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高僧入笔端(2)



  鸟窠禅师与大诗人白居易的交情,除在《五灯会元》卷四“白居易侍郎”有记载外,在元·释觉岸《释氏稽古略》卷三、明·何乔远《闽书》卷六中均有记载,唯禅师的棲息处,《闽书》中先为白屿山(一名“陈田山”)鸟窠岩,后“游杭,巢木杪而居”。在明代有《鸟窠禅师度白侍郎宝卷》,说白居易前身是金妃宫太子,鸟窠禅师是布袋罗汉。可见这位佛门高僧为人很奇特,传说也很奇特,并与文学之士结下甚深法缘。
  《西游记》中观音菩萨,本为佛教大乘菩萨之一,但在中土又有化身,即唐中宗时高僧泗州僧伽大圣。据《太平广记》卷九十六“异僧十”载,他有许多奇异功能,还说他是“观音化身”,曾将“瓶水泛洒”,“甘雨大降”,又“其顶有一穴,恒以絮塞之,夜则去絮,香从顶穴中出,烟气满房,非常芳馥”。在《泗州通志·唐僧伽大师》载,大师是“西域人”,“唐龙朔中至长安,南游江淮,执杨枝瓶水,混稠众中”,“师常濯足,人取水饮之,痼疾皆愈”。在《宋高僧传·唐泗州普光王寺僧伽传》载,僧伽能“以柳枝拂者”治病,有“弟子三人:慧岸、慧俨、木叉”,其中木叉“以西域言为名,华言解脱也。自幼从伽剃发弟子,然则多显灵异”。唐僖宗“敕以其焚之灰塑像,仍赐谥曰真相大师。于今侍立于左,若配飨焉”。从唐代开始就传说甚多,并对后世文学较有影响。
  唐人李公佐《古岳渎经》中记述了大禹降伏涡水神无支祁的传说。泗洲正在淮水处,所以宋代遂将大禹降伏无支祁的传说转嫁于僧伽身上。元初高文秀《锁水母》杂剧,题目正名曰:“木叉行者降妖怪,泗州大圣降水母”。将降伏无支祁之功进而录在僧伽师徒名下。僧伽传为观音化身,那么僧伽师徒之功,也就是观音师徒之功了。元人《西游记》平话正是沿着这种逻辑发展的,突出了观音与孙行者之间的关系,元末明初杨景贤《西游记》杂剧中,将降伏孙行者的功劳全归之于观音。吴承恩《西游记》小说中,观音菩萨的大弟子木叉,法名惠岸,正是将僧伽的两大弟子合为一人,使唐代高僧僧伽、木叉师徒的诸种传说与《西游记》小说接缘了。
  金乔觉与地藏菩萨
  《西游记》中有位幽冥教主地藏王菩萨,他虽不是主要角色,但却是个重要的配角。小说中唐太宗魂游过地府,刘泉到过地府献瓜,魏征还写信至地府托人情走后门,而悟空则多次出入地府。这位地藏王菩萨的森罗宝殿一共有十层,遇事要一层层上报。一殿秦广王、二殿楚江王、三殿宋帝王、四殿卞城王、五殿阎罗王、六殿平等王、七殿泰山王、八殿都市王、九殿忤官王、十殿转轮王。这是佛教经典中说法,我国一般只提阎罗王,同时又受佛教传说影响,称之为“阎五爷”。地藏菩萨经案下伏着一个怪兽名叫“谛听”,“他若伏在地下,一霎时,将四大部洲山川社稷、洞天福地之间,蠃虫、鳞虫、毛虫、羽虫、昆虫、天仙、地仙、神仙、人仙、鬼仙,可以照鉴善恶,察听贤愚”。在《西游记》第五十八回“二心搅乱大乾坤,一体难修真寂灭”中,描写悟空与六耳猕猴大战,在天宫照妖镜下,甚至观音菩萨法眼之下,都难辨真假,而怪兽“啼听”却能识别,但因恐“妖精恶发”,“令阴府不安”,又考虑到无力擒妖,遂为悟空指一条明路“佛法无边”,即去雷音寺在“西天佛祖之前折辨”。我国民间信仰,主宰生死大权的本是东岳大帝,后来受佛教影响才出现地藏王菩萨之说。关于地藏王的本源有诸种说法,其中以唐代高僧金乔觉之说最有影响。据《宋高僧传》载,金乔觉是“新罗国王之支属”,生得“慈心而貌恶,颖悟天然”,又“特高才力,可敌十夫”。他“落发涉海,舍舟而徒,振锡观方”,见“九子山”后“心甚乐之”,遂入山苦修。“其山,天宝中李白游此,号为九华”山。肃宗至德年间,“诸葛节率村父自麓登高,深极无人”处,见到金乔觉“孤然闭目石室”,“群老惊叹”不已。于是募捐出资,为他建立了一座寺院。后来郡守张严奏表朝廷,为此寺注册。在德宗贞元十九年夏天,金乔觉“忽召众告别,罔知攸往,但闻山鸣石陨,扣钟嘶嗄,跏趺而灭,春秋九十九”。在《集说诠真》、《三教源流搜神大全》等书中,也载有金乔觉的事迹,说他入灭三载,“颜色如生”,“骨节俱动,若撼金锁”,所以称之曰“金地藏”,七月三十日为其“生降之辰”。从唐末直至清代,每逢此日各地寺院多举行地藏法会,礼赞地藏,诵地藏经,忏悔回向,以示纪念。有时还搞大型活动,扎糊法船,中设地藏及十殿王像,入夜点灯,会毕焚化,或在路口点莲花灯,以示庆贺。另外,这一天也是大势至菩萨圣诞,凡是净土宗的寺庙,又有不同的纪念活动。民间每逢此日,有供奉香烛的风俗,有时也到寺庙中献香烛、设斋,以求地藏王解除先人及父母的厄难,并保祐自己一家人平安。
  《西游记》虽是吴承恩虚构、创作的神话小说,但也有现实的影子,并主要取材于唐初玄奘法师往天竺求法、取经的故事。他不仅改头换面让玄奘入书,还在不同程度上借鉴了悟空大师车奉朝、八戒师澄观、泗州大圣僧伽、木叉、鸟窠道林禅师和金乔觉大师的事迹、传说、名号,虽是游戏笔墨,却又有一定史实的严肃性,值得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