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2期

修辞批评的戏剧主义范式略论

作者:邓志勇

的思考时也包含了修辞的因素,换言之,作为道德教育的所有社会交往都隐含了修辞。一个社会有与合作形式相配的交往常规,因此,个人依照这样的常规形成自我的过程也是同一的过程。总而言之,修辞弥漫我们的生活,同一与交际相伴。正如琼斯通(Henry w.Jr.Jonestone)所说,“倘若人要想避免修辞,那么就得离开他的社团到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去生活……可是既使这样也不能摆脱修辞,因为在促使自己干某事或接受某个结论的过程中也是有修辞性的。劝说自己与劝说他人在本质上说是没有什么区别的。谁放弃了修辞谁就放弃了他的人性……做人就必须实施修辞”(转引自Don M.Burks.1978:57—59)
  
  三、戏剧主义修辞批评操作
  
  既然修辞是使用符号诱发他人的行动,那么修辞批评应该试图阐释人们如何运用符号来改变他人的态度从而引起某种行动。戏剧主义认为,人是象征性地对环境做出反应的。“我们必须给有利和不利的功能和关系命名,以便使我们对之有所作为。在这一命名的过程中,我们形成了自己的性格,因为名称浸透着态度,而态度又暗示了行动”(Burke,1961:3)人们运用修辞来构成和表达他们对于处境的独特见解,建构一种对自己有利的现实,来影响别人的观念或行为。出于不同的动机,人们在演讲和话语中搭配这五个戏剧要素时有着截然不同的方式,从而折射出不同的态度,进而引起截然不同的行动。
  戏剧主义认为,对一个事件完整的描述要涉及动作、动作者、手段、场景和目的,也就是说它们分享同一修辞行动。这几个要素组成十个基本关系对子(伯克称“ratio”):场景一动作、场景一动作者、场景一手段、场景一目的、动作一目的、动作一动作者、动作一手段、动作者一目的、动作者一手段和手段一目的。如把以上关系对子中的术语互换位置,则又可得到十个关系对子。每一关系对子的两个元素都构成因果关系。比如,在场景一行动这对关系中,场景决定了行动。假定场景是教堂,那么教堂决定了只有具备某些特点的动作才能在此发生,比如祈祷就是合适的动作。
  戏剧五要素之间的关系就像人手上五个手指之间的关系:它们彼此既相连却又各自独立,同时它们在手掌中融为一体。正因为它们既分离又统一,修辞者从一个术语跳跃到另一个术语,或者可以通过手掌心从一个手指到另一个手指。修辞者可以突出行动者的策略,然后过渡到行动者——场合这一个关系。每一个步骤代表了一个象征态度的行动,而且整个关系对子代表了戏剧的运作过程。
  因此,做修辞批评时,应该首先找出作为戏剧的修辞话语的五要素,确定占主导地位的要素,从而确定修辞者对某一特定场合的大致看法。通常用关系对子来找主导要素。具体做法是把五要素系统地配对,生成多个关系对子(最多可以生成20个关系对子),从而发现它们彼此之间的关系及其相互影响的特征。在生成的一系列的关系对子中,有的与修辞话语相吻合,有的不能吻合。这样,与修辞话语最吻合的,或者说与修辞话语吻合次数最多的,应该是主导因素。(参见Sonja K.Foss,2004:386·388)
  修辞者对五要素的排列以及将哪一个要素看成决定性的,暗示了在同一处境的不同看法中他选择了哪一种,也就是说,修辞者对环境的描绘显示了他觉得什么才是对环境适当反应的看法,这就为对修辞者试图劝说听读者所采取的同一策略的分析和描写提供了视角。从哲学层次来看,修辞者对戏剧性要素的突显,折射了他的哲学观。如果说场景决定了行动,那是唯物主义观点。生物学家达尔文的进化论突显的就是环境对生物种的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说达尔文持的是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如果修辞者突显的是动作者,那么折射的是唯心主义观点;如果突显行动,则是现实主义观点;如果突显工具,则是实用主义观点;如果突显目的,则是神秘主义观点。
  既然把修辞话语当作戏剧,就必须考察整个戏剧过程中的修辞策略。戏剧过程有几个重要关头:否定(negative)、等级(hierarchy)、愧疚(guilt)、戒忍fmortification)、牺牲品 (victimage)、 净化(purification)、拯救(redemption)。(参见William H.Rueckert.1963:128)这些重要关头是相互关联的,彼此从逻辑上互相蕴含。简而言之,这几个重要关头是这样彼此相关联的:整个戏剧是应为语言而变得可能或不可避免,是语言把否定引入人的生活经历之中:有了语言和否定,人就创造了各种各样的等级秩序,这些次序都有不计其数的“你不应该”(thou—shah—not),每一个等级秩序都被人作为一种规约来经历,但是没人能完全达到规约的条件并且在有的方面人们也未必遵守这种条件。有了等级,要么接受它,要么拒绝接它。不管如何,都会造成一种不舒服的感觉(即所谓的“guilt”)(如紧张、焦虑等)。因此就要试图用戒忍(即自我克制、自我惩罚)或替死鬼(即转嫁他人、让别人替自己受苦、受罪)两种净化手段来消除这种感觉,其结果是获得拯救,或愧疚感得到减轻。
  因此,做戏剧主义修辞批评时还需要对这样的戏剧过程中的修辞策略进行分析,勾勒出修辞者与听读者的同一策略。总括起来,有三种同一方式。一种是共同基础策略(common ground technique)。比如,一个竞选者面对反对堕胎的听众说“我和你们一样也反对堕胎”,他用的就是这种同一策略。另一种是对立面策略(antithesis),即公敌策略。修辞者与听读者有了公敌,说明他们之间存在共同的利益,因此也就同一了。比如在海湾战争期间,美国和一些盟国之间尽管存在利益冲突,但因为它们有了萨达姆这个公敌而同一了。第三种是超然的“我们”策略(transcendent“we”)。尽管听读者是受修辞者劝说的一方,但由于修辞者对其说“我们”,被劝说的一方(即听读者)因此归为“我们”之类,于是就无意识地与修辞者同一起来。
  批评的过程中要注意几个原则。第一是伦理原则。修辞的功能就是促进人们之间的合作,这种合作是通过同一而实现的。同一是一把双刃箭,它既可促进社会秩序也可能破坏社会秩序。所以,要问的是:同一有是否利于社会秩序,该戏剧性过程是否有利于社会的秩序。如果不能促进社会秩序,该修辞行动就是不好的。第二是真理原则。修辞是象征行动,人们用符号象征周围的世界,象征他所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因此,批评家要问:戏剧过程中修辞者用符号建构的世界是否符合实际?第三个是美学原则。因为人是使用和误用符号的动物,所以,批评家需要指出修辞象征或符号是否使用恰当。第四个是效果原则。批评家需要评判修辞者是否与听读者取得同一以及结果如何。
  戏剧主义修辞批评主要源于伯克的修辞学理论,它已成为西方最流行的批评范式,就其原因,一方面是适用性强,因为任何人类意志行为都可以做戏剧性分析;另一方面是可操作性强,因为抓住了戏剧五要素、认准了决定性要素,修辞者的动机、观点、态度就可显现出来。但是,戏剧主义修辞批评所涉及的理论却非常宽广。该范式的开创者伯克,在其浩瀚、艰深的著作中对语言戏剧性——即戏剧主义批评的理论基石——进行了颇有见地的论述。要完整、准确把握伯克的语言戏剧性哲学观必须对其主要著作跟踪阅读,否则难于领会其真谛。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1] [2]


本文为全文原貌 请先安装PDF浏览器  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