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2期

“并、又”与否定词连用的多角度分析

作者:杨 彬




  提要:在现代汉语中,副词“并”和“又”都能与否定词连用加强否定的语气,但是两者存在功能差异,这是二者语义特征的差异引起的。本文在语料统计分析的基础上,试图从语用功能、语义结构及语体选择等方面多角度地分析二者的差异。
  关键词:并 又 否定 差异 语用功能 语义结构 语体选择
  
  0、引言
  
  0.1 在现代汉语中,副词“并”和“又”都能表示多种语法意义,而且二者的用法有一定的共性,即都可以与否定词连用加强否定的语气。①例如:
  (1)我并不是不想去那个地方。
  (2)我又不是不想去那个地方。
  (3)他又不是什么坏人,了解完情况就走。有什么了不起的。
  (4)他并不是什么坏人,了解完情况就走。有什么了不起的。
  表面上看来,二者似乎没有多大差异,似乎可以随意替换;其实这两个词并非总是可以随意替换。如:
  (5)我虽然感到意外,却并不(*又不)吃惊。淡淡地问。
  (6)李子明靠薪水养活一家子人。并不(*又不)富足,度日严谨。进出有帐,她除了一日三餐,没有什么零食小吃。
  (7)母亲和姐姐一家人在济南过着并不(*又不)富裕的生活。
  (8)在隐性遗传时,一个人并不(*又不)表现出患有某种遗传病。但却是异常基因的携带者。
  (5)~(8)句的“并不”用“又不”去替换的话,句子难以接受。有时,“又不”也无法替换为“并不”,否则同样会导致句子难以接受,难以与语感相符。如:
  (9)我早说过,又不(*并不)是东西,可以东掖西藏;又不(*并不)是小狗小猫,到时好打发。
  (10)我又不(*并不)当作家我学那干吗?造成这种难以接受的原因是什么?是否有某种内在机制在起作用?这正是本文所关心和试图探讨的。
  0.2 对于二者内在的差异.不少语法论著和虚词辞书也作过分析,如《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说:
  “并”加强否定的语气。放在“不、没(有)、未、无、非”等前边。常用于表示转折的句子中,有否 定某种看法,说明真实情况的意味(86页)。“又”a)表示转折,b)加强否定(635页)。对此类分析,马真(2001)曾作出如下评价:这些说法太简单。太笼统。读者根据这些说法不能知道什么场合用“并”,什么场合用“又”。对我们汉族人来说,可以凭自己的习惯和语感去用,不需要去问老师,也不需要去查阅语法书或工具书。但是,时于外固留学生来说。这种说法对他们就很容易起误导作用。
  马真先生的评价非常中肯.我们发现,有的留学生就造出了如下的错句:
  (11)*我说,没关系,你并不是故意的。(应改为“又不”)
  (12)??他们很认真地听着,又不碰茶杯。(应改为“并不”)
  0.3 可见,“并”和“又”在加强否定语气方面有不少差异。马真(2001)曾作过恰切的分析,但有的说法仍可商榷。本文拟在语料统计分析的基础上,从语用功能、语义结构及语体选择等方面展开讨论。
  
  1、语用功能的差异
  
  1.1 功能差异
  经考察我们发现,“并”与“又”虽然在语义上都有加强否定语气的作用,但基本语用功能却存在差别,如:
  (13)a 他们一家人在上海过着并不富裕的生活。
  b 他们一家人在上海的生活又不富裕。两句在语用效果上的差异在于:a句在语用上主要是对他们一家人的生活进行客观陈述,关注的是生活水平富裕与否的真实性,主观评价功能不明显。b句带有辩驳的意味,说话人虽然承认不富裕是真实的,具有一定的客观性,但是说话人表达的重点是对事实的主观态度倾向,即反驳某人认为“他们一家生活富裕”的看法。我们认为,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在于。“并”与“又”具有不同的语用功能,前者的基本语用功能是客观陈述,后者的基本语用功能是主观评价。当然,有的文献持不同看法,如《现代汉语词典》(1997)认为:“并”这个副词“用在否定词前面加强否定的语气,略带反驳的意味”;而“又”“用在否定句或反问句里,加强语气”。这种分析可以引申如下:“并”的主观性似乎并不弱于“又”。马真(2001)对于“并”和“又”的语法意义的归纳与此相似。我们认为,事实并非如此,且看如下两个句子:
  (14)a 我并不是警察。
  b 我又不是警察。
  如果去掉“并”和“又”,两个句子完全相同,都存在一个预设:某人认为我是警察。但是加上了“并”和“又”之后。两个句子的预设发生了分化,前者的预设还是与未加时相同,即“某人认为我是警察”;但是后一句的预设义变化为“某人认为我应该承担警察的某种责任”。还有一个颇有意思的差异值得注意:在不添加“并”和“又”的时候,“我”和“警察”都可以加上强调重音;但是添加上“并”和“又”之后.前一句中的“我”一般就不能再附加强调重音,而后一句中“我”仍然可以附加强调重音。无疑,这种差异也是语气副词“并”和“又”造成的。“并+不”组合的语义只能指向后边,而“又+不”组合的语义既可以指向后边,也可以指向前边。
  由此。我们可以说这两个词的语用功能存在差别:前者重在加强对事实的否定,后者则主要表达辩驳的意义,从而达到否定的目的。在这一点上,我们和马真先生的看法不同,她认为使用语气词“并”的句子往往含有辩驳或说明情况的意味,而使用“又”的句子则是通过否定前提条件来达到加强否定的目的,她并不认为“又”具有辩驳的意味。下文对于例(25)的分析可以反映我们的观点。从《现代汉语词典》所举的例句,我们也可以看出这种差别:
  (15)a 你以为他糊涂,其实他并不糊涂。
  b 我又不是客人,还用你老陪着吗?在前一个句子中,“并”主要是强调“他不糊涂”这个事实,从而否定“你以为她糊涂”的看法;而后一个句子不是重在否定事实,而是通过否定来强化说话人对受话人的想法或行为的主观态度。可以说,b句的否定义指向后半句,即“不用你老是陪着我”;而a句的否定义指向前半句。这也说明了“并”和“又”的功能存在差异。
  1.2 事实依据
  在科技体语篇及法律法规语篇中,运用“并”加强否定语气的现象极为常见。在这两类文体中,如果用“又”去替代“并”,常常会导致句子难以接受,如:
  (16)a并不是所有客观事物都能使人引起情绪,只有与人的需要有关的事物才会使人引起情绪。
  b?又不是所有客观事物都能使人引起情绪。只有与人的需要有关的事物才会使人引起情绪。
  (17)a 出售或者要约出售其并不持有的股票.扰乱股票市场秩序的
  b *出售或者要约出售其又不持有的股票。扰乱股票市场秩序的
  上例中的a句都只具有客观陈述义,排斥主观评价义;所以用表主观评价功能的“又”去替换会造成句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