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5期
《〈世说新语〉两则》教学案例
作者:常红艳
常红艳,女,1971年出生,湖北省宜昌市第六中学语文教师,三峡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兼职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乐于探索,善于学习,笔耕不辍,教研成果丰硕,先后到海南、山东、辽宁、宁夏、广西等地作课改报告20余场。近几年撰写的教学论文及案例发表或获奖达56篇。曾获得湖北省骨干教师、湖北省优秀中学语文教师、湖北省教改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教育观点
还文言文阅读以鲜活的灵气
文言文与现代白话文有较大差别,老师只有消除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心理障碍,并给予有效的指导,才能让学生真正走近文言文。“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文章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足见诵读的重要。文言文是读懂的,不是老师讲懂的。文言文教学要坚持以读为本,让学生读出韵味、读中品味、读后回味,充分感受文言文的情趣、意趣和理趣。
一、读出韵味,感受“入乎其内”的情趣
1.读得顿挫有致
文言文教学以读为本,但这里的读既不是一遍遍机械性地傻读,也不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似的读。读一遍要有一遍的目的,要有一遍的效果;而且要有一定的层次,即体现由生到熟,由不理解到理解的过程。在诵读中,老师既是参与者,也是参悟者,更是促进者。老师在难读处加以示范,在不到位处加以引导;作为隐形的穿“珠”者,应根据文本和学生的特点恰当地安排诵读的形式。
读准字音、读清句读是文言文诵读的基本要求。正确的朗读是离不开理解的,理解是朗读的基础,朗读又反过来促进理解。读准字音要靠理解,如果知道《出师表》中“陈胜王”中“王”作“为王”讲,就不会错读为“wáng”了。分清句读也必须以理解为基础,如《狼》中“其一犬坐于前”应理解为“那另一只狼像狗一样坐在前面”,读时需在“其一”之后稍停顿;如果误解为“那一只狗坐在前面”,当然就会读错了。
但是,仅仅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还不够,还要能读出文言文的情味,这就和理解的关系更密切了。文章是表情达意的,语言是情感的载体。朗读时只有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才能带着激情去朗读,才能真正理解课文的内容。如《三峡》,“两岸连山,略无阙处”要读出山的连绵起伏,声音就应该稍微延长;“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要读出山的陡峭高峻,语调宜高亢;“夏水襄陵,沿溯阻绝”要读出水湍急的气势,语速宜稍快;“素湍绿潭,回清倒影”则应读出水的清幽秀丽,语气宜柔美;读“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时语调应哀婉。如此在理解中朗读,在朗读中理解,反复循环,“口咏其言,心惟其义”,学生自然能体会感情,进入意境。
2.读出生活体验
语文即生活,这是众所周知的道理。但是,当前最严重的问题是:语文是语文,生活是生活,尤其是把文言文教得离生活越来越远。不少老师夸大了文言文和现代汉语的差异,忽视了两者之间的传承关系。其实,两者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巧设情境,将文言文与现实生活对接,学生就会学之有趣、用之有益。
如教学《童趣》,要极力抓住学生好奇、想象力丰富的特点,设法调动他们的生活体验,以“趣”贯串课堂始终:内引体验(唤醒童心童趣)─创设情境(感受文本情趣)─外联生活(抒写物外之趣),让学生涉趣、赏趣、说趣。因此,可以创设如下情境:如果你就是文中那个想象奇特的男孩,请你为大家讲述发生的趣事,可从文中任选一件,发挥想象,把事情尽量描述得具体、生动;如果沈复是你儿时的伙伴,你会对他说些什么呢?还有哪些古诗文也表现了童真童趣?你在生活中享受到了哪些“物外之趣”?
二、读中品味,感受“沉乎其中”的意趣
1.品出意外之意
语文学习是欣赏与创造美的过程。钟嵘在《诗品序》中说:“五言居文词之要,是众作之有滋味者也。”他将“滋味”作为对作品的最高美学判断,可以想见,他是将写作当作创造美的过程来看待的。同时他又指出,诗歌当“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是诗之至也”,他用“味之”来概括品读的过程。文言文表意含蓄,语言凝练、典雅,讲究炼字琢句,用典采韵,因此要含英咀华,细细品味,读出言外之意。
品语言。如《陋室铭》中“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一句,应抓住关键词“上”“入”来品,要品出苔痕与草色的有情有意,品出环境的清幽宁静,品出主人淡泊平和的心境,从而见其“德馨”。
品形象。如教学《五柳先生传》,可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不知”“不详”来品出五柳先生的隐士特质。抓住“不”字系列词:“不慕”(荣利)、“不求”(甚解)、“不能常得”(酒)、“不吝情”(去留)、“不蔽”(风日)等品出五柳先生的真性情。抓住“闲静少言”“欣然忘食”“造饮辄尽,期在必醉”,即使“环堵萧然”“箪瓢屡空”,依然“晏如也”,品出五柳先生的追求。这样,学生自然就能理解“忘怀得失,以此自终”的含义,明白“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的内涵。
2.品出意象合一
刘勰《文心雕龙》说:“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需披文入情,沿波讨源。世远莫见其面,觇文辄见其心。”阅读文言文就应该沿着作者思维的轨道,走进作品的意境。这就需要学会从文字入手,充分想象,将文字转化为画面,使作者创造的艺术形象充分展现在眼前。
譬如《与朱元思书》中的“水皆缥碧,千丈见底”一句,老师就可以勾勒出一个广阔空灵的境界:水一定是在等待着谁,所以用天空的澄澈将自己染色。清澈的碧波掩映着青山、蓝天、乱花、浅草,掩映着白云、红叶、绿树、山崖。鱼群穿梭,争与人乐,逗人游兴;细石垒垒,怪形异状,以奇引人。鱼之动,使得山水饶有生趣;石之静,衬得鱼之娓娓可爱。这一切,恰似一首回荡在云天之上的歌。“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一句,描绘出一幅生机盎然的画面:“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太白的诗也无法比拟这狂野的水了。如飞箭的速度,如奔马的态势。巨石如何?险滩又如何?水以它奔驰的生命,飞过、淌过、流过。水以速度演绎出自己生命的奔放!当脑中出现一幅幅意象合一的画面后,学生怎能不产生亲临其境之感,怎能感受不到这静中之景、动中之情?
三、读后回味,感受“出乎其外”的理趣
1.读出人生理趣
文言文以简约凝练的语言承载着传统文化的精华与中华民族的智慧,阅读时不仅要读出意味,更要读出思考,要从文学韵味中悟出人生理趣,从而愉悦心理和陶冶精神。
如教学《〈论语〉十则》,我指导学生做“分类式读书卡”,编写《〈论语〉心得》。通过这种活动,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进一步回味这十则格言的含义,并用这种方法去阅读更多的文言文,从而加强文言文的积累,提高语文素养。如对“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有的学生就感触颇深: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经验让我们处理问题驾轻就熟,教训让我们不会重蹈覆辙,反省在我们成长过程中能起积极的作用。还有学生悟出了学习的道理:没有反思的学习,就像只吃草而不知反刍的牛羊,知识只有通过反省才能融入自己的血脉中,读的书再多,如果没有反思,那么最多只能称得上两脚书橱;反思,会让我们变被动学习为主动追求,反思,更会让我们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也有学生从中悟出了立身处世的原则:一个人最重要的品质是要讲诚信,要诚实不欺,敢说真话,一言九鼎。一则论语能让学生从中读出如此多的感悟,学生的情感、态度及价值观在这里也得到了充分的展现,这便是经典的魅力。
2.读得余音绕梁
文言文精约优美、深沉含蓄、意蕴悠长,反复诵读,会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之感,且口齿留香,终生难忘,有提高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