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期

“非指示性”语文教育:一种教育理念

作者:郑逸农




  我听了大吃一惊,没想到郁达夫这篇“选入中学语文课本总也有五十年上下”(郁飞《关于我父亲的〈故都的秋〉》)的散文名篇竟被这个血气方刚、不知天高地厚的中学生批得一无是处!尤其是那条“不热爱家乡”的罪状让人心惊。我也是南方人,可怎么一直没感觉出郁达夫的“卖国”呢?但我还是装出一副“处乱不惊”的样子,边点头边夸她:“你很有批判精神。”
  孙振宇:我也谈不上喜欢。平时看我们学校的《小荷》(我校的学生文学期刊),哪篇比他差?本文给我的唯一启发是:北方的秋天比南方好。纵观全文,一派胡言。
  学生听了大笑,而我却听得一惊一惊的。但我仍装出若无其事的样子,说:“没关系,反正郁达夫听不到。”
  郑小窗:我也不喜欢这篇散文。郁达夫称北方之秋胜过江南之秋,身为浙江人,有这种感觉实在太不应该。不过各有所好,所以也不怪他。文章对秋天的各个代表性事物,如槐树、牵牛花、秋蝉、秋雨、果树等,都有别具风格的描写,每一种都给人以很深的秋意,这也许是本文的唯一亮点,不过我不太喜欢。我不太喜欢秋天,看了这篇文章还是没能喜欢起来。
  我故意一字一顿地说:“喜欢秋天是需要阅历的。”同学们听了大笑。
  黄峰峰:我不喜欢这篇文章。从开头到倒数第三段,作者似乎都在贬低南方的秋色,赞美北方的秋色,读完后憋着一肚子气。我就弄不懂,作者要赞美北方的秋色干吗拿南方的作比较?说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有点奇怪。要不是倒数第二段简述了南国之秋也有它特异的地方,我还真怀疑作者的思维存在问题。
  徐鹏:这篇文章我也不是很喜欢。因为我喜欢气势磅礴的那种文章。这篇文章描述的秋天我也不喜欢,因为每到秋天,我的嗓子便会疼痛。再有最后一段写得不对,没有几个傻子愿意折寿,谁不想多活几年呢?
  我逐渐适应了班级气氛,调侃着说:“看来,今天是开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批判会’!”
  黄宣滕:我也不怎么喜欢。我觉得这篇文章有些做作,匠气太浓,灵气不够。总而言之,作者写的只是秋天,只不过他的遣词造句使文章略有文采罢了。而且倒数第三段似有多余之嫌,与大局没有什么关系。写中国人的秋天还要考虑外国人的感受,似乎有媚外之嫌。
  周滕:我不喜欢它。老是咬文嚼字的,读起来很累,且老是装深沉,又装不好。不过描写不错,如果能删减些就可成为一篇好文章。
  我明白了,他们都不太喜欢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于是我干脆做起了“数学统计”:“喜欢这篇散文的请举手!”没想到只有10人举手。“不喜欢的请举手!”却有36人举起手来。另有1人无所谓喜欢不喜欢。全班总共就47个人。
  现场统计让我“大跌眼镜”。我很疑惑:“怎么会有这么多人不喜欢呢?”如果是课堂上即兴发言,那还可能因为一时的气氛感染而出现群体效应;可今天的交流基本上是对上节课书面研读的口头介绍,他们早已将自己的观点写成了书面文字。在另一个班级上课时,有说喜欢的,有说不喜欢的,两者比例差不了多少;可在这个班,却是明显的“一边倒”。但既然是真实的想法,就应该尊重。每个学生都是带着自己的经验和观点进入教学的,教师首先必须倾听他们的真实想法。在此基础上,教师再设法创造条件,让他们在思想碰撞中进入新的精神境界,产生新的认识,修正或完善原来的观点;但不强扭、不逼迫,让学生在对话过程中自主建构、自主判断。于是,我先为喜欢本文的同学创设一个发言表态的环境。在刚才浓烈的“批判”氛围中,他们几乎不敢说话了。
  夏玲意:初次看这篇文章,我有些反感,因为作者是写北国的秋,而且说北国的秋比江南的秋更有味。江南的秋在我的印象中是“落木萧萧”“黄花满地”,充满静谧的,但是作者却说江南的秋味、秋色、秋的意境与姿态看不饱、尝不透。还有文章后半部分优美的语句中突然夹杂几个英文单词,读起来感觉怪怪的。再次品读这篇文章时,我抛开这些,慢慢品味,我发现文章写得很有味道,作者调动了听、视、触觉来感受秋,而且融入了深沉而细腻的情感,所以我还是挺喜欢的。
  宁晗:我喜欢这篇文章。作者用细腻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北方秋天的各种景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者文风清澈、纯净,虽没有过分华丽的辞藻,但字里行间透出一股灵气,让人读起来毫不乏味。
  周浩:我喜欢这篇散文。它的语言很美,没有难懂的词汇,很平民化。我觉得散文并不一定都要很朦胧。虽然意境深的文章可供人长时间品味,但实一点的文章也另有一番风味。这很像一个人不可能永远只喝好茶,喝白开水其实也有一种畅快之感。
  林楠岚:我也比较喜欢这篇散文。它与一般写秋的文章不同,他写了很多不细心观察就不能发现的事物,可见作者的观察非常细致,而且作者似乎很注重用词,用的词都非常精辟,让人有身临其境般的感受。总的来说这篇散文还是很美很有味的。
  徐颖倩:我也喜欢。因为自己对季节比较有感觉,我们眼下的秋是南方的秋,虽也有落叶、有秋风,而我们却从不曾想过北国的秋如何。好像这篇文章就是给我们这些从不知道北国的秋的人写的。
  喜欢本文的同学说得差不多了,我便接着介绍郁达夫之子郁飞写的回忆文章《关于我父亲的〈故都的秋〉》,让学生了解这篇“急就章”成功诞生的背景以及成功的原因。至于我自己的观点,以及其他一些专家的观点,下节课再专门介绍。然后让大家交流第二个问题:找出喜欢的片段进行赏析。
  喜欢的片段有同有异。
  刘单丹:我喜欢第三段中“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这两句。作者从生活的细微处感觉到了那份自然而然的秋意,“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我觉得那情景一定很美,不禁有些神往。还有那“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在南方是很少见的。这几句表达的意境很美。
  汪琪瑶:我比较喜欢第四段。作者并没有具体描写槐树、槐花怎么样,而是写槐树、槐花带给人的感觉。让人看了感觉比较安静、比较细腻,虽有落寞却很温暖。
  姜小菲:我也喜欢第四段。槐树没有声音、没有气味的落蕊铺满地,作者对它情有独钟,没有俯身捡起,也没有等落蕊飘在自己头上,而是轻轻地用脚踏上去,感受那“柔软的触觉”,即使只是一点点极细微的。他不对美丽的风景入迷,却喜欢“一条条扫帚的丝纹”,喜欢它的细腻、它的清闲,这更是常人难以感受到的。作者将自己潜意识里的落寞寄托在这条条的丝纹上,朴实却很有味。
  戴琛:全文中我就对一段文字非常有感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有点儿落寞”。我觉得作者此处的描写入木三分。我也曾经无数次地独步在寂静的街道上或是弄堂里,经常见到这种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不知不觉地,心中就会涌起一种“举天之下唯我一人”的寂寞感觉。在受到挫折之后,这种感觉尤为明显。正如作者所说的,细腻、清闲,却又寂寞。
  管宇:我最有感受的也是第四段。它让我联想起一种情景:小马路两旁高大的树木,随着风飘下无尽的叶。那是一种仿佛具有生命的落叶,在有韵味地落下,满地都是,然后你独步其间,此时人的视觉、听觉、嗅觉都静默了,只剩下触觉和那种最原始最深沉的感受。这种感受可以是脚踏落叶时的感受,可以是风挟着飞舞的叶子碰撞心灵的感受,这也就是秋的感受。所以我觉得读了这一段我最有秋的联想、秋的回忆。
  范灵芳:我喜欢“在灰沉沉的天底下”那个片段。片段很简单,只提到北方下秋雨前后的情景。开始时,用“忽”与“便”两字,写出了从风到雨的过程——很突然。“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中的“卷”字,把这一切都写活了,透过这个字,我们似乎看到雨后太阳在微笑。对都市闲人的描写,烘托了北方秋天的那种意境,很有味。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