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5期
重读经典
作者:袁湛江
黄文杰:祥林嫂的可怜不仅因为她的悲惨遭遇——出身卑贱、祥林早死、贺老六病死、儿子惨死,以及如此可怜的境遇非但没有得到社会的关怀,却还要被婆婆绑卖、大伯收屋、鲁镇百姓嘲弄、地主老爷家鄙弃,落得讨饭饿死的结局,还因为无形潜入灵魂的可怕的地狱迷信、贞洁礼教,使得走入困境的祥林嫂陷入活也不是、死也不能的精神绝境。勤劳善良的祥林嫂,不能因为她的勤劳善良在这个社会里获取生存的机会,反而被践踏、吞噬。祥林嫂也并不是一味逆来顺受,她会逃出来反对婆婆虐待,强力反对婆婆绑卖,省吃俭用到极点来捐门槛,用自己的力量来反抗不公平的命运,用自己的力量想得到这个社会的承认,但悲哀的是她这是用贞洁反贞洁、用礼教反礼教的盲目、自发的反抗,这在封闭的鲁镇永远也不可能找到重生之路,祥林嫂只可能绝望而死。我初读的时候认为祥林嫂抗婚是反抗封建礼教,后来在重读的过程中,把祥林嫂还原到文本中,还原到她所处的那个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就从原文中找到了很多不同的信息和依据,另外我又读了鲁迅同期的其他作品来论证我的结论,现在越来越认识到祥林嫂的“自卫式”反抗行动源于她对封建礼教的不自觉的维护,认识到那种心灵防守的脆弱与深刻的悲凉。
袁湛江:所以在深入的阅读过程中不断的发现问题不是件坏事情,它会逼迫我们对作品做更仔细和深入的研读,从走近经典到走进经典。
黄文杰:目前在经典作品的阅读教学中,盛行一种多元解读的说法,袁老师怎么看?
袁湛江:这是对“非此即彼”的一种反动,“非此即彼”强调的是文本解读的一元性,这对那些宏大的复杂的史诗性作品往往不适用,例如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有时即使是很短小的作品,如果表现出来的思想感情比较复杂,也会形成读者的多元解读,比如对白居易《长恨歌》的主题历来就存在争论。但莫衷一是,多元泛化,看似中庸,实无主见,不应该成为一种阅读倾向。语文教师既要调动自身的生活积累,又要注意回归到作者的写作背景中去,千万不能用自己今天的阅读感受代替作品的原意。这样经过深入研读,你会从多元解读中解放出来,也就是说,不要放纵自己多元泛化解读。
郑素芳:我想举一个自己重读《论语》的例子来说明对多元解读的理解。《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是《论语》中较完整的一个片段。孔子为什么“与点”一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初读文章,我感觉曾皙的回答“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描绘了一种闲适美好的生活,这种生活让孔子向往,这种描述让他愉悦,因而他赞成曾皙。后来发现参考书上说曾皙描绘的是一种大同社会的生活,这正是孔子所追求的,这似乎印证了我初步阅读的感受。再后来又看到了东汉王充的见解,他认为曾皙所述是古代一种叫“雩祭”的祭祀仪式,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末期,曾皙能对古礼作如此具体生动的描绘,并以此寄托自己的理想,在孔子看来是十分难得的,因而他内心狂喜而情不自禁地赞叹。这样解释似乎有理有据,但总觉得过于理性,没有读出最细微、最真切的东西。有一次听到一堂公开课,主讲老师就是持这种观点的,这堂课始终围绕“礼”来解读整个文本,我觉得太过个人化了。
袁湛江:实际上你对这几种解读都不满意。
郑素芳:是的,所以再次研读原文,结合《论语》等文献对孔子经历和个性的阐述,我悟出了更多的东西。意识到这是一次非常生动的课堂活动,师生的话尽管不多,但却细腻地传达出他们各自的性格特征,以及彼此之间的微妙关系。
袁湛江:请你具体分析一下。
郑素芳:首先看孔子与子路。子路雄心勃勃,表示他能在三年之内治理好一个面临内忧外患的中等规模的国家。孔子听完后一“哂”,这“哂”不是赞扬,而是明显的批评。这一点曾皙感觉到了,课后他追问孔子原因,孔子说是因为子路不够谦让;冉有、公西华也感觉到了,因此他们回答时措辞特别谦卑,尽管他们也志在为政。子路自己也应该感觉得到,但估计不会因为老师的这一“批评”而受到伤害。《论语》中的子路是一个率真、耿直的人,经常因鲁莽而被孔子批评,他也敢批评孔子的“迂腐”,师生关系相当随便;更何况,孔子的批评是善意的。子路志向高远,这和年轻时的孔子多么相像!孔子曾经自信地说:“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而今孔子历尽艰险,在他看来,子路虽然真诚,但多少有些年少轻狂。
再看孔子和冉有、公西华。冉有表示他只能在三年之内使一个小国物质上比较富有,精神的教化则无能为力;公西华表示他愿意学习做一个主持赞礼和司仪的官。孔子听后不置可否,这似乎不符合他老师的身份,但却是彼时孔子真实内心的体现。在孔子看来,冉有、公西华态度谦和,这符合君子的要求。他们志在为政,符合孔子一贯倡导的积极入世的原则。只是此一时彼一时,如今的孔子对为政治国已经不太感兴趣了。因此,面对冉有和公西华的回答,他既不好违心地赞赏,又无法批评否定,只能保持沉默。
最后看孔子和曾皙。曾皙表示他的志向是过一种轻松洒脱、闲适逍遥的生活,这看似散漫的“志向”赢得了孔子的极力赞赏。从孔子的赞赏中,我们可以窥见他丰富的内心世界。孔子是一个社会责任感特别强的人,为了实现“礼治”的愿望,他一生奔波,风餐露宿,饱受白眼;他意志顽强,勇气可嘉,但屡屡受挫,年华的流逝难免使他心灰意冷。从灵魂深处来说,他也许一直渴望过一种闲云野鹤、自由自在的生活,如今这种愿望尤其强烈。曾皙的话深深触动了孔子的心灵,他才是孔子的知音啊!因此孔子不由“喟然”长叹,毫不掩饰他对这个学生的赞赏之情。
袁湛江:几个学生的不同性格及其与孔子之间的微妙关系好像让你有了什么发现?
郑素芳:是的。在这一节“言志”课上,孔子首先是一个老师,因此他反复鼓励学生“各言其志”,以包容的心态接纳学生不同的志向,这是他作为教师的理智,也是职业道德的需要。但他更是作为一个真实的“人”而存在的,他不吝惜赞扬,也不忌讳批评,“言志”的是学生,而他也不是以主持者的身份高高在上,而是在对学生的批评或表扬中表明自己的内心世界,这是一个多么真实而可爱的孔子!也许我这次的解读过于感性,但自觉与文本更近了。我想,作为语文老师,对于经典作品,应该有一些属于自己的阅读感受。
袁湛江:看得出来,你很喜欢这篇文章,重读是下了些工夫的,对孔子与几个学生的不同态度和关系分析得比较透彻,而且参考了一些有价值的文献资料。你在多元解读中作出了明确的选择,或者说形成了自己的见解——孔子是作为一个真实的人存在的,然而,此时此刻他已“心灰意冷”,“从灵魂深处来说,他也许一直渴望过一种闲云野鹤、自由自在的生活,如今这种愿望尤其强烈。”我不知道,这种观点由何而来?
郑素芳:根据我对孔子生平的了解而形成的一种判断和推理。
袁湛江:这种观点未必没有道理,但是,单靠孔子对几个学生的不同态度作出推断显然不够,当你还没有拿出孔子生平中的事实,包括他的有关言论和行动来佐证他此时此刻的“心灰意冷”,这种“也许……”的判断就变得不够可靠。我的意思是在读书的过程中不管你得出什么见解,一定要言之有据。我期待你能找到更充实的材料来证明你的观点。
袁湛江:现在我们来讨论重读经典的最后一个话题:教师在重读经典过程中所得到的收获和启发如何最大限度地在指导学生阅读中发挥作用?邓老师,你以前曾经阐述过一个“素读”的观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觉得,素读教学的指导方法在教师的重读和学生的初读之间会找到一个很好的切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