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9期
高中语文新课程选修课教科书概览
作者:方智范
人民教育出版社组织编写的《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有强烈的方法指导意识,设计了“赏析指导”与“赏析示例”,编者先对所选诗作具体分析,起了总领和示范的作用。“自主赏析”部分又提供了学生赏析活动的具体凭借,链接资料广泛而丰富。这本教科书按古代作品欣赏方法分列专题、设计单元,诗歌分为“以意逆志,论世知人”“置身诗境,缘景明情”“因声求气,吟咏诗韵”3个单元,散文分为“把握形象,赏文析义”“整散缓急,一脉贯之”“贴近生活,体味情趣”3个单元,打破一般文学史顺序,或作家文选式的编排方式,所归纳专题的几个要点比较切合高中生的欣赏需要。
又如江苏教育出版社组织编写的《〈史记〉选读》,精心编制了助读系统:在正文之外又有译文,还有各种点评旁注,包括古人今人和编写者自己的评注,对思想内容、人物形象、艺术手法、文字表达等都有涉及,选材广泛,有助于对《史记》的深入学习。“阅读与探讨”重视发掘全文的思想价值,也能够突出《史记》的文学性;“积累与应用”注意多方拓展。书后所附的“参考书目”有助于学生扩展视野。
第四,注意选修课与必修课的衔接。
各家编写的写作类选修教科书,都注意在必修课基础上的梳理、拓展和提高;一些阅读欣赏类教科书,注意加强与必修教科书中作品的联系,如广东教育出版社的《戏剧欣赏》,在课后的探索与交流题中注意提醒学生对已经学习过的戏剧作品进行再思考和价值联想。
(四)教科书内容:注意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新的选修课教科书如何在注重贴近学生、激发兴趣的同时,把握好对学生精神成长的正确导向?各家都注意选取格调明亮积极的文本,以更好地在语文学习活动中进行思想教育与境界培养。教科书专题的选择、教学重点的确立,是实现这种导向的重要保证。
江苏教育出版社的《鲁迅作品选读》是一本较有特色的选修课教科书。编者确定的全书框架结构,以“感受鲁迅”“阅读鲁迅”“研究与言说鲁迅”三个部分11个专题组成,层次清晰,结构合理,有助于学生通过对作品的阅读探讨加深对人生和社会的了解。如“父亲与儿子”“儿时故乡的蛊惑”“人与动物”“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生命的路”“自己做主,说自己的话”等专题,令人耳目一新,注意到了鲁迅精神和作品内容的丰富性,既突出了鲁迅作为普通人的一面,也适当突出了鲁迅作为勇敢的战士的一面,使学生感到鲁迅的可亲、可敬;围绕鲁迅与青年这一主题,着重选取鲁迅有关人生与社会的名篇,使学生通过阅读探讨提高文学修养和文化素质。
三、教科书发展面临新问题
选修课教科书的编写尚处在实验的阶段,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是不足为奇的。关键是认真总结经验,虚心听取第一线使用者的意见,在发展中使之完善。从编写过程看,教科书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有:
1.多少存在着一种“泛人文化”的倾向。
教科书都十分重视课程的人文性一面,但如何处理好“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关系,还值得好好研究。教科书设计的思考练习题,有的要求太泛,有的太现代化,如某教材“山水游记”单元的思考题:“我有怎样的人生理想?我对社会图景的构思是怎样的?在社会生活中我追求怎样的人际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几乎离开了文本,不是从课文里“讲出去”,而是从外面“讲进来”。有的练习设计意图是让学生联系社会实际,但是要考虑是否贴近学生,如学了易卜生的《娜拉》,要求学生讨论“全职太太”问题。从人文精神的大处着眼是新教科书的优点,但还应注意从作品的细处入手。有的教科书引导学生在作品的语言文字方面细读、推敲的练习较少,思考题比较笼统。如要求“选取一首以前学习过的诗歌,简要分析其中使用的意象和展现的意境”,没有切入点;有的缺乏探究价值,如课文选了张抗抗《牡丹的拒绝》,提出问题:“本文是以第二人称写成的,你认为这种写法是否值得借鉴,说说你的看法。”第二人称写法是否值得借鉴,是一个无需讨论的问题,不值得花时间“探究”。
2.总体上要求过高,负担过重。
有的教科书还是追求学科知识内容的系统性,没有在“精选知识内容”上做文章,类似大学中文专业教材简编,造成内容分量过重,增加了学生负担。有些小说欣赏类教科书具体的介绍与分析篇幅过长,知识太专业化,对小说理论的介绍已经脱离了鉴赏活动,如果把教材设计的所有话题聚拢在一起,看起来就好像一部小说理论专著了。这既不符合新课标的原则,也不适合中学生的阅读活动。
有些研读参考题目的设计不符合中学教育的实际,如要求“把罗密欧和朱丽叶与林黛玉和贾宝玉的恋情做一比较”,题目太宽泛,容量太大。有的活动要求太难,如要求比较《长恨歌》与元杂剧《梧桐雨》、清传奇《长生殿》取舍加工历史题材的不同之处,无论从哪个方面看要求都过高,不适合高中生。又如要求探究莎士比亚剧作的语言特点,莎士比亚剧作的语言特点体现在他用以写作的古英语中,学生看到的是翻译作品,根本无法做到编者的要求。
3.有的教科书选文内容倾向存在偏颇,对学生不宜。
有的教科书所选诗歌散文缺少表现鲜明时代精神、具有阳刚之美的佳作,有的新闻类教科书负面新闻过多。有时由于编者比较注重作品的艺术成就,选入的课文在主题表达方面往往灰色格调者居多。如日本作家芥川龙之介的《莽丛中》有凶杀、暴力场面,不宜作为中学生的阅读课文。白先勇《永远的尹雪艳》对一个交际花的排场、做派、手段等进行了精细刻画,而且带有一定的欣赏意味,作品把小说中几位男性人物的悲惨结局归结为“命”,具有神秘化倾向,作品中潜藏的作者对当年上海风雅的深深眷恋也是年轻的中学生难以理解的,不太适宜作为课文提供给中学生学习。当然,这些偏向已经在修改工作中基本得到纠正,编者精选中外小说史上的经典作品,既具有叙事学方面的标本意义,同时也表达了诸如美丽爱情、热爱生命、奋斗不息、珍贵友情等积极明亮格调,体现了中学教科书应有的导向,反映了编者们对培养下一代的高度责任心。
4.应试情结在新教科书中再现。
有的教科书练习采用了较多的近年高考常用题型。尤其是语言文字应用系列的教科书,出现了诸如“下面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摇)”“下面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摇)”这样的题目。我们不是要故意排斥高考试题,而是希望平时练习题与考试题命题角度不同。考试时,只管答案正确就给分,不用解释道理。平时练习不能只管选对答案,应该一一弄明白哪些对哪些错,对和错的道理是什么,要让学生真正掌握语文课程中的核心知识和能力。有的写作教科书大量选用中学生应试作文,几乎占到一半以上,这样的教科书就类似学生优秀作文选了。
以上是在教科书发展进程中产生的问题,在各方的积极努力下,这些问题在逐步得到纠正。我们相信,只要坚持新课程以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为本的理念,认真总结我国语文教科书编写的经验教训,积极探索教科书编写的基本规律,新一代语文教科书将在使用和修改中逐步走向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