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4期

关于“新闻素”的设想与构建

作者:赵 虹

的,有的是事物发展进程的飞跃阶段,具有明显的突变特征,所以也叫突发新闻(breaking news),也称现场新闻(spot news)、纯新闻(straight news)或客观新闻(obiective news)。软新闻除了对事件进行描述性报道外,往往带有作者的主观分析和评价,解释性新闻报道、特写、社论都可归入软新闻这一类型。从语言学角度说,软新闻可下分为更多的子类或次类(sub-genres),而硬新闻则不能,这也就使得本文对一般意义上的新闻报道即硬新闻的讨论成为可能。
  2006年2月3日发生了历史上较大的海难,那就是红海埃及客轮沉船事件。我们很容易地在《人民日报》和《纽约时报》两份报纸上找到了对该海难的报道。我们知道,《人民日报》是中国的政党报纸,因此该报的头版都是关于本国及政府的重大、严肃性新闻事件,几乎没有任何国际时事报道。对于国际新闻。《人民日报》专门开辟一版。中国的这个报道共分六段(以下段落均以阿拉伯数字标出),其主要构成部分如下图所示:
   
  与《人民日报》不同,《纽约时报》尽管也有国际新闻版(International),但其头版也会视事件的重大程度而给国际新闻以一定的空间。由于《纽约时报》对该事件的报道花了较大的笔墨,因此共二十四段的报道在第一版开始几段之后在第五版继续进行,并配以客轮、失事区域地图、失踪者亲人等多幅照片。
  对报纸这一媒体来说,以“硬新闻”类型所报道的重大新闻事件及图片说明(caption)经常被放在头版(front page)位置,更重要的文章习惯放在“中线之上”靠左的版面上,这是报纸新闻排版的惯例之一,也是报纸影响公众舆论和媒介认知的一个重要方面(Baran,2001:55)。但是不同国家由于报纸的性质差异以及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念和审美取向,在遵守报纸媒体上的这个基本惯例的基础之上又使用不同的语言文字与符号影像。《人民日报》不会把国际新闻安排在头版,但也把该报道放在了国际新闻版的左上部。《纽约时报》则直接放在了第一版的第一栏。并用三层标题显示出了该事件的重大程度。《人民日报》由于国际新闻版的版面所限,在报道篇幅上远远少于《纽约时报》,而同时提供的唯一一幅客轮图片远远没有《纽约时报》的客轮、失事区域地图以焦急等待的失踪者家属等多个大幅图片带给读者的视觉冲击力大。在版面安排和图片这一点上。我们发现的是较大的差异。
  从新闻报道文字本身来说,中文仅提供了最重要的几条信息,只有六个自然段;而英语报道却在重要信息之外提供了更详细的细节,共有二十四个自然段,表面上看差异是明显的,不过如果我们仔细分析一下两个报道的叙事结构,我们便会发现两者在信息的提供上具有很大的相似性(中括号表示段落,横线表示形式结构,小括号表示话语语义):
  
  中文:标题——[1]导语——[2]重复主要情节——[3]后果(幸存者和遇难者)——[3]反应(救援和调查)——[4]反应(伤员救治)——[5]背景(客轮和天气情况)——[6]反应(进一步救援)
  英文:标题——[1]导语——[2]后果(幸存者)——[3-4]反应(调查和疑问)——[5]背景(客轮年限和旅客构成)——[6-7]后果(幸存者)——[8-16]背景(目击者描述;航行计划;天气情况;客轮载客量)——[17-18]反应(国内外救援)——[19-20]背景(类似事故)——[21]后果(更多幸存者被发现)——[22]背景(人们乘船目的)——[23-24]结尾(家属评价)
  可以看出,两个报道的主干都是沿着标题——导语——后果——反应——背景这样一个顺序在进行报道。如果《纽约时报》就此停止笔墨,也仍然是一个完整的新闻报道,但是由于这种重大灾难性事件可以占用较多版面,所以记者就可以在此主干基础之上添加更多的细节,进行着顺序相似但又极富节奏感的故事叙述:后果——背景——反应——背景——后果——背景——结尾。值得一提的是,《纽约时报》在新闻叙事中多次使用直接引语,尤其是故事的最后两段引用一个遇难者亲人的话,表面看只是在讲述他和遇难者在事故之前的联系,但我们还是从这看似平淡的讲述中体会到了其心中的无奈和辛酸,记者以一个具有人情味的结尾巧妙地结束了全篇的报道。
  语义上的宏观结构是指一个语篇的主题(theme)和话题(topic)有层次的组织和安排。因此。语义宏观结构决定了哪些是该语篇的最重要信息,它包括主题和次主题以及话题和话题之间的关系(yan Diik:1988:73)。因此我们说,这两个新闻报道都是关于埃及客轮失事的报道,但它们并不是句子的简单堆积,而是根据语义各自组成了一个整体。
  比如,关于埃及客轮沉没的这个新闻就呈现了以下话题:“埃及客轮在驶出62海里后从雷达屏幕上消失;救援人员已救起100余名幸存者;并打捞起100余具遇难者尸体……”(英文报道:“Only 324people had been rescued;Most of the survivors had es-caped on lifeboats;It dropped off radar screens around 2 a.m.……”)。这些话题就决定了该新闻的最重要主题:客轮沉没(The ferry sinks)。
  同样,以下话题“埃及总统穆巴拉克已指示有关部门采取紧急救援行动,并对客轮失事原因展开调查;英国海军参谋长韦斯特3日宣布,英国当天已派遣一艘军舰赶赴红海埃及客轮失事海域,以协助有关方面的救援行动……”(英文报道:“Mr.Mubarak had ordered military planes and the navy to expand the search-and-rescue operation on Friday morning;the United States Navy provided a P3-Orion patrol planeto help in the search……”)也决定了新闻事件的一个次要主题:各方反应(Reaetions)。
  语义分析的主要目的就是找出每个新闻话语中的主题和次主题之间的层次关系以及它们在该语篇中的语义特征。这样我们看出,新闻报道一般都具有同样的主题和话题。但同时不同的报纸可能在主题和话题的篇幅和数量安排上差距很大,比如《人民日报》在“背景”这一次主题中的话题要远远少于《纽约时报》。
  语义宏观结构使得新闻制作者常规性地对大量的新闻来源进行一定的程式化的组织和整合。没有这种语义上的宏观结构,我们就不可能解释新闻报道中的标题、导语、后果、反应等的特别属性。这种宏观结构从另一方面也解释了为什么目前学术界尽管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