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7期

语文教学中的鲜活魅力浅析

作者:胡海燕




  随着新课程实验的不断推进,在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理念的驱动下,越发感受到来自语文课的“鲜活”魅力。不论教育的自身,还是学生的学习方式、习惯的养成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正在朝着人性化、平等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下面简单谈一下我所亲身体验的来自语文课堂的令人耳目一新的变化和感受。
  
  一、教师角色的转变犹如一支催化剂
  
  中国几千年来尊师重教的传统,把教师定位于“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赋予了教师极高的地位和权利,于是,教师变成了捏着一支粉笔,站在讲台上侃侃而谈的“授课”机器,学生则是“填鸭式”地被动接受知识的施教机器。在这种教师唱“独角戏”、“一言堂”的课堂氛围中,学生养成了总是看教师的脸色行事的习惯,没有十足把握不敢轻言,也不敢轻视尝试新事物,哪里还谈得上自主学习?可想而知,在这种死气沉沉的课堂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千篇一律,毫无棱角可言。
  新课程实验开展以来,总感觉走进语文课堂,迎面而来的是一种全新的气氛,教师角色不知不觉中改变了许多:不再是居高临下的权威,而是“学习共同体”中的“平等中的首席”,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语文课程成了师生共有的互动活动场所。在课堂上,教师始终面带笑容,经常走下讲台,让学生自主探究、分组、合作学习;俯下身子,与学生互动、交流、点拨、帮助学习。时而俯下身子,倾听学生天真地回答;时而对学生独到的见解,大加赞赏;时而耐心解释,引导其弄清真实情况,并对其大胆发表见解表示谢意,感谢他(她)能把老师当作朋友一样而说了心里话。这些教师不仅听得进学生的不同意见,甚至批评之声,而且对自己的欠妥之处也能勇于承认,真诚检讨。教师与学生始终处于平等的地位,在这种“自由、安全”的课堂环境下,师生之间处于零距离状态中,师生之间以对话的方式就某个问题彼此不断地交换着意见。教师和蔼可亲、平易近人了;学生积极配合,学习积极性提高了。他们把对教师深沉的爱转化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毫无顾忌,畅所欲言,自然是思维更活跃,情趣更高涨,学习效率更高了。
  当然,教师角色的全新转变,还体现在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中。课堂中,这样的语言随时可见:“孩子们,你们准备好了吗?我们可以开始了吗?”“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比老师说得更有道理!”“你的想法真奇妙,还能想出不同的办法吗?越多越好”……在这种商量的口吻中,自主的前提下,耐心的引导中,赏识的激励下,学生的兴趣,能力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在学生的心目中,始终感到的是老师是自己可以依赖的朋友,是来帮助自己学习的,学生在学习中有什么困难、想法,也乐于大胆地提出来,和教师一起讨论,共同解决。整个语文课堂你一言,我一语,生动活泼,气氛热烈,各种奇思妙想,常常令在座的老师为之振奋,来自童心的精妙回答时时令旁听者拍手叫好。“我在背课时怎么就没有设计到呢?”这是教师们课下交流时经常感慨的,教师角色的转变犹如一支催化剂,让学生动了、课堂活了,这才真正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发展,语文素养的提高、创新精神得以培养、创造能力得以提高。这是教师们走进新课程的第一收获。
  
  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恰似特效药
  
  “语文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之一是让学生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以前,由于受老师素质、知识体系、应试等旧观念的影响,带着问题读书的学习方式逐步被异化为教师用陈旧、琐碎的提问牵着学生走的“一问一答式”,使语文教学由“满堂灌”继而转入“满堂问”的被动学习的误区。因此,整个学习过程缺乏生气,学生感到疲惫不堪,学习兴趣荡然无存。
  在新课程实验中,倡导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教学引导下,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合作意识得到有效培养,能够大胆质疑,人人敢于参与活动,个个可以品尝成功。
  (一)给学生一片自由的天空
  教师在制定教学内容的认知要求和技能要求时,要依据学生的经验和实际的知识水平,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时间和空间,以个体学习为主,让学生亲自参与到发现知识的过程中,努力使学习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激起其求索的热忱。例如教《咏柳》一课,可以让学生走出课堂去观赏、收集柳树的知识,吟诵描写柳树的诗。这样学生在自由的时空中遇到新事物、新问题,就会感到很新奇、很有趣,就会主动地动眼观察、动手收集、动嘴询问、动脑思索。另外,要给学生充足的读书时间,让他们切切实实地去读,自学未知的知识,直接接受与吸收课文语言,并联系生活去体验、去感悟。
  (二)让学生有自主选择的权利
  学生的学习方式和个性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要让学生根据兴趣需要,学会选择自学内容、自学方法、自学形式,指导学生依照自身的特点,或圈点、或查写、或操练,充分体现“以学习者为中心”,重视学生个体的有效参与,让每个学生会面对陌生领域,自己去搜集、筛选资料、寻求答案。例如对课文生字新词的自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做出量的选择。可以采用查字典解释的学习方法,也可以采用联系上下解释的方法。又如学习课文《加了一句话》时,课前让学生搜集有关的广告词,可以从书报上搜集、也可以通过看电视搜集,然后自由地说一说这些广告词的宣传作用,从而联系课文中加的那句话“春天到了,我什么也看不见”,能强烈震撼学生心灵。再如要求朗读、背诵的课文,学生喜欢哪一节,就可以自由选择哪一节。这样,学生的束缚减轻了,非强制性的自学个性得到了发展,教师也可以从学生的兴趣需要中找到教学的突破口。
  (三)留给学生提问的空间
  教学中,教师把质疑的权利和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自行质疑设问,自行释疑解难,使学生亲历这一学习过程,从而体验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一过程中获取新知识的乐趣。当然,教师要建立一个宽松的人文环境,营造民主和谐、尊重个性的创新教育环境,让每一个学生在融洽的、有利于交往的心理氛围中,无拘无束地提问。如《琥珀》一课,在揭示课题,了解“琥珀”的意思后便直接结尾,引导学生观察课文中琥珀的样子(松脂包裹着苍蝇和蜘蛛),继而引导:这琥珀多神奇啊!同学们,这时你最想知道什么?学生纷纷提问:想知道苍蝇和蜘蛛是怎样相遇的,是怎样钻进松脂里,又是怎样变成化石的。针对学生的提问,教师继续引导:你们提的问题,课文中都有介绍,而介绍的内容都是科学家根据琥珀的样子推测出来的,如果现在你们是小小科学家,面对这块神奇的琥珀及课文中的介绍,你想提出些什么问题?结果学生一个个兴趣十足,都投入对到“琥珀来历”的探索中。
  (四)给学生以展示的机会
  教师要在“活动”促“发展”的理论指导下,挖掘活动因素,设计丰富的活动形式,为学生提供展现自我的学习舞台,让学生居于活动的中心地位。
  1.精彩激烈的辨论赛。教学《落花生》一文时,“运用比较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父亲的两段话”是文章的重点这一,我在第二课时的教学中,就以“现代社会,你想做苹果那样的人,还是做花生那样的人”为题,把“实话实说”的栏目搬进了课堂,让这生根据自己的意愿分成花生组,苹果组,畅所欲言、旁征博引、各抒己见。呈现出自由而开放的状态,思维的火花不断迸发而出。
  花生组:
  “花生外表不好看,可是很有用。而苹果外表美,内心不美。”
  “现代社会需要人才,一天到晚都炫耀自己,行吗?”
  “人不是因为美丽才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美丽。”
  “华罗庚、童第周出生在一贫如洗的家庭,但他们出国留学后仍然回到祖国默默工作,无私奉献,他们是落花生的代表人物。”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