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6期
建构主义视野下的教师培训
作者:谢云天
3.抛锚式教学。
此种模式由美国温特比尔特大学匹波迪教育学院学习技术中心设计开发。它的核心思路是在学科知识和真实、完整的生活问题之间建立联系,并强调两条设计原则:一是学习和教学活动应围绕某一“锚”来设计(“锚”是指某种类型的个案研究或问题情境);二是课程设计应允许学习者对教学内容进行探索。
在教师培训的过程中,培训者通过“抛锚”即把培训定位于某一复杂、逼真的情境(或故事)之中,引导教师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变情境为问题,探索问题解决的多种可能性,经历“情境-问题-情境”的动态变化,只不过此情境已非彼情境。抛锚式教学模式的移植能较好地避免培训、教学两张皮的尴尬,能很好地实现“教育回归生活”、“培训回归课堂”。
4.随机访问教学。
此种模式最早由美国学者斯皮罗(Spiro)等人提出,是一种适用于结构不良领域中高级知识获得的教学模式。通过运用各种多媒体交互技术(如视频、超文本),随机访问教学模式为学习者提供一个复杂且结构不良的学习环境,并由此鼓励学习者积极主动地探索知识、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
该模式具有两大优点:一是通过在不同情境中多次呈现材料使得隐含于其中的一些关键要素不断出现,这有利于培养学习者的迁移能力;二是通过对于同一个材料不同方式的多次重访培养学习者多维分析的能力。
在这里,我们特别强调一点,即上面分析的四种教学模式并不是按照某种维度标准明确划分出来的,而是来自研究者在不同背景中所做的研究探索工作,因此它们之间并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有着复杂的联系。对此,在借鉴的过程中我们应冷静思考、热情操作、整合运用。
四、反思:教师培训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反思是建构主义思想的突出体现,是学习者对自己、对他人的观察,是学习者对知识、对经验的审视,是学习者对应然、对实然的判断。通过反思,学习者不断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通过反思,学习者获得智慧的成长;通过反思,学习者领悟生命的愉悦。反思理应成为教师培训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无论是培训者,还是教师,都应不断地反思“我本来是怎么想的、我为什么这样想、我准备做些什么、我实际做了什么、我为什么这样做、我的目标实现了吗、我遇到了哪些问题、我能解决吗、今后我该怎么做”等一系列问题。
无论是言语信息获取的目标、认知策略取得的目标,还是智慧技能与动作技能培养的目标、思想情感的体验与交流目标,我们都应注意整合教师元认知层面的反思意识和反思能力,把教师反思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师培训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与教师培训的切入口。
我们要充分发挥教师培训的作用,通过多种方式、多种渠道帮助教师树立反思意识、提高反思能力,指导教师不断省察和分析所持有的信念、所积累的经验、所学习的理论以及所实施的教育教学实践,不断解构和建构自己,最终成为反思型的研究者和实践者。
教师培训从反思出发,最终回到了反思。无论是培训者,还是教师,在实践中不断反思,在反思中不断实践。在经历反思性的螺旋上升之后,生命意识得到强化,培训质量得到提升,培训实现了应为与实为、应为与乐为的有机统一。
参考文献:
[1]张建伟,孙燕青.建构性学习——学习科学的整合性探索[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2](英)罗莎琳德·德赖弗.科学教育的建构主义方法[A].(美)莱斯利·P·斯特弗,杰里·盖尔.教育中的建构主义[C].高文,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美)肯尼思·J·杰根.社会建构和教育过程[A].(美)莱斯利·P·斯特弗,杰里·盖尔.教育中的建构主义[C].高文,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周耀威,徐钟庚.“基于问题的学习”在教师培训中的应用[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4,6(4).
[5]毛齐明.认知弹性理论及其对教师培训的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06,33(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