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期

“非指示性”语文教育:一种教育理念

作者:郑逸农




  黄宣滕:我喜欢“北方的果树”这一段。我认为这段最能体现作者扎实的语言功底。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东西,在作者的笔下,竟也有了不一样的色彩。作者的遣词造句确实了得,“像橄榄又像鸽蛋似的这枣子颗儿”,一粒普通的枣子,作者也能写出这么多笔墨,确实不简单。
  毛伟:我欣赏最后一段。寥寥数语,道出了心中对秋的热爱、崇尚,不经意间涌出的心声,早已超出了一般的感情倾泻,让人看了不禁为之震撼。
  接着交流第三个问题:如果说本文的描写是成功的,你能概括出几条“成功秘诀”吗?
  赵晶:从多方面描写,动静结合,正反对比。
  龚舒颖:所写的东西一定要真实地体验过,要善于观察身边的事物。
  夏玲意:要有敏感的感受力,能写出听觉、视觉、触觉,能寄情于景。
  汪琪瑶:用心感受喜爱的事物,观察要细致入微。
  毛伟:巧妙的构思,恰当的表达,真情实感。
  宁晗:语言平淡而不失韵味,描写景物入木三分。
  詹妮:从不同角度去描写,注重细节描写。
  饶黎思:懂得比较、反衬,善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格。
  教师:观察得细致,体验得深刻,热爱得真挚,表达得细腻。
  最后交流第四个问题:比较《我的空中楼阁》与《故都的秋》的不同风格。
  周浩:前者是珍珠,后者是鸽蛋。一个高贵优雅,一个朴实无华。
  夏玲意:前者如同一幅风景秀丽、色彩斑斓的油画;后者如同一幅落蕊满地、清静飘逸的水墨画。
  范灵芳:前者似乎是天空中的彩云,华丽、优美,让人向往;后者似乎是晴朗的天空,没有装饰,平平淡淡,却也让人回味无穷。
  冯俊鹏:前者如同朝气十足的少年,后者如同稳重的老人。
  笔者趁机问大家:“这两篇散文你更喜欢哪一篇?”结果有42人喜欢《我的空中楼阁》,喜欢《故都的秋》的仅有5人,且全部是女生。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四个问题交流结束后已经下课,我要求学生把自己新的理解与感悟写在备用纸上。课后收上来细细阅读,发现他们有的作了调整,有的仍然坚持。
  汪琪瑶:还是没感觉怎么好。听了那么多,只是没以前那么讨厌。也许真的需要时间、需要阅历,才能体会到作者的感情。
  黄宣滕:还是不认为它是佳作。因为我感觉不到作者所写的秋的气息,还是以后慢慢体会吧!
  韩一心:听了一些同学的见解,再仔细品读,发现作者对景物的细腻描写还是很值得学习的,文章中寄寓着的感情也在一遍遍的朗读中逐渐流露出来。
  陈易馨:我还是喜欢这篇文章,故都的秋真的被作者写得很逼真。我去过北京,现在读这篇文章仿佛又回到了北京,而且读完文章后还有更强的去北京领略秋的欲望。
  
  三
  以上是这堂“批判会”的实况。
  两个平行班的感情倾向为什么明显不同?从班级的个性倾向讲,可能两个班的情感个性与认知个性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而从教师施教的角度讲,另一个班级接任不到一个学期,而这个班级已教了两年(且是既教语文,又担任班主任),长期的“非指示性”教育,使学生与自己的距离很近,课堂上气氛活跃,学生积极参与,畅所欲言,毫不保留。
  到了第二节课,笔者才介绍自己的观点,并打开人民教育出版社网站,向学生介绍两位专家的赏析文章:《〈故都的秋〉的画面美和音乐美》《着意绘秋景,闲笔出真情》。希望通过对课文的细节和整体、语言和人文等细致全面的评析,调整或深化学生原有的认识;但仍不强求,也没有让他们再次举手表态。因为在以后的人生阅历中,他们还会有多次的理解与对话,没有必要强迫他们一次就获得终结性的理解。更何况,喜欢与不喜欢,都允许存在;只要学生能上升到理性认识就行。
  作为教师,为什么到第二节课才介绍自己及其他专家的观点,而没有与学生的观点正面“碰撞”、直接对话?笔者当时的考虑主要有两点:第一,四个问题中另三个问题在设计时就隐含着理性引导,不妨先让他们把四个问题全部交流完。第二,这是该班“非指示性”教学中第一次让学生自由表态、放开“批判”。教师在“批判会”现场就直接介入,可能会影响一些学生毫无顾忌地自由表达。同时还可能引起学生的抵触与反感,引发互不服输的争执。这时候,教师需要的是倾听,倾听学生的发言,倾听学生之间的对话,不一定要随时参与对话。更何况,学生在课堂上生成认识的途径是多方面的,既来自教师,也来自学生之间的碰撞和交流。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