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期
修辞化:词语意义锤炼的总体趋向
作者:崔应贤
前仍未衰退的名词或副词的形容词化上。我们知道,动词做谓语是最具有述谓性的,形容词做谓语就显得不是那么自由。定语这种成分好像就成为了形容词的当然位置。正像语义学理论认定的那样,定语是准述谓性成分。反过来说,正像李宇明指出的那样,能够进入定语位置的词语也往往与形容词的属性“没有多大差别”。如“孩子脾气”,其中的“孩子”显然不是指称性的,而是述谓性的。虽然它没有像“很女人”中的“女人”一样,不能够以直接谓语的形式出现,它要以同样的语法功能在该位置上显现的话,得附助以后缀,如“很孩子气”,但它做定语的本身即可说明它处在形容词化的阶段上了。
最典型的是“永远”一词,它的原型肯定是副词。然而现时人们采取状居定位和谓语蕴涵这两种方法,对它实施了向形容词性的转移。前者如:“它不可能永远是个真理”一“它不可能是个永远的真理”。后者如“古今中外,几乎所有的优秀文艺作品,都离不开爱情这一人类永远关注的主题”一“古今中外,几乎所有的优秀文艺作品,都离不开爱情这一人类永远的主题”。加之当代作家们大都喜欢以它作为定语整体用偏正短语的形式做文章的题目,进一步加强了这一词语功能上的转移。
四、修辞化的语用效果
从理论与应用两个方面来看,语法化和修辞化分别代表了存在于语言内部的两种力量:一个是规范一个是发展。没有前者,语言便不能担当起最基本的交际工具的职能,人们的语言使用也就失去了组词成句表达意义的基本依据;同样,没有后者,语言也就失去了蓬勃的生命力,就不可能实现它与社会共变的关系状态。
从现代汉语八十多年的历程看,修辞化表现为两种主要的倾向:一是相对冷静的时期内语言沉稳地发展,人们依照着语言自身的特点来谨慎地使用。特别是有些著名作家作品以此为因素,构成自己表达风格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再一是大变革的时期,人们思想意识普遍活跃,求新求异成为时尚,那么,语言上面的这种运用就会以群体行为的方式出现,成为一种新潮时尚。正因为如此,它的语用效果便不能一概而论。
仍以鲁迅先生的该类用法为例。他用的多,用得巧,将这种用法良好的修辞效果真是张扬到了极致。首先我们看到的是,他只要是在使用它,形式上往往都是突出鲜明的;无论是言语主体还是阅读客体,都能清楚地意识到怎样的词语在体现怎样的修辞手法。因为该词在上文里边大都有所交待,这里是自然地承递转用,由此显得朗丽明晰。例如:
(9)现在是梅雨天,连雨了十几日。(《靠天吃饭》)
(10)我同时便机械的拧转身子,用力往外只一挤,觉得背后便已满满的,大约那弹性的胖绅士早在我的空处胖开了他的右半身了。(《社戏》)
当然,即便是特定语境中的使用,很多时候它所表现出的良好效果往往不是单一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能够体现出多样化好处的才能愈发显示出艺术的魅力。如上两例,同样还能表现出轻松跳脱简约的一面。至于后者形象化和动感性的特色自然也是非常突出的。类似效果的再如:
(11)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鲁迅《社戏》)
因为用来进行词性转移的词语,显示的是对原初功能属性的超越,那么这种用法本身即能给以新奇感和深刻印象。也正因为如此,鲁迅先生对这种现象的运用,也多是紧紧抓住对整个语句、整个语段,甚至于整个篇章都有影响的词语来进行运用,以起到点睛、醒目和强化的作用。拿人们耳熟能详的一段文字为例:
(12)可是“友邦人士”一惊诧,我们的国府就怕了,“长此以往,国将不国”了,好像失去三省,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只有几个学生上几篇“呈文”,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可以博得“友邦人士”的
夸奖,永远“国”下去一样。(《友邦惊诧论》)反复使用“国”,最终化用作动词,讽刺的意味便特浓烈。
新时期以来,汉语变化的速度恐怕是历史上的任何一个阶段都不能比拟的。语法上面最令人注意的现象也就反映在词性使用的灵活上。形容词的动词化当然是常见的用法之一。如:“苦恼着他”,“宝贝得不得了”“正时髦一种发型”等,甚至不及物动词,特别是述宾型复合式合成词用做及物动词,也成为该用法上的一个新亮点。如:“造福社会”“出台法规”“致信足协”“招工农民”等。名词的形容词化似乎更具有普遍性,并且其中还形成了特定的时尚格式“很+N”,包括副词用作形容词也是这样。以至于人们不再将这种流行的转类现象称之为“词类活用”。这种情况下的修辞化已经失去原来所具有的多个方面的语用效果,集中体现的只是灵动新异这么一种民众的言语行为。正因为如此,一些使用频率比较高的词已经比较快地实现了句法功能新特征的凝固化。如“手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通常的用法还是“马上动手术”,而现在则更多地改作“马上手术”。实际上它已基本实现了由名词向动词的转移。“永远”一词也是这样,现在将它确认为形容词或许更能反映它的句法属性。至于更多的副词是不是正在实现着这种转移,眼下认定恐怕还为时尚早。还需更多时间和实践的检验。这种现象也是语法化,但与语言本体历时的语法化状貌不同,这是修辞现象向语法现象的转移。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本文为全文原貌 请先安装PDF浏览器
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