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6期

“暴”类新流行程度副词的多维考察

作者:周 娟




  二、“暴”类副词的形成基础
  
  前面已经提到,在一般的传统用法中,“暴”、“狂”、“巨”、“超”、“奇”都没有独立表程度的功能,可为什么当今在年轻人的口头表达中以及网络用语中,这样的用法却很盛行呢?我们认为,这些语言单位之所以能作为独立程度副词来使用,跟其自身的语义内涵有密切关系。
  从这些语言单位本身的语义内涵来看,它们的意义并不单一。这一点,可通过现有辞书的释义而得到显示。下面所列均为“暴”、“狂”、“巨”、“超”、“奇”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释义。由于有些义项跟我们要讨论的程度表达无关,因此,这里只列出跟程度表达相关的义项:
  【暴】突然而且猛烈:~雨 ~病 ~怒 ~饮 ~食
  【狂】猛烈、声势大:~风 ~奔的马
  【巨】大,很大:~款 ~轮 ~副画像 为数甚~
  【超】超出寻常的:~级 ~高温在某个范围以外的;不受限制的:~自然~现实 ~阶级
  【奇】罕见的;特殊的;非常的:~事 ~闻 ~志 ~勋 ~耻大辱
  从上述释义可以看出,“暴”、“狂”、“巨”、“超”、“奇”这五个语言单位,都是可以作为形容词性语素来使用的,都可以表示事物的属性。然而,跟一般的形容词性语素相比,它们所表示的事物属性,都是“超乎寻常”的,都处于一个语义层级的顶端。例如,就“暴”而言,在“小一中一大一暴”(如“小雨一中雨一大雨一暴雨”)这一语义层级中,“暴”是具有“高程度”义的。换句话说,对于“暴”类语素而言,它们在表示事物“属性”的同时,本身就具有“高程度”的内涵意义。当然,这种“高程度”的语义内涵,通常都是隐性的、潜在的,它们总是与“属性”义纠合在一起,没有自身独立的身份与地位。当“暴”、“狂”、“巨”、“超”等进入“~+AP”结构槽充当状语时,受该结构槽的规约和影响。其“高程度”义才得以凸显。
  可见,“暴”、“狂”、“巨”、“超”、“奇”独立表程度的功能,是以其自身的语义内涵为前提的。正因为“暴”类语素本身既具有【+属性】的语义特征,又具有【+高程度】的语义特征,因此,一旦把它置于“一十AP”结构槽中,受该结构槽的规约和影响,其“高程度”义就能得到突显。至于“暴”、“狂”、“巨”、“超”、“奇”由语素(形容词性的)到词(程度副词)的角色转化,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受语用的制约的。在汉语这种非形态语言中,语素与词的界限本来就不够分明,现在作为语素使用的,很多在过去就是独立使用的词;而现在作为词使用的,很多在过去就是非独立使用的语素。因此,在“暴”类副词的形成上,语义是起决定作用的。只要符合语义的双向选择性原则,在外力的驱使下,这些被当作语素使用的语言单位,完全可以再作为词来使用,而且在使用过程中可以出现功能的游移和转化。例如,在汉语历史上,“特”的发展就呈现出这样一种样态。“特”本来是不作为独立的加强型程度副词来使用的,但后来由于在“特权”“奇特”“特等”等组合里,语素“特”都具有“特殊,超出一般”的意思,于是,“特”独立表程度的用法也就由此而引申出来。“暴”类副词由形容词性语素向程度副词的演变,应该是与此一致的。
  
  三、“暴”类副词的语用价值
  
  “暴”、“狂”、“巨”、“超”、“奇”之所以能以新兴程度副词的身份在年轻人口中及网络用语中流行,除了其自身的语义基础之外,在语用价值上,它们也具有传统加强型程度副词所无可比拟的独特的语用功能。具体说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细节的显现功能
  现代汉语的程度副词尽管大都由古汉语的实体词演变而来,然而发展到现在,由于虚化程度不断提高,因此,当其修饰动词、形容词以及名词性词语时,我们只能模糊地感受到被描述对象的性状在程度上的轻重、深浅。这种程度是抽象的,它往往只注重宏观的整体描述,而不能从微观上对该程度进行细致、形象的把握。作为新兴的程度副词,“暴”类副词在跟相关形容词或动词性词语组合时,尽管由于“~+AP”结构槽的制约,只有其程度义得到凸显,但这种程度义,毕竟是与其属性义纠合在一起的,因此,当它们作状语修饰形容词或动词性词语时,不仅能向人们展示被描述对象性状的整体程度,而且该程度的细节也能得到一定的显现。例如:
  (16)A.那老师讲课十分/非常乏味,我实在受不了就逃课回来上网。
  B.那老师讲课超乏味,我实在受不了就逃课回来上网。 (大学生日常闲谈)
  (17)A.我的腰十分/非常粗,都不敢穿低腰的牛仔裤。
  B.我的腰暴粗,都不敢穿低腰的牛仔裤。
  (大学生日常闲谈)
  上述语例,A用的是传统的加强型程度副词,B用的是“暴”类副词。作为传统程度副词,“十分”和“非常”所传递的程度义是笼统而模糊的。但是,把它们用“暴”类副词来替换,情况就不一样了。“超乏味”不仅有“十分乏味”“非常乏味”的意思,而且它还让人觉得,这种乏味是“超出一切的”,是在一般所认为的“乏味”的限度之外的;同样,“暴粗”也不仅有“十分粗”“非常粗”之意,而且它还让人体味到,这种“粗”是“大而猛”的,是超乎寻常的。可见,跟一般的程度副词相比,“暴”类副词对程度的表现是比较“丰厚”的,它能使人们对程度进行更为细致的把握。
  2、程度的凸显功能
  “暴”类词的细节显现功能,直接导致了该类词对高程度量的凸显。因为所谓的细节显现,其实就是该类词程度的具体化和强化。受话人对细节的体味过程,也就是对该类词“高程度”义的感受过程。至于传统的加强型程度副词如“十分”“非常”“很”“挺”等,原本也是隐含了一个相对的高程度量的,但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由于虚化程度不断加深,使用泛化,原有的高程度量发生了磨损。关于这一点,吕叔湘先生早在1942年出版的《中国文法要略》中就已经指出:“一切表示高度的词语,用久了都就失去锋芒。”这种“锋芒已失”的程度副词,当然不再能满足人们对高程度表达的需求。这样,为了弥补这种表达空位,人们会自觉不自觉地创造和使用新的手段。据我们观察,目前的新手段主要有三种:其一就是把传统的加强型程度副词跟一些状态形容词相组合,如“冰冷——很冰冷/非常冰冷/十分冰冷”,其二就是把一些状态形容词进行重复,构成重复增量,如“冰冷——冰冷冰冷冰冷”;其三就是像我们本文所提到的,使用新的程度副词如“暴”类副词等。
  3、强烈的表情功能
  在语言的演变过程中,程度副词是很容易被更新的,这是不同语言表现出来的共性。朱冠明指出:“程度副词之所以容易更新,其原因就在于它们具有显著的表情功能(emotional function),说话者需要用更新的语言成分来突出自己的情绪,加强说话的表现力”。作为新兴的程度副词,“暴”类副词之所以

[1] [3]


本文为全文原貌 请先安装PDF浏览器  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