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6期

现代汉语人称指示语的反先用现象

作者:刘呈华

好自己,别让爸妈担心,外婆(“她”)还说(省略了“你”)要多给家里写信。
  这是电话情景——非面对面方式的特殊语境所产生的相应表达形式。省略也可以视为反先用现象的一种变体,因为省略人称指示语的作用和补充空缺后的效果并不完全相同,存在着微妙的差异,比如说心理距离的远近不同等等。这里采取省略这一零形式,很明显令人感受到电话双方与“外婆”之间的亲密关系,反先用的语用效果带来了心理距离的拉近,更加浓厚的亲情似乎消解了时空的阻隔。
  
  四、人称指示语反先用现象的具体分析:
  
  (一)表明特殊的身份关系等标记性特征:这部分主要是上面所述非指示语语义性质与反先用现象之间关系的详细展开,偏向于静态语用分析,因为这类词语的反先用是由其非指示语的特殊语义性质所决定的,并形成了稳固的语言文化心理。
  (1)亲疏长幼关系:
  例5:妈妈,安得鲁叔叔(“他”)说了,下星期露西会去玫兰姑妈的农场,我也去,可以吗?(安得鲁在场)(《桑非尔德农场》)
  例6:(会话记录)“谁给买的漂亮衣服啊?”
  “噢,是爷爷呢!”(爷爷在场,问话人非爷爷或为爷爷俱可,可以相对应地替换为“他”或“你”“您”)
  (2)身份高下尊卑:
  例7:“先生(“你”或“您”)明儿个还来吗?”“不了,我得上北平去呢,现在局势紧得很。(电视剧《小凤仙与蔡锷》)
  例8:“公主”(“你”或“您”)认为所到之处,哪个城市最令人难忘?”
  “罗马,当然是罗马!”(电影《罗马假日》)
  例9:总司令(“我”)命你火速率七三一部赶往冀中增援一三五师。(《铁胆赤心》)
  (3)职业:
  例10:“我要解释!”
  “警察(“我”或“我们”)有权现在拘捕你,法庭会给你机会解释。”(《义不容情》)
  例11:法官大人(“你”或“您”)恐怕有所不公吧!(《法网柔情》)
  (4)专名词语:
  例12:“我们必须全力打击这些非法分子!”
  “对,非法分子(“他们”)在金三角可是什么勾当儿都干得出来的。”(《中华之剑》)
  (5)在这类中,还有一种现象值得一提,即亲属称谓中的从小称谓,通常是长辈对晚辈,也在同辈之问使用,多半表现为以亲属称谓取代“我”的用法。
  例13:石头,快别哭了,下个月赶集(“我”)给你买漂亮的花纸,做一个村里最大的风筝。(《童年的风筝》)
  例14:姐姐(“我”)帮了你多少忙儿,你就这么点儿小事儿也不肯帮姐姐(“我”)的吗?(电影《孔雀》)
  由此可见,通过人称指示语的反先用,语用效果都得以增强,同时也显示了反先用是语言使用者的自主语用选择,体现了语用策略在言语活动中的作用。
  (二)心理距离效应:人称指示语由于其抽象概括性和对语境的依赖性,其所指的具体意义的明确需要投诸更多的心理能量,耗时更长,因而较之一般称名词语而言,相对言语活动参与者和涉及者的心理距离更远。语言使用者利用反先用往往能够实现人称指示语先用所实现不了的语用意图,甚至取得以言行事的最佳效果。下面结合具体例子来论述心理距离效应在人称指示语反先用中的动态作用。
  (1)“我”(代指第一人称)的反先用:
  这种现象又可以归纳为“自称名”,这是人称指示语反先用现象中很常见的用法,它指的是用自己的姓名或他人称呼自己的称名词语来替代第一人称指示语“我”。
  比如说:萨达姆在公共场合涉及自称时从不用“我”,而用“萨达姆”。其借助语言手段在伊拉克民众心目中树立自己的绝对权威,唤起对其个人崇拜的集体情感。通过反先用以突出自己权威的用法在一些表示身份地位的称名词语中是十分多见的。
  例15:王保长(“我”)的话,怎么龟儿子的,你们也不听了嗦,这“天下第一保”的牌牌儿,可是蒋委员长亲自颁发的!”(电视剧《王保长新传》)就一般情况而言,“我”的使用相对“你”,“他”而言是无标记的,在这里说话人不用“我”而以称名直指自己的身份“王保长”,就是要有意使受话人有目标指向地调整心理距离,这种心理距离的拉近在于说话人希望借此传达一种不可违逆的暗示信息。
  从古代到近代都有自称名的习惯,但是随着语言的革新,迂腐的语言使用习惯渐渐淡化。如今,我们若使用自称名的话,通常是为了突出自尊,自嘲,诙谐等丰富感情色彩,表达特殊语用意图。
  例16:(会话记录)“老李(“你”)这身衣服挺不错的啊?”
  “哪里哪里,老李(“我”)能穿什么好衣服啊!”
  这里表达了“老李”自嘲的意味。
  例17:乔子龙(“我”)什么时候对大伙儿说的话不算数过?厂里搞改革,当然是要付出一些代价的,困难只是暂时的。(《乔厂长上任记》)
  反映了乔厂长的自尊意识,和取得对方信任的愿望。
  例18:狗旺(“我”)怎么着也是个好同志吧?
  (《蒲柳人家》)
  通过反先用传达了一种诙谐的情趣,增强了语言表达效果。
  例19:阿奴(“我”)对小宝最好了。(电视剧《仙剑奇侠传》)
  这里用“阿奴”而不用“我”,传达了说话人阿奴姑娘在心仪对象小宝面前温柔撒娇的情态。
  (2)“你”(代指第二人称)的反先用:
  例20:小林(“你”)去吧,给爸路上作个伴儿,也好有个照应儿。(《夜航船》
  这里不用“你”,因为“你”的具体所指意义是不够明确的,如果多个人在场,不考察身势,神态等语言辅助手段的可能性,“你”将有多个语义指向。即使我们假设当时的语境“你“可以明确定位在“小林”身上,可是以直接称名所能达到的效果是单单用“你”无法实现的。直呼“小林”,亲切而又信任,心理距离通过反先用大大贴近了。
  例21:董事长(“你”)说的啊,是吗,现在老子才是亨氏集团的老板,识相点还留你在公司打打杂工。(《股市风云》)
  上例说话人利用直接称名“董事长”来刺激羞辱已经处于劣势的受话人,这就是故意拉近对方对“董事长”这个身份认同的心理距离,可见语言也是可以伤人的武器,达到负面的语用意图,充分体现了说话人小人得志的卑劣嘴脸。
  (3)“他”(代指第三人称)的反先用:
  例22:“师傅,打死小豆子(“他”)了!”(电影《霸王别姬》)
  说话人直接使用“小豆子”而不用“他”,就是因为说话人急切地希望明确具体所指对象。在企图以言行事,制止“小豆子被打”这一现实事件时,心理距

[1] [3]


本文为全文原貌 请先安装PDF浏览器  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