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3期

近似商标的认知解释及近似度  

作者:赵 微




  提 要 本文主要总结以汉字作为主要手段构成近似商标,进而进行商标侵权的方法,在此基础上运用认知语言学的概念及方法分析其中的潜在规律,提出了在实践中辨别商标侵权应运用的两条原则:民众注意力原则和单标准充分原则。本文还根据模糊集理论对近似商标的近似度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 近似商标认知模式 民众注意力原则 单标准充分原则 模糊近似度
  
  现代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市场经济全球化进程进一步加快,企业竞争也从传统的商品(服务)数量和品种的竞争,逐步发展为商品(服务)质量和企业信誉的竞争。商标已经不仅仅是企业的注册标识,还是企业信誉、文化的表征符号。因此,许多知名商标成为了商标侵权者关注的对象。商标侵权的表现有很多,在实践中如何判定是否侵权是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我国著名知识产权法学家郑思成(1996)就曾经指出:“在相当大一部分知识产权侵权纠纷中,司法或行政执法机关会面临认定或否定侵权的困难。这主要是由于在‘侵权’与‘非侵权’之间,往往存在一个‘模糊区’。”
  
  商标侵权的方式有很多,本文将主要探讨以汉字作为主要手段构成近似商标,从而侵犯商标权的主要方式,在此基础上运用认知语言学的概念及方法分析其中的潜在规律,进而提出在实践中辨别商标侵权应运用的两条原则:民众注意力原则和单标准充分原则。本文还将尝试根据模糊集理论对“近似商标”与“非近似商标”之间的近似度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初步探讨。我们期望能够通过本文的研究为认定商标侵权行为及企业维权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1.商标侵权及其认定
  
  商标侵权行为是指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违反法律规定从事各种使商标注册人的商标专用权受到损害的行为。商标侵权行为的表现形式有许多种。但是未经商标注册人同意对已注册商标进行模仿、仿制是一种比较典型、常见的商标侵权行为。根据我们的调查,一般来说,构成相同或近似商标的手段主要有如下一些:利用图形(色彩、形状、各构成部分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等)构成;利用不同语种之间的词语关联(如英语的“arrow”同汉语的“箭牌”);利用汉字形成近似商标。鉴于本文的主旨及篇幅,我们将主要讨论利用汉字形成近似商标的各种情况,并试图从人类认知特点的角度给予一定的解释。
  
  2.以汉字为手段形成的商标侵权行为
  
  根据我们收集的材料,利用汉字形成近似商标的手段主要有以下几种:
  (1)语音手段,又包含以下两种情况:
  a.使用汉语拼音及相关汉字,如:JINCHENG——金城;
  b.使用同音、近音字,如:恒生与恒升;
  (2)字形手段,使用形近字,如:金花鱼——金龙鱼;
  (3)语义手段,包含以下两种情况:
  a.使用语义相关词语,如:小肥羊——小美羊——小尾羊——小羔羊;
  b.使用附加修饰语或使用不同附加修饰语,如:巨人——小巨人;
  (4)叠加手段,指的是综合使用以上三种手段中任意两种或以上手段形成近似商标的情况,如“同音(近音)+形近”、“同音(近音)+近义”、“形近+近义”等。其中最常见的是使用同音形近字.如:谭鱼头——潭鱼头。
  
  3.汉字的特点
  
  利用汉字构成近似商标的一个原因是汉字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同音字多。据统计,现代汉语常用字有2000多,而汉字的音节只有400多个,如果将声调的区分作用也计算在内,也不过1200个左右,因此汉字中存在着大量的同音现象,如:工——功——宫——攻——公;燕——雁。
  (2)字形具有图画性,整体形态相似的字比较多。汉字的一个显著特性就是由笔画构成,主要利用笔画的组合关系、部件的空间分布等,这种特性使得汉字的整体形态类似图画,形近字很多:工——土——士——于——十;潭——谭。
  
  4.认知解释
  
  4.1认知语言学及其主要观点
  认知语言学是近十几年来国际理论语言学界新兴的一个语言学学派,它是在反对以生成语法为首的主流语言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其主要观点和方法都与主流语言学有很大差别。虽然不同的认知语言学家在使用方法、研究课题等方面具有一定差异,但是他们对语言的看法基本相同,主要包括以下几点(陈治安,文旭2001):
  (1)语言能力是人的一般认知能力的一部分,语言不是一个自足的系统,其描写必须参照认知过程:
  (2)语言结构与人类的概念知识、身体经验以及话语的功能有关,并以它们为理据:
  (3)句法不是一个自足的组成部分,它与语义、词汇密不可分,即词汇、形态和句法形成一个符号单位的连续统,这个连续统只是任意地被分成了单独的成分;
  (4)语义不只是客观的真值条件,还与人的主观认识以及无限的知识系统密切相关。
  认知语言学家使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意象图式(image shema)、隐喻(metaphor)、象似性(iconicity)、语法化(grammaticalization)等等。
  4.2认知特性及认知模式
  利用汉字构成近似商标一个方面是利用了我们上面已经提到的汉字的特性,另一个方面则与人类潜在的认知特性密不可分。我们生活的世界中存在着大量的事物,事物与事物之间并不是毫无关联的。它们可以通过功用、属性、行为等关系相互连接在一起。比如提到“在沙滩上”这一场景,我们会联想到大量的事物,它们之间存在着或近或远的关系,
  我们对周围世界的认识正是建立在这种身体经验之上的。经验告诉我们事物并不是孤立的,而是通过各种关系连接在一起的,因此,当我们将这些事物作为认知对象存储于大脑之中时,大脑中的图象也正是外界事物网络的一个翻版。
  至此。我们可以将大脑中对应于外界事物的存储单元称为“认知模式”(cognitive model)。它具有以下三个特性:
  (1)不可穷尽性:如同外部世界事物的不可穷尽一样,认知模式也是随着时间的发展、知识的增加而不断扩展的。
  (2)网络性:对应于外部世界万物之间的网络。认知模式之间也通过各种关系相互连接、影响。
  (3)无处不在: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在接触一个新事物、遇到一个新情况的时候,总是倾向于从已有的知识、经验系统中寻找答案的原因所在。
  4.3利用汉语拼音、同音字、形近字构成商标侵权的认知解释
  根据以上的认知模式理论.汉字中的同音字、形近字由于其在语音、字形上具有相似性,很容易构成关联网络。另外,也受汉字非表音文字的特性影响。汉字的字形与其语音存在着无形的直接关联。综上所述,几方面的原因造成了利用汉语拼音与相关汉字、同音字、形近字构成近似商标的现象:人们通过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