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5期
解读2005年语文科《考试大纲》的“三取消”、“两修改”
作者:姜有荣
1.高考语文命题应在保持相对稳定的基础上继续改革。进一步加强对语言能力、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考查。语言能力的考查应继续保持基础性和综合性。譬如对对子,既考查了考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也考查了考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阅读题应加强分析综合能力的考查。作文题应继续采用话题作文的命题方式,在此基础上可以尝试其他的补充方式,测试考生在语言运用方面的能力。话题作文应继续坚持“三自”方针,尽量减少限制的层次,给考生发挥水平的空间。
2.试卷结构不做硬性安排,给各单独命题的省市以更多的自主权。分省命题给命题创新带来了机会,不同的命题群体对学科认识的差异,会使命题呈现出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我们应该很好地把握这次机会,不要强行统一试卷结构,从而为分省命题能够顺利实施,也为高考命题在理论上、技术上总结更多更好的经验提供方便。
2005年高考语文科《考试大纲》的修订工作发端于国家教育部考试中心于2004年9月19日至24日在天津召开的试题评价会。此次会议关于《考试大纲》的修订原则的讨论稿内容如下:
1.以教育测量学的理论为指导,参考新课程标准修订能力要求,融入新课改的理念,并体现学科特点。
2.以新课程标准为基础,根据高等学校对新生的基本要求,修订考试内容,确定各知识点的要求层次。
3.优化试卷结构,删减一些过时和容易引起争议的题目,重新确定内容比例和题型比例。
4.调整题型示例中的例题,重新编制参考试卷。
基于上述的“命题建议”和“修订原则”,2005年高考语文科《考试大纲》在整体上保持了与2004年的连续性,同时大胆地作出了如下“三取消”、“两修改”:
一、取消各个考点前面的星号。
[修订情况]
2004年高考语文科《考试大纲》中加星号的考点有如下四个:
1.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
*①识记中国重要作家的时代及代表作
*②识记外国重要作家的国别及代表作
*③识记文学体裁常识
2.古代诗文阅读(理解)
*③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上述的四个星号在2005年高考语文科《考试大纲》中已全部取消,它意味着2005年高考将对所有考点进行有选择性的考查。
[走势预测]
1.“文学常识”的考查走势。
⑴范围:①中国重要作家的时代及代表作,②外国重要作家的国别及代表作,③文学体裁常识,④重要作家的文学风格和重要的文学流派,⑤重大的文学运动,⑥重要的文学社团。
⑵题型:单独命制选择题、配对题或放在古诗鉴赏题中进行随机考查。如2001年全国高考试题第7题: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左传》、《史记》等历史散文作品,以“实录”的笔法将人物写得真实丰满,有血有肉。
B.《项脊轩志》以清淡朴素的笔法写身边琐事,亲切动人。它的作者归有光被认为是“桐城派”的代表人物。
C.茅盾的《子夜》、巴金的《家》、老舍的《骆驼祥子》以及叶圣陶的《倪焕之》,是我国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著名的长篇小说。
D.马克·吐温和欧·亨利都擅长写讽刺小说。马克·吐温的《竞选州长》、《百万英镑》和欧·亨利的《警察与赞美诗》等都深受读者的喜爱。
[答案]B
[分析]归有光是明代的散文家,但不属于桐城派。清代桐城派的代表人物有方苞、姚鼐等。
又如1992年全国高考新科目组试题第21题:
下列我国文学作品中的八个人物形象,他们出自哪部文学作品?将与之对应的文学作品的序号填在横线上。
①九斤老太②石秀③严贡生④赵伯韬⑤陈白露⑥觉新⑦晴雯 ⑧黄忠
A.《三国演义》 B.《子夜》 C.《日出》 D.《水浒》 E.《风波》
F.《老残游记》 G.《伤逝》 H.《红楼梦》 I.《家》 J.《雷雨》
K.《腐蚀》L.《儒林外史》
①_____②_____③_____④_____⑤_____⑥_____⑦_____⑧_____
[答案]①E②D③L④B⑤C⑥I⑦H⑧A
再如2001年春季上海试题第17~19题:
阅读下文,完成17~19题。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17)杜甫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被称为“诗史”,他被后人奉为_____。这首诗的体裁是五言_____诗。
(18)从诗中_____和_____等句子,可以看出本诗写于安史之乱时期。
(19)作者为什么要说“月是故乡明”?
[答案](17)诗圣律(18)戍鼓断人行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写出两句即可)(19)诗人思念故乡,感情上觉得故乡的月比其他地方的月更明,突出了诗人对故乡的热爱之情。
2.“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考查走势。
(1)范围:“句式”主要包括判断句、疑问句、被动句、省略句、变式句(主语后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等几种;“用法”主要包括动词、形容词、名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名词的意动用法,名词用作动词,名词用作状语等四大类七种情况。
(2)题型:单独命制选择题或隐含在主观翻译题中作为“采分点”,从命题的技术处理层面来讲,后一种可能性更大。如1993年全国高考试题第3题:
在下列句子中,“走”字在用法上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
A.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B.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C.操引军从华容道步走。 D.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
[答案]D
[分析]D项的“走”字是使动用法,其他三句都是一般用法。
又如2004年高考全国卷Ⅰ第15题: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隐处穷泽,身自耕佣。邻县士民慕其德,就居止者百余家。
[答案]隐居在偏远的湖泽,亲自种田做工。邻县的士人民众仰慕他的道德,到他那里定居的有百余家。
[分析]该句“处”后面、“就”后面分别省略了介词“于”、动词宾语“其(孟尝)”,翻译时必须将这些省略的成分增补出来。如果在翻译时不能将省略的成分增补出来,就要扣分。
再如2004年高考福建卷第15题:
把下面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欲而得之,又何请焉?
[答案](你)想要的(东西)已得到了,还请求什么呢?
[分析]该句中的“何请”是一个宾语前置结构,翻译时应按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将“何”调到动词“请”之后,译为“请求什么”。如果此处在翻译时不能按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进行调整,就要扣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