在这一过程当中得到了更为深入的研究。最早把转喻从隐喻中分立出来并将其当作一种认知现象来研究的则是R.Jakobson,他认为转喻和隐喻是语言运作的两个重要原则,隐喻涉及两个不同领域事物之间的关系,而转喻常常涉及同一个认知领域的事物之间的关系。然而,在当下的实际研究中存在一种重隐喻而轻转喻的倾向。实际上,同样作为人类重要认知手段的转喻,其作用和意义远未被发掘出来,甚至可能如John R.Taylor在《Linguistic Catego-rization》所断言的,转喻也许比隐喻更为基本(morefundamental)。束定芳先生主张应当重视语言中的转喻现象,在实际的研究过程中把转喻从隐喻当中有效地区分出来,给予充分的描写和分析。
  
  (1)关于转喻的定义
  在传统修辞学中的转喻实际上指的是借代,传统修辞学对转喻的定义以陈望道先生的《修辞学发凡》为代表:所说事物纵然同其他事物没有相似点,假使中间还有不可分离的关系时,作者也可以借那关系事物的名称,来代替所说的事物。束定芳先生认为,这一定义中已经蕴含当下学界转喻理论中的某些内核性的东西,只是受到当时的条件制约没有得到进一步申发。而在今天认知科学和认知语言学理论的关照下,转喻的定义应当得到重新的厘定。认知语言学对转喻的定义以LakoffandJohnson和Pan·therandRadden为代表。束定芳先生指出,在认知语言学视野下重新定义的转喻,它所涵盖的范围将比以往广泛得多。传统的转喻定义多局限于词汇层面,而认知语言学视野中的转喻广泛地存在于词语、句子乃至言语行为等各个层面。束定芳先生对PantherandRadden提出了的关于转喻的定义比较认同,即转喻是一种认知过程,在同一理想认知模型中,某一概念实体(即喻体),提供达到另一概念实体(即目标)的途径。
  
  (2)转喻的种类
  共分为三大类:词语(借代、词性转换、缩略):像以人代物:杜康、干将,名转形:很中国,缩略语:中国等;句子(述谓):像:She’s been dating a farm hand,where‘hand’stands for‘worker’;话语转喻:像Idon’t know where the bus stop is stands for the ques-tion Where is the bus stop?等。在词语层面,转喻不仅指传统修辞学中的借代,同时还包括了词性的转换、缩略语等。以往人们很难将这些现象与转喻联系起来,但束定芳认为,如果深入考察这些现象的生成机制和实质,它们与之前的转喻并无差别。在句子和话语层面,束定芳先生援引实例来说明语用学中研究的会话含义(conversation implication)实际上是一种典型的转喻:比如,一个人在问路时会用I don’tknow where the bus stop is这样一个直陈语气的句子来表达一个疑问:Where is the bus stop?又比如:
  A:Would you like a cup of coffee?
  B:Coffee would keep me awake.
  B的回答不是直接回答,但A能明白B的意思。因为这当中经历了一个推理:咖啡使我睡不着——睡不着有碍健康和工作——我不希望有这种结果——我不喝咖啡。这是一个由此及彼的过程,它符合前面对于转喻的定义,应当看作一种转喻。
  
  (3)转喻的机制
  主要是临近性原则和事件的“理想认知模型”(ICM)。邻近性原则:共有三种邻近性:1、语码中的邻近,例如:语音、书写、词汇,像海龟(海归)、“无知少女”等;2、概念的邻近,像动词指称施事:教授、动词指称动作的形式:会等;3、被指称事物的邻近,像烟斗、高跟鞋代男女厕所等。
  “理想认知模型”(1CM):例如:“去某一地方”这一事件的理想认知模型:
  前提条件:You have(access to)the vehicl.
  开始:You get into the vehicle and start it up.
  中心:You drive (rOW,fly,etc.)to your desti-nation.
  结束:You park and get out.
  终点:You arc at your destination.
  人们通常使用这种理想模型的一部分来唤起整个模型:
  (1)I drove my car.
  (2)I called my friend Bob.
  此外,转喻还有其他的理据:典籍类:如推敲、弄瓦等;民间风俗类:如“女儿红”、“十里香”等。
  (4)转喻的本质和发生学原理
  转喻从本质上看,是一种认知现象。它是通过事物的某一特征或与其它事物的特殊联系来理解或指代该事物整体的。同时,束定芳先生借鉴了陈望道先生关于修辞两大分野的观念,从消极和积极两个角度来探讨转喻产生的原因。从消极的方面看,转喻之说亦会产生是因为人类语言本身不足以表现所有认识中的现象。转喻采用以小系统表示大系统、以临近表达本体的策略实乃无奈之举。从积极的方面来看,转喻的使用是因为人们刻意追求委婉间接、形象生动、言简意赅的语用效果。实际上,不

[2] [3]


本文为全文原貌 请先安装PDF浏览器  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