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2期
“并、又”与否定词连用的多角度分析
作者:杨 彬
子的难以接受。我们认为,原因在于这两类文体注重客观、准确、精炼地表述概念阐明事理,并且尽量避免主观感情。下文将作进一步分析。
同样,含“又”的句子,在一定语境中只具有主观评价义,不具有客观陈述义,这时用“并”去替换“又”的话,也会导致句子的难以接受,如:
(18)a 我工作一天累了,你又不是小孩,要人回来哄你!
b*我工作一天累了,你并不是小孩,要人回来哄你!
a句中“又+不”重在主观评价,意思是:你不是小孩,不应该象小孩那样耍性子想着要人哄。虽然点明事实,但这并非目的,而是以此来指涉言外之意,从而传达出主观的评价.b句中的“并+不”则重在指明事实,只是强调对方不是孩子这个事实,因此与整个句子的表达意图不相吻合。
1.3 理论差异:传信与情态
“并”与“又”表现出的客观陈述与主观评价的差异,反映了传信范畴(evidentiality)与情态范畴(modality)的对立。传信范畴更关注信息的真实性,其典型的语义特征体现了表述者对于命题真实性的关心;而情态范畴主要表达话语表述者对相关命题的主观感受。张伯江(1997)认为,汉语中的传信表达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种:一是对信息来源的交代;二是对事实真实性的态度;三是对事件的确信程度。据廖秋忠(1989)的介绍,Loyns将情态划分为知识情态和义务情态两类。前者主要涉及表述者对命题的知识和信仰,后者则涉及表述者的愿望和评价等。从前文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出:“并”关注的是命题所表述事相的真实性,反映表述者对事实的强调,属于传信范畴;而“又”关注的不是命题表述事相本身,而是重在传达表述者对此的主观评价,反映的是表述者的态度,因此应该归人情态范畴。
2 语义结构
马真(2001)提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无论在词语教学中或语法教学中都要重视向学生说清楚相关的语义背景。只有讲清楚相关的语义背景,才能使学生真正掌握某个语法点或词语的使用条件与使用方法。我们认为,“并”和“又”在功能上的差别,正是受其语义结构制约的。
2.1 通过考察语言材料,我们发现,并非任何时候都可以用“并”来加强否定语气,只有当存在某种语境预设,而且话语的延续需要说话人对语境预设进行否定的时候.才需要使用这个语气副词“并”。下面来比较两组例子:
(19)a他不来,是老王叫他来的。
b*他并不来,是老王叫他来的。
(20)a他不想来,是老王叫他来的。
b他并不想来,是老王叫他来的。
为何(19)b不成立,而(20)b却可以成立呢?因为(19)a中不存在“并”出现的语境预设:某人以为他想来。而(20)a中存在这种语境预设。说话人出于特定的交际意图,需要对语境预设进行否定,从而达到强调事实、阐明事理的目的。通过语料分析,我们认为,“并”典型的语义结构是(实际情况要复杂得多):
[某人(可以是受话人、第三方甚至是说话人)以为P]1
+[实际情况不是P]2
+[与P相反或相对的Q]3上述结构可以简单标记为:[P]1+[并-P]2+[Q]3(注:方括号1的内容常常可以省略;在实际的话语中,方括号3也即Q可以位于方括号2之前或之后;粗体表示信息重心)
现在我们就用这个结构来分析以下各句(为节省篇幅,直接展示分析结果):
(21)[某人以为他爹这句嘲笑的话是责怪他]1+[并不是责怪]2+[疼爱]3
(22)[某人以为青春期的发身局限于性器官]1+[发身是全面的生理变化]3,+[并不局限于性器官P]2
(23)[某人以为炒炒米人人都会]1+[要点手艺]2+[并不(是)人人都会P]2这里有两个问题需要说明:1、在这种结构之后的话语一般和Q的语义直接相关。2、当P为形容词而不发挥述谓作用的时候,[并-P]常常处于定语的位置,仅起强调事实的作用,如:前文例(7)“母亲和姐姐一家人在济南过着并不富裕的生活。”再如:他留着并不流行的阿福头,有点怪里怪气的。
2.2 和“并”相比,可以说“又”的语义往往是指向句外的,但有时其所指内容也会在话语中明示出来。我们可以将“又”的语义结构概括如下:
[某人(可以是受话人或第三方但不会是说话人)以为应该P]1
+[实际情况不是P]2
+[否定与P相关的Q]3上述结构可以简单标记为:[P]1+[又-P]2+p-Q]3
(注:方括号3的内容在话语中常常不明示出来,而是需要受话人借助语境进行推导。)下面我们通过具体例子进一步分析:
(24)小孩又不懂事,写一条标语有什么了不起的。
(25)你看我干什么。我又不是警察。利用上面的语义结构,我们可以将(24)和(25)的结构分析如下:
(24’):[某人以为小孩应该懂事]1+[小孩不懂事]2+[对不懂事的小孩不应过分追究,写一条标语也不应过分追究]3
(25’):[某人以为我应该承担警察的某种责任]1+[我不是警察]2+[不必承担警察所应承担的某种责任,你不应该要求我承担某种责任]3经过上面的分析,可以说,“又+不”句的语义重心并不在于否定事实,而在于通过对预设进行辩驳。从而达到加强否定、开脱责任的目的。这种意在言外的表达方式具有自身独特的修辞效果,它更容易让受话人集中注意力解读话语,从而对话语留下深刻印象。
3、语体选择差异及原因分析
3.1 差异描述
在表加强否定语气这一用法上,“并”和“又”与“不”同现的频率存在明显差异。我们利用北京大学语言研究中心的语料库进行了分类统计分析,主要检索“并+不”和“又+不”在文学、科技、法律法规等三类语篇中的分布情况。结果如下:
1)在文学类语篇中:“并+不”组合共出现4216次,我们随机分析了500项含“并+不”的语料,发现表加强否定语气的共495项;而“又+不”组合共出现1815次,我们也随机分析了500项含“又+不”的语料。发现表加强否定语气的共91项。前者的出现频率是后者的五倍多。
2)在科技类语篇中,“并+不”组合共出现119次,其中只有1例不是表加强否定语气;“又+不”组合共出现9次,没有一例是表加强否定语气的。
3)在法律法规类语篇中,“并+不”组合共出现15次。计有3例表示加强否定语气;“又+不”组合出现18次,都表示并列,也没有一例是表加强否定语气的。
3.2 原因分析
3.2.1 通过上面的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并”和“又”在语体选择上存在显著的差异。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什么呢?我们认为,文学类语篇中,语体交叉最为集中,因而各种风格的言语要素和关系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