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6期

现代汉语人称指示语的反先用现象

作者:刘呈华




  (南京大学中文系,南京210093)
  提要 本文首先论述了人称指示语反先用的基础及其语用价值。其次,对人称指示语反先用现象作了科学定义。主体部分结合大量语料对这一现象进行了静态和动态两方面的语用分析。接着,又讨论了这一现象的两种变体。结语部分从宏观角度揭示了研究人称指示语反先用现象的语用学意义。
  关键词 人称指示语先用 反先用 语用策略
  
  一、引论:先用与反先用
  
  (一)“先用”理论的提出及其扩展:“先用”理论最早由美国学者列文森在分析英语部分时间指示语(如:昨天,今天,明天)时提出,这类指示语在一定语用条件下,较之与它们相对应的绝对时间、历法时间(如:12月18日)具有“先用”作用,列文森将这种规律命名为“先用”。其后,“先用”扩展至对其他类别的指示语的研究中。
  (二)人称指示语“先用”的基础:“先用”即言语活动参与者对处在言语指示域中的人,事物,时间和地点优先使用指示语来指示。为什么会产生先用现象呢?就人称指示语的“先用”而言,我们可以从人称指示语的性质和特点人手。人称指示语比它相对应的称名词语“距离现实世界更远”,其意义的明确依赖于语境,并不代表具体的个体,而是表示概括抽象的一类。它“表示说话进程的直接环境的基本特征”,就人称指示语而言,即人称指示语三角关系的确立:说话人,受话人,以及由此确立的第三方(可以为单个或多个),人称指示语系统是一个基本自足的系统,在指示域内它比相对应的任何一个称名词语都要使用得频繁。另外,人类语言抽象思维以及语言的经济原则都是人称指示语“先用”的心理基础。
  (三)人称指示语“反先用”的可能性:上文我们论述了人称指示语“先用”的基础,然而由于人称指示语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在特定语境之下,它并不排除具有同样指称功能的非人称指示语形式即称名词语进入系统。
  布龙菲尔德说,人称指示语与其相应的具体所指之间存在一个“指定对认”过程,那么人称指示语所指的实体便具有不确定性,依语境变化而变化。人称指示语的这种开放性在理论上“甚至决定了人称指示语的可取消性”。通常所谓“我”,“你”,“他”,“纯是为了说话方便起见而假立的名词”。这样,言语活动参与者使用人称指示语以外的其他语言符号即称名词语来替换人称指示语,便具有了可能。
  
  二、人称指示语“反先用”现象的定义
  
  顾名思义,通过以上论述,对人称指示语的反先用现象定义如下:它指的是以非人称指示语形式的称名词语来取代其相对应的人称指示语在言语活动中承担指称功能的现象,同时这种取代以不影响语面意义的改变为原则。需要进一步明确的是,称名词语与其相对应的人称指示语之间在原则上具有相互替代性,但这种替代却不应产生人称指示语能指表现形式与所指语义本体之间的任何差异,即不改变语面意义。这种形式上的差异表现在我们所要讨论的“反先用”的特殊价值上,而这种价值的实现应诉诸语用选择的结果,改变了的是语用意义。
  
  三、从人称指示语先用的三个制约因素看其反先用
  
  (一)人称指示语在指示域中所处的地位:人称指示语在人称指示域中所处的地位是不同的,它们的排斥力(即排斥与其相对应的称名词语的反先用)也不尽相同。“我”(代指第一人称,下同),“你”(代指第二人称,下同),“他”(代指第三人称,下同)在人称指示域中的地位,是从中心到边缘的递归。其中“我”对于其有相同所指的称名词语,心理排斥力最大,对反先用的制约力最强。“我”的具体所指在言语活动中是非常明确的,因而说话人不直接使用“我”,而采取迂回的方式使用称名词语反而会使受话人莫名其妙。请比较下例:
  例1:今天去图书馆了。
  例2:小化今天去图书馆了。
  以上两句说话人都为“小华”。我们发现,句(2)明显令人产生偏离指示中枢的感觉,似乎“小华”不是说话人,而是一个他者。
  “你”的先用作用较之“我”则弱些,较之“他”强些。也即,“你”的反先用作用较之“我”则强些,较之“他”弱些。这是由第一,第二人称与第三人称的不同指示性质决定的。第一,第二人称是言语行为的必要组成部分,是必要参与者。而第三人称是言语行为的非必要组成部分,是第三方,并非必要参与者,它在人称指示域中处于外围,对与之相应的称名词语的排斥力最小,因而其反先用的力量最强。在所有人称指示语中,以第三人称指示语的反先用现象为最多,情况也最为复杂。
  从“我”,“你”到“他”,先用作用递减,反先用作用递增,这只是就普遍现象而言的,并不是说,“我”就以先用为高,“他”便奉反先用为妙。在一些条件下,“我”仍然有相当数量的反先用现象存在,“他”的先用现象更是其常态用法。
  (二)非人称指示语形式(即称名词语)的语义性质:非指示语的语义性质往往制约先用现象,当语言使用者有些特殊的语义表达要求时,人称指示语先用无法承担其作用,反先用便在这些场合中崭露头角。称名词语比人称指示语有着远远丰富得多的语义内容和语义色彩,人称指示语在任何场合发挥指称功能时,“千人一面”,它只表示抽象的一类,而称名词语则明确指向具体的个体,可谓“千人千面”。
  较为典型的称名词语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表示尊卑长幼,表示亲属关系,还有专有名词等等。一方面。由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使得这类词语的反先用成为“合式”的形式,为语言使用者在实践中约定俗成。另一方面,这类称名词语本身的语义性质也配合了反先用的语用选择,语言使用者在言语活动中发现有一些意义是不适合单纯地用人称指示语来表达的,或者说是它们表达不了的。这样,语言使用者追求“美辞”的愿望,促成了人称指示语的反先用。比如,“在尊称中通常避免使用人称指示语”已经成为经验之谈,早在孟子时代就指出:“人能充无受尔女之实,无所往而不为义也。”可见汉语自古就认为以人称指示语称呼尊辈或平辈是不得体的,一直影响到现代汉语。
  (三)特殊语境语体:就一些语境语体而言,其往往有一些特殊的要求,不免与常规语言使用习惯不同。反先用便在这些情况下发生。由于语境语体的多样,不可能作出穷尽性分析。仅举两例以作阐释。
  (1)书信体:
  例3:小冬“(你)”说要买一套科普读物,妈妈“(我)”回去一定从北京带给小冬“(你)”,小冬“(你)”在家里要乖,听(省略了“你”)爸爸的话。
  我们发现例句中几乎没有人称指示语出现,括号内外可以相应替换,但是如果替换为相应人称指示语,在表达中就缺少了母子之间的融融情意。这便是语用效果的差异,也削弱了书信体的语体特征。
  (2)电话情景:
  例4:外婆说(省略了“你”)以后要学会照顾

[2] [3]


本文为全文原貌 请先安装PDF浏览器  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