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年前,书房中的余秋雨



  出租车穿越华山路。
  梧桐树叶,衡山宾馆,甚至丁香花园,但就是没能晃见上海戏剧学院那块招牌。
  因为多出来一条高架桥,我把上戏彻底给丢了,连带那家溢香的法式面包房。 
      
  余秋雨说,马小娟你应该回上海看看,上海的变化很大。
  可我总是途经上海,一刻不停。即使现在,也情愿坐在浦东巨高的国茂大厦露天咖啡座上,喝咖啡,发呆,隔着条黄浦江,远看上海。懒得下去。
  那底下的世界精彩是精彩,繁华也是繁华,感受得到,但不必亲临。我喜欢这样子。
  旁边有个摄制组在工作,应该是在介绍新浦东。摄像和主持人在忙,镜头频频扫向林立高楼,那是新浦东的天际线。其余人则和我一样,在露天平台消受。我听说,这座中国最高、世界第三的国茂大厦在峻工后,决定请一对上海夫妇在总统套房“首住”。请哪一对呢?太老的不足以体现这座建筑的现代感,太年轻的又怕承担不了它的重量,选来选去,选了余秋雨夫妇。上海,是他们的居住地之一。
  在北京见到余老师,我说我喜欢国茂大厦的现代感,电梯像飞一样,一下送到空中。我在上面安安静静喝咖啡,隔江看上海,像雾里看花。
  我还说,有一天我希望自己能在上海买一套房子。
  上海的气息,北京替代不了。
  上海在我心里,总是欣赏却下不了决心去亲近,迷恋她的文明与国际化,但对自己成为一个上海人毫无信心。
  上海总是在下雨,背景模糊。
  1989年,夏天。我打着伞,赤裸双脚,糊里糊涂走进那些淌水的街巷,怯生生去敲那些陌生的门。
  “这是我的研究生毕业论文,请您当我的答辩老师。谢谢。”
  那应该都是精选出来的对中国当代戏剧有研究成果的上海学者、艺术家,他们多数住在三两层的旧式小洋楼里,楼梯逼仄昏暗。厚实陈旧的木地板横在眼前,陌生中带些淡漠。我懵懵懂懂来,懵懵懂懂地离开。
  那一天好像一下游遍了上海,又好像在向上海作最后的道别,我出现在上海的一个个公共汽车站,在人群中挤上挤下,走进那些不动声色的小洋楼里,一家一家发放我的毕业论文。最后,连雨都下累了,我挟着我的伞,转车搭乘去西郊龙华的公交车。
  记忆中那个地方很远,汽车到达终点后,我茫然四顾,不知从何下手。
  今天为帮助自己再想起龙华那个地方,再想起上戏教师宿舍那个小院儿,我特意翻出余秋雨老师写的那篇《家住龙华》。
  这篇文章在十年前看过,发现此刻再看,感受已很不一样,除了感动,又多出几份清醒、旁观的审视。甚至想,即便是他自己,也未必察觉到自己那时不自觉流露出来的一种怀疑和动摇?
  那是一篇与死亡有关的随笔。不知是因为家住龙华才引出死亡的话题,还是因为连着参加了几次上海文化界友人的遗体告别仪式,余秋雨这篇病中的小文显出少有的伤感、迟疑。
  那都是些中年早逝的教授、学者,余秋雨在悲悼友人生命早逝的同时,也返观了自己生命的形式与可能有的结局。
  “昨夜读的是霍达的《国殇》,才读两页,纸页就被泪水浸湿。他们也是中年,他们也是教授,全死了。”
  “仪式结束了。我默默看看大厅里的种种挽联,擦不完的眼泪,堵不住的哽咽。突然,就在大厅的西门里侧,我看到了我的另一位朋友献给陈旭麓先生的挽联,他的名字叫王守稼。但是,他的名字上,竟打着一个怪异的黑框!”
  “直到去世,王守稼依然是极端繁忙,又极端贫困。他的遗嘱非常简单:恳求同学好友帮忙,让他年幼的儿子今后能读上大学。这也许是我们这一代最典型的遗嘱。”
  恕我年轻放肆,今天,在悲怜与痛楚的后面,我却读出了余秋雨的矛盾与放弃。矛盾不是对某个具体的人人品、学识的怀疑,放弃也不是对他们个体生命、事业的否定,这矛盾与放弃,应该是源自余秋雨自我深处对生命形式的追问,源自对中国传统文人生命结构的动摇。他在这篇小文的后面追加了一笔,说它在《小说界》发表后在上海的文化界引起反响,还在一次“上海人一日”征文中获得首奖。他说这大概是由于评委都是文人,对他笔底流露的某种苦涩也有一点切身感受的缘故。我却依然愿意沿着自己的思路想下去:看来许多人都困在其中,更多的人沉浸于这种群体的困境中,以为人生终于有了一个归附,自己总算成为了某一类人。这种对苦涩的所谓“感受”中,根本没有任何的反省成份,反倒多多地透出这个群体由来已久的自得与自赏,而个人生活中的一些不如意甚至失败,反成了社会对他们的亏欠。很少有人能从自己的角度来反省这样的人生境遇。人们没有足够的能力,或勇气,最终找到一个出口突破出来,成为独立的个体。
  告别仪式上的余秋雨,有点像一位正在观看布莱希特戏剧的观众,他的身份与情感,把他拉向那个特定的哭泣的场景中;他的自觉与理智,又在把他往外推。他始终没能一头扎下去,没得连根头发也望不见。
  他还在岸上,看到别人,更看到自己。所以他伤感,迟疑。
  我知道他可能不接受我这样直接,但是旁观者清,如果不这样,不会有未来的余秋雨的。
  余秋雨的灵性与聪颖,还有潜伏在他江南文人儒雅外表下的强者基因,注定他要走一条不同的路,注定他会成为《文化苦旅》《山居笔记》中的余秋雨,《千年一叹》《行者无疆》里的余秋雨。 
      
  龙华的日子,更像是余秋雨未来“出走”的热身阶段,住的时间虽不长,却是前一种状态的了结处,未来全新生存状态的起始点。
  几年后从龙华这里离开的余秋雨,走出书斋,也走出上海,走向海外,红遍全国。
  那时上戏的教师宿舍刚搬到龙华,我们听了都觉得那地方紧挨火葬厂,又远又凄凉,多不吉利。当然那些将要乔迁去那里的老师们,自己就更有说法了。“到时候觉得自己不行了,用不着向殡仪馆叫车,自己慢慢走去就是”——余秋雨把说这话的老师称作“最达观的”。还有一位想象力更是了得,居然安慰大家:“它不至于只会就地取材。”余秋雨说自己素来是乐天派,“相信可以把这样的笑话轻松地说它几十年”。
  我听见的是系里的老师议论后来各家的装修如何如何,某位老师家有点古板老式,某位老师家又过于简陋土气,说余秋雨嘛毕竟年轻现代,收入也比别人的多一些,所以家里装修得“老洋气咯”。历来在上海人的标准里,“洋气”一词就是最高级最好的了。
  这之前我没去过余老师的旧家,不知是个什么情形,只记得同是我们导师的叶长海老师,一家四口就住在我们的宿舍楼里,才一间宿舍。后来叶长海老师也是那次搬去龙华的。那时还没有买房一说,在上海,有一套宽敞的属于自己的房子就很不容易了,乔迁之喜多少也减弱了些对地理环境的联想。
  那时的龙华还很混乱,没怎么规划,我在公共汽车总站发了会儿懵,这一天里到处问路都不耐烦了,于是认准一条道就开始往前走。
  终于走到上戏教师宿舍小院儿里,门房的老头听说我要找余秋雨,很热情,一边热心给我指路,一边还叨念:“你要找余秋雨?我晓得咯,余秋雨啊,找余秋雨的人老多咯。”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余秋雨的名气虽远不如现在,但在上海的文化界和各大学院校,却是响当当的。那时大家思想都很活跃,上海的不少大学都请过余秋雨去讲课。记得当时我的一位正在上海师大进修、与余秋雨同龄的女朋友,因为听过他的几次课,每次说起余秋雨,都是一脸的敬佩,对我成为余秋雨的学生更是羡慕得不得了。也可想而知,那时找到他家里研讨学识、请教问题的人一定也少不了。
  我站在他家门口,敲门。没一会儿,余老师睡眼蒙眬来开门。一看是我,又回去穿好衣服,这才把我直接引进书房。
  我在外面转悠一天,尽跟些陌生人打交道,这时见到余老师,好像投奔延安的小青年,坐下来就开始说话。他坐在书桌前,面向我。外面的小雨又稀稀拉拉飘起来,屋里有些模糊,像在晚上。
  印象中我从进门到离开,都没来得及离开那把椅子。我完全忘了欣赏他的新家,只记住一屋子的书。
  很多年以后我去他和马兰在深圳的家,进门看见他家的纯木地板和我家的一模一样,乐得大喊大叫。那次我没忘了从容地把他家参观一遍,客厅里有一只我家也有的大大的藤编篓子,里面堆些报刊杂物。饭厅墙上挂着一套少见的木头餐具,拙拙,笨笨的。书房里也有台电脑,却不常用。
  是我喜欢的那种家:不必太过豪华,摆设一定要大方空灵,还要有几样家什是有来历的,不那么昂贵但是主人心爱的。
  他说这么远的地方,要转好几趟车,问我怎么找到他新家的。
  龙华我那是第一次去,我说我糊里糊涂转了几圈,最后认准一条路往前走,莫名其妙就到了上戏教师宿舍。我说也许是直觉。
  他马上高兴起来,大谈起直觉,一些与直觉有关的记忆。说得津津有味的,弄得我都有点不好意思,因为我在外面已经糊里糊涂转了半天,最终也还是糊里糊涂站在了他家门口。第二次再来,还会找不到。
  他却还在谈直觉。他喜欢这样,对直觉、感应,甚至巧合这些奇妙的体验从不排斥,总是满怀惊喜,这让他一直年轻、感性。身为教授、学者,又满怀艺术家的性情与天真。
  正是我喜欢的。

 

本书由“啃书虫”免费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