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4期

汉语空间隐喻时间中的“前”、“后”认知

作者:韩玉强 刘 宾




  摘 要 本文在综合国内外学者空间隐喻时间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按照主体参照和客体参照两种认知策略和历时性原则分析汉语时间的“前”、“后”,揭示其空间隐喻的认知基础,并尝试对汉语时间的“前后矛盾”做出解释。
  关键词 认知 空间隐喻 前 后
  
  1.引论
  
  当代认知语言学已经把隐喻从纯语言的范畴,发展到了认知的范畴。人类最初认知的是有形的、具体的事物,然后才能参照已知事物的概念去认识无形的、抽象的概念。像空间和空间方位之类的初始概念就是从对具体事物的经验中萌生的,在人们的认知结构中非常清晰和具体。隐喻就是让我们通过这些具体、清晰的概念去构建那些抽象的、缺乏内部结构的概念,是人类认知世界的基本的模式和手段。空间隐喻,特别是空间对时间的隐喻是当前认知语言学研究的重点。所谓空间隐喻就是把那些“相对简单的、在我们的日常身体体验中不断重复出现的结构,如某种空间方位或关系:上-下,前-后,部分-整体,中心-边缘(Lakoff 1987)”凭借想象力从空间始原域(source domain)投射到非空间的目标域(target domain),籍以理解和描写各种非空间结构和概念。在几乎所有已知的人类语言中,非空间的时间概念在不同程度上都是以空间隐喻为基础构建的。(空间和空间前后的认知是探讨汉语空间隐喻中时间认知和时间前后认知的基础,其认知特点和认知策略见后注。)
  2.以空间认知为基础的时间认知和隐喻表征
  人类的感觉系统比如视觉和触觉等能够直接感知空间。人类正是基于自己的感知和运动逐步认识了所生存的空间,形成了对空间方位和空间运动等结构关系的心理表征。然而人类却没有特定的感知时间的器官,其感觉系统不能直接感知时间,所以人类对时间的认识也就只能间接来源于人们所感知和体验到的处于特定空间的具体事物所经历的运动和变化等,因此人类的时间观念一开始就离不开人们对空间的认识和把握,这是人类通过空间来认知时间,形成时间概念的生理基础。Michon、Pouthas &Jackson等就认为人类最早的时间意识产生于穿过空间的运动(周榕,2001)。汉语表示时间概念的“前”、“後”(“后”本字)在其文字构成上提供了这方面的佐证。这两个字都与人的运动有关:“前”,甲骨
   
“幺”表示小,是小脚之义,脚小自然迟慢。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说“幺者小也,小而行迟,后可知矣。”儿童最初的时间意识也离不开他们对自身运动、客体位置和形状变化等空间事件的顺序性和持续性的切身体验(Piaget,1980),而且在儿童习得语言的过程中,时问概念的习得是在空间概念习得之后完成的(Clark,1973)。同时Akhundov(1986)也认为在人类历史上,时间概念的形成要晚于空间概念。空间概念和时间概念发生的先后次序在种系发生学上和个体发生学上的一致性使我们更有理由相信人类的时间认知要以空间认知为基础。游顺钊(1994)举列了汉、英、法等语言中大量的时间词,它们都是由空间词发展而来,这不仅充分说明了时间的认知和表征要以空间认知为基础,通过空间隐喻来实现,而且进一步表明空间隐喻时间这一表征方式在不同民族之中具有普遍性。而时间的空间认知和隐喻表征所具有的心理现实性也已经为实验所证明(周榕,2001)。
  对于时间的空间隐喻表征,国外学者通过共时研究多种语言中的时间表达,总结出了两种线型运动的隐喻。本文使用Clark的提法:“时间在动”的隐喻(the moving time metaphor)和“自我在动”的隐喻(the moving ego metaphor)。在这两个隐喻中,始原域的空间框架被部分地投射到了目标域的时间框架,并在投射过程中遵循结构不变原则(The InvariancePrinciple:Lakoff,1993),即所投射的结构与目标域的原有内部结构相一致。这样以空间线型运动构造的时间就是一维的、有方向的而且是不对称的:垂直层面上的时间有“上下”,水平层面上的时间有“前后”而无“左右”(Clark,1973;戴浩一,1989)。汉语空间垂直层面的“上下”和水平层面的“前后”都被广泛投射到了时间框架,而后者正是本文所要讨论的。
  3.汉语空间隐喻时间中的“前”、“后”认知
  汉语空间水平层面上的线型运动被投射到时间框架后,就形成了汉语时间的“前”、“后”认知。由于“前”、“后”从空间域投射到了时间域,并在投射过程中遵循结构不变原则,我们对时间“前”、“后”认知的策略选择,自然也会遵循空间“前”、“后”的认知策略,存在主体参照和客体参照两个认知参照系,进而时间“前”、“后”所指的意义也就会不同。汉语时间“前”、“后”的两种隐喻认知和表征方式如下图所示:
   
  从上可以看出,在这两个隐喻表征方式中前者“前”指向过去,“后”表示将来;而后者则“前”指向将来,“后”表示过去,这就是汉语时间中的“前后矛盾”。很早就有人觉察到了这一现象,钱钟书先生曾说过,“前”可以表示未来,也可以用来表示过去。这正体现了学术的发展:从发现、描写到解释。(林书武,2002)
  3.1客体参照系下的时间“前”、“后”认知
  在“时间在动”的隐喻表征中,时间被认知为空间直线运动的实体,像时间能“来”能“往”,有“过去”有“将来”,还有“时间到了”等说法都是明证,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古汉语中更直接以“往”和“来”等指称时间(的将来和过去),如:
  (1)不慕往,不闵来。《荀子·解蔽》。
  运动的时间自然就有了前后方位,指向前,背离后,在这个运动中,许多连续事件就像在时间的传送带上依次从我们的将来来到现在再走向过去,进而形成时间的前后序列。这便构成了汉语空间认知时间中的客体参照策略,在这一策略中前后方位的参照不是认知主体而是认知的客体时间,其流程见上图。
  3.1.1时间的“前”、“后”序列及其经验基础
  “前”、“后”表征时间序列,“前”为早,“后”为晚,这在古代已经是一种很常见的语言现象,构成了“前”和“后”的基本义项。例如:
  (2)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也。(《老子》)
  王弼注:“前识者,前人而识也。”“前人”就是早于别人的意思。
  (3)寿考且宁,以保我后生。(《诗·商颂·殷
  武》)
  “我后生”意思就是出生晚于我的人,我的后代。
  (4)彼前得罪,而后得释。(《战国策·东周
  策》)
  “得罪”和“得释”的时间相互参照,“得罪”事件发生的时间早,时序为“前”,“得释”事件发生的时间晚,时序为“后”。在现代汉语中,“前”、“后”表示时间序列,也是其基本义项,其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利用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