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2期
修辞批评的戏剧主义范式略论
作者:邓志勇
关键词 修辞批评 戏剧主义范式 理论基础 运作
自1925年Herbert A.Wichelns发表题为“TheLiterary Criticism of Oratory'’的文章至今,修辞批评在美国走过了八十多年的历程。1965年,Wichelns指导的博士生Edwin Black出版了修辞批评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专著Rhetorical Criticism:A Study inMethod(《修辞批评:方法研究》)。此后,坚持修辞批评多元化的观点已深入人心,以致二十世纪后半期冒出一个又一个修辞批评模式,例如心理批评、戏剧主义批评、幻想主题修辞批评、社会运动批评、体裁批评、女权主义批评、意识形态批评等等,景象十分壮观。(参见Carl R.Burgheardt,1995;Bernard L.Brock et a1,1990)。1970年,美国全国修辞学发展大会取得这样的共识:对任何人类的行动、过程、产品和人工制品都可进行修辞批评,因为它们都可以导致态度的形成、加强和改变。这样,修辞批评的对象得到了极大的拓宽,以致非语言现象也纳入了修辞批评范围之中。
在众多修辞批评范式中,戏剧主义批评无疑是最受批评家青睐的范式。1941年一篇题为“TheRhetoric of Hitler’s Battle”的修辞批评文章,开创了戏剧主义批评之先河,该文的作者就是自亚理士多德以来最著名的修辞学家Kenneth Burke(肯尼思.伯克)。1952年Marie Hocumuth开始介绍伯克的修辞思想,接着,有关伯克理论在修辞批评实践中运用的文章在著名的QJS和其它杂志或论文集中陆续登载,对戏剧主义批评的推广和兴旺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戏剧主义批评的含义
莎士比亚有一句名言:整个世界是一个舞台。一个绝妙的比喻!舞台上的演员、道具、场景、情节等构成一个模拟外部真实社会的象征性世界。因此,戏剧是舞台上演出的象征外部真实世界的活动。戏剧既超越现实又模拟现实,因为它不受现实世界的时空限制,同时又代表了在真实世界里很可能会发生的事情。戏剧的基本要素是:动作(act)、动作者(agent)、手段(agency)、场景(scene)和目的(tmrpose)。对这些要素之间的关系,剧本作家必须为观众提供一套合理的解释。从心理上来说,戏剧的有效运作取决于观众的心理期待,也就是说,戏剧运作的基础是剧作家能够唤起人们对场合、行动、行动者、目的等要素之间的一致性的期待,如果剧作家提供的解释框架不符合一定社会文化背景中观众的心理期待,那么戏剧就不成功。
如果把世界视为戏剧舞台,那么现实世界上的人就是演员,人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有象征意义。对这种象征意义的理解,就像对戏剧的理解一样,必须依靠人们建立在知识、经历之上的心理期待。依此看来,戏剧主义修辞批评是把语言或象征行动看作戏剧并对其进行评论的一种方法。戏剧主义修辞批评关注这样的问题:对于人们的动机、行动和由语言构成的现实(即象征世界),修辞到底显示了什么?修辞批评家,就像戏剧剧本作家那样,对人们修辞中的戏剧性要素进行分析,提出一套合理解释修辞者的动机、行动、象征世界及其它们之间的关系的框架。简而言之,戏剧主义修辞批评试图找出人们在何种场合下为何做某事。
二、戏剧主义批评的理论基础
1、戏剧主义修辞批评的人性论哲学观
戏剧,自然是指人的戏剧。因此,被视为戏剧形式的人类象征行动自然有其人性论的哲学基础。戏剧主义修辞批评的人性论的基本观点是:人是修辞的动物。这个命题有几个含义。首先,人有动物性(animality)。和其他动物一样,人总有欲望,并受之驱使;人的欲望总难以满足。其次,人的生存依赖、于修辞。修辞不是一种可要可不要的东西,相反,它不仅隐含于所有人类交际之中,而且显示并制约人的思维和行动的各个方面。伯克提供了经典的人性论描述:
人是
使用、创造和滥用符号的动物;
否定的发明者;
由于其制造的工具而与他的自然环境相隔离:
受等级精神的驱使;
由于致善而变得浑浑噩噩。(参见Burke,1966:3—16)
这个论断内涵极为深刻。因为人是使用符号的动物,所以人的本质在于符号的使用。因为人是否定的发明者,所以人具有伦理价值观。为什么呢?大家知道,在自然界中是没有否定的:一个苹果就是一个苹果,不可能是其他东西;世界上没有否定的事物,只有当人类有了语言符号、有了否定(“不是”、“不应该”)时,我们才可以说:“那是梨,那不是苹果”;“这好,那不好”,等等。诸如“它不是”和“你不能”等否定形式,不过是人类符号的产物。伦理价值正是通过否定而建立的。有了伦理价值,就有了对事物的选择,因此也就有了修辞。没有否定,就没有人的性格。没有性格也就没有行动(即意志行动),因为行动涉及到性格,性格涉及到选择,选择的形式就在是与不是之中获得完美(perfect)。符号的使用(也即象征)是人的本质特征。
由于人创造并使用语言,所以人可以指称、象征世界上的事物,可以和自然条件分开或者说疏远。(所谓的自然条件是指生物的、感官所感觉得到的存在的世界。)人能与自然条件分开,这是所谓的“抽象移动”(movement of abstraction)的结果:人首先是从事物移开到词语,从肯定到否定,从意象到思想;然后用词语来考虑事物,用否定来考虑肯定的东西,用词语来考虑意象。这个过程把人与其自然条件分开,直至人的本质的一半即自然性(或动物性)受另一半即符号使用性所支配,结果不仅导致对自然条件的曲解,而且导致对自然脉搏(natural impulse)的心理曲解甚至否定。(参见William H.Rueckert,1963:135)
根据戏剧主义人性论,世界是一个等级社会,每一个人都在这个社会里寻找自己的位置,也就是说,每一个人都在试图往上爬,朝着至善或完美攀登,人永远沉浸在对欲望的满足的追求中。人又为什么要致善?对完美的追求——伯克认为是伦理道德上的追求或者攀登——是因抽象化的本能所致,因为超越隐含在符号的使用中,而且语言本身也提供了一套价值等级,人只有登上这个价值台阶才能得到或者接近完美。这就是为什么戏剧是被语言所致,经语言所运作,但又超越语言所限。(同上,P.137)有
本文为全文原貌 请先安装PDF浏览器
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