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6期

老话题 新思路

作者:周道贵




  [摘 要]新课程背景下的反思应反思整个教学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设民主、和谐、宽松的教学环境,优化课堂教学。历史教师的反思应成为自己的职业习惯,可以通过自我反思、与同仁交流、纪录反思日记等方法和途径。发展教学反思是新课程下优化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新的尝试,也是历史教师成长为研究型、复合型教师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教学反思 课程标准 教学环境 反思方法与途径
  
  “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借助一定的研究方法,不断探究与解决自身在教学过程中的得失,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有机结合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科学性,优化历史教学,使自己成为高水平、学者型教师的过程。教学反思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从时间维度看,教学反思包括教学前反思、教学中反思和教学后反思。教学前反思是一种超前反思,即在课前的教学设计过程中,反思教学的现状和教学设计的合理性,反思教学设计是否切合学生的实际;反思教学过程是否达到了最优化等问题。教学中和教学后的反思是一种反应性反思。即在课堂中或课后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反思教学过程的合理性和不足。笔者对本地区新课程实施的调研状况显示:在新课改形势下,教师(特别是老教师)要注重教学反思,及时调整教学思路和方法、改进实施途径和课堂结构,才能达到优化课堂教学、推进历史新课程的目的。就此,笔者从课堂教学过程方面和同仁一起探讨如何在新课程背景下优化历史教学的问题。
  教学反思以追求教学实践的科学性为动力。仔细分析新课程标准,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十分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思路第二点就明确提出要体现多样性和选择性,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因此,课堂教学中如何保障学生的主体地位,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塑造学生的主体人格,充分培养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创新。但同时,在新课程实施中又不能出现像孙才周老师提出的六个问题(《历史教学》2007、1)。因此,教师需要聚焦课堂,反思自身的课堂教学,通过教学反思来改进教学方法,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我在两年的教学调研、听课中,发现在我区教师特别是老教师在教学中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问题一:受传统教学思维、习惯的影响较大,“穿新鞋走老路”现象严重。
  我在听课中发现,有的教师特别是教完高三刚回头的教师,每节课只是把本课“课标”要求展示给学生,然后围绕“课标”进行详细讲述,且美名曰“紧扣”了“课标”和知识要素,就完成了教学任务,可以对付将来的“学业水平测试”和“高考”,所以应试的色彩很浓。许多教师在安排课前预习、课堂教学、课后练习时,基本上都围绕教材知识反复讲练。学生所谓的“动”也是围绕教材进行记忆练习,思考的空间很小,“灌输”的意味仍然很浓。这样忽略了教材仅是“读本”的事实,旧的教学痕迹甚浓,背离了“课改”的方向。学生对教师存在依赖心理,传统的学习习惯仍没有改变,加上某些学科作业负担较重,历史学习基本上只能通过课堂完成。让学生去查找资料需要大量的时间,成本高而效率低,在实际操作中有一定困难。
  问题二:误解新课改,谈讲色变,丧失教师的主导性,学生的合作探究学习流于形式。
  传统的课堂教学过分强调了教师的传承作用,教学以课堂、教师、教材为中心,学生只是作为知识的“容器”、“仓库”。学生的学习没有主动性可言,也就谈不上主体地位了。新课程改革强调转变教师的角色,突出学生这一主体,要求“学会和他人,尤其是具有不同见解的人交流思想、合作学习”,改变单一个体的学习方式,要求学生“自主探究”。我发现有的教师却走向另一个极端,原本作为主讲的教师开始忌言讳讲,把少讲甚至不讲作为新课改的标志。有的学校还作出了一节课只能讲多少分钟、一次讲不能超过多少分钟的“规定”,教师担心背上“填鸭式”和“满堂灌”的黑锅,于是绞尽脑汁来体现学生为主题的所谓“创新”形式。单纯采取分组讨论的方式,而且分组方法单一,总是规定前后左右4位同学一组,不顾学生是否愿意。学生往往抓不住中心问题,表面热烈,但实际上并没有碰撞出思维的火花。这样,学生间的合作就徒有虚名,流于形式,学生也就很少能达到课标中要求的“善于从不同角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更别说自己探究来解决问题。如我听了一节所谓的“探究课”,为体现新课程理念,这位老师讲必修Ⅰ专题二“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中《马关条约》时采用角色扮演:让几位同学分别扮演日本和清政府的谈判代表,表明双方的心态。但整个过程只是让学生念一下教师事先写好的稿子,学生根本就没有角色体验,华而不实,给人以作秀之感,而且本节内容之多,在此花了大量时间,值得吗?我还听了一位老师上必修Ⅰ专题三“辛亥革命”一节课,老师花了大量的时间让学生讨论“辛亥革命是成功还是失败”,学生按照教师要求分为正反方进行讨论,结果学生讨论半天,只能从表面上简单地讨论,而新教材关键一句话“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化进程中显著的里程碑” (《人民版》历史教材必修Ⅰ第50页)学生讨论不出来,教师也是草草收场。这种无实质的“探究”有意义吗?值得深思。
  问题三:忌讳思考,甚至出现了用多媒体代替大脑、形式代替思考。
  “课不够,课件凑”,这已经成为目前新课程下课堂教学尤其是一些“公开课”的普遍现象。现代科技是一把“双刃剑”,生动的多媒体课件一旦成为教师表演的工具,就从一种有力的教学辅助手段变成了“彩色垃圾”。一些课特别是公开课,从开始“欢迎同学们进入课堂”到结尾“谢谢你的参与”,整个课堂抛开教材,只有教师在点击多媒体进行展示,学生没有思考的余地,更没有发言和讨论的时间。我担心:面对眼花缭乱的多媒体,长期下去,这种形式会代替教师和学生的思想。大家知道,教学是需要想像和感悟的,如果教师 、学生的思想都走不动了,教师成长的路还能延伸太远吗?学生还能继续有效成长和发展吗?新课程的理念和目标还能实现吗?我曾对一位教师说过:流行的未必都是正确的,传统的未必都是不好的。这样的课,我觉得多媒体教学还不如传统教学有思维、有效果,若如此,不如不用。
  因此,反思当前的课堂教学,我认为新的课堂教学应具备以下两个方面的基本要素:
  1. 既要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和和谐的师生关系,利于学生的“生成”,又要有严格的管理。课堂教学是学生个体知、情、意多向交流的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主体参与,教学过程就必须为学生创设一个情理交融、心灵交汇的宽松的教学环境。巧妙构思每一堂课的过程,用心营造轻松愉快的气氛,设计深受学生欢迎的活动,把学生的情绪悄悄点燃。因此课堂“预设”要结合学生的认知、兴趣、教材、有效教学等方面考虑,如一位教师上必修Ⅱ专题三“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内容时,先让学生进行预习,并结合教师提供的相关材料进行思考后,把学生分成“建国初的农民”、“社会主义改造时的农民”、“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以后的农民”三组,让他们分别按照自己对土地改革、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农民的内心变化的感知,来讨论对这一时期农村政策调整和变化的理解。学生的讨论不但涉及到解放初期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土地政策,而且有的组讨论时涉及到“人民公社化运动”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内容,这样的学习过程,使学生由从过去的政治角度转变为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认识历史,而这个转变正是学生自己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反映出来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这个道理。因此,教师要会“燃情”,让他们心甘情愿地全情投入到历史课的教学活动中。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