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5期

重读经典

作者:袁湛江




  ●经典是一个民族或几个民族长期以来决定阅读的书籍,是世世代代的出于不同的理由,以先期的热情和神秘的忠诚阅读的书。——博尔赫斯
  ●语文教师要引领学生步入经典,首先自己要阅读经典,要与学生努力形成“共生”效应。其次,教师还要重读,反复读,惟其如此,才能真正读懂,才能在教师的重读与学生的初读之间找到切入点,从而继承与发扬民族文化,提升精神境界。
  本期我们编发浙江宁波万里国际学校中学袁湛江、邓彤、桂维诚,浙江宁波效实中学郑素芳以及浙江余姚高风中学黄文杰等老师关于经典阅读的一次对话,希望能引起广大语文同人的思考。
  
  袁湛江:经典作品的阅读教学一直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其实也是难点。今天我们围绕经典作品的阅读教学来讨论,我们选择一个小的切入点:谈谈重读经典这个话题。
  郑素芳:先请袁老师讲一讲为什么要选择“重读经典”这个话题。
  袁湛江:源于我们对经典作品的基本理解。经典,一定是可以超越时间和空间,可以跨越民族和文化领域的作品。丰富的内涵以及作家的模糊处理赋予其“说不尽”的主题,而且很多经典作品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情景下阅读会带给人们不同的启示和回味。所以对语文教师来说,重读经典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必需的。
  桂维诚:重读经典是对本民族文化的深刻认同,是一个人能够与商业社会保持一定距离而不致完全陷入其中的基本保证。这一方面是个体通过文化进行群体认同的过程,另一方面也是文化借助个体得以实现、延续甚至进一步深化其自身的契机。一种文化如果要绵延不绝地存在下去,少不了一代又一代人的用心继承与精心发扬,因此重读经典不仅是个体提升精神状态的需要,也是个体进行民族认同的责任所在。关于生死、爱憎、美丑、善恶的题材既是文学作品写不尽的宏大母题,也是人类对自身命运世代深思省察的永恒命题,所以读经典一定会常读常新,魅力无穷。
  邓彤:重读、再三读、反复读是走进经典的唯一途径,又是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还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不二法门。
  袁湛江:还有一点考虑,就是中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语文教师对经典作品不断地重读就会有不断的发现。我们中学语文教师对许多经典作品的初次阅读并不是做了教师以后,而是在做学生的时候,那么,当我们做了教师以后再来读这些作品,感受会发生很大变化;刚做教师跟做了十年、二十年教师阅读同一经典作品的感受又有不同。我们如何将这些新的发现和感悟变成学生初读经典的一种资源,是值得探讨的问题。大家先集中到一个问题上:在重读经典作品的时候你们有什么感受,最好结合具体作品谈谈。
  黄文杰:重读经典,我们意在突破主题先行的观点的束缚,突破教学方式过于技术化的束缚,突破以教代学、以本为本的程式的束缚,还以阅读原态。重读经典,不仅是对经典本身的深入探究,同时也是重构教学策略,使其过程与方法激起学生阅读的兴趣、质疑的热情,培养学生读书的习惯和能力、思维的深度。有这两者为基础,即使是对《祝福》这样的短小经典也能找到常读常新、常教常新的教学快乐,比如有人读出祥林嫂是一个没有春天的女人,有人读出社会的冷漠,有人寻找祥林嫂的微笑,有人回味五处有关钱的描写,等等。
  袁湛江:你说的是“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吗?
  黄文杰:不一定是“一千个读者”,有时候“一个读者”也会读出“一千个哈姆雷特”。不仅不同的读者读同一部经典作品会产生不同的感受;即使是同一个读者,在不同的心境、不同的阶段也会产生不同的阅读感受。所以我强调“常读常新,常教常新”。
  桂维诚:我以前上《祝福》时,曾以传统的主题即“四权”对妇女的迫害来归纳课文,一次课堂上,突然有个学生问:“狼代表什么?如果阿毛不是被狼吃掉,也许祥林嫂的遭遇就不会那么惨。”这个问题引起了大家的热烈讨论。显然这里不能简单地把狼与旧社会挂钩,狼吃人在新社会也可能发生。这就需要我们对经典进行重新解读。
  袁湛江:重新解读有什么新的发现呢?
  桂维诚:大家通过深入探讨认识到,狼吃了阿毛以及贺老六伤寒复发壮年早逝都是非社会性灾难。在新社会,一个丧夫失子的弱女子会赢得人们的同情和帮助,可以改变悲剧的命运。但是在祥林嫂生活的那个时代,封建礼教猛于虎狼。如果说恶狼和病魔夺去她儿子和丈夫的生命带有某种偶然性,那么祥林嫂最后走向死亡则是必然,她的“逃—撞—捐—问”只是对悲剧命运的徒劳反抗,杀害她的元凶是比虎狼更凶恶的封建礼教和迷信思想。
  袁湛江:现在看来,“四权”显然过于概念化和政治化,缺少从人性的角度和高中学生阅读接受基础的角度出发的考虑。但是这种观点在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书中主导了好长时间,现在40到60岁的人接受的基本都是这种观点,所以没有重读经典的过程,我们的观念就会老化。
  桂维诚:跳出“四权”的定论,从小说的典型环境入手,还能发现鲁镇是一个受封建理学思想严密控制、弥漫着浓厚的迷信气氛、对受苦人表现出令人战栗的凉薄与冷漠的封闭式社会。这里有阶级斗争的环境,也有非阶级斗争的环境;有社会因素,也有自然因素。祥林嫂连遭不幸,再受到种种精神酷刑,岂不雪上加霜?联系鲁迅的《灯下漫笔》一文,祥林嫂正是“想做奴隶而不得”的典型,她的复杂性格中既有反封建的一面,又有受封建迷信毒害的一面。通过重新解读,可以读出作者对鲁镇这种凉薄人情的鞭挞,是为了“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
  袁湛江:这种丰富的思想感情和复杂的人物性格必须经过不断的重读,才能逐渐认清。
  黄文杰:我们在重读经典的过程中,往往会发现这种情况:越是深入下去,越会发现主题的多元性和人物的游离感,就像进入了一个深不可测的洞穴,越往里走,岔路越多,问题越多,不确定性也越多。袁老师,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袁湛江:我提一个问题:碰到这种情况,你的感受是无所适从的困惑,还是挑战定论的激情?
  黄文杰:两者都有,但是激情更多一些。
  袁湛江:困惑我理解,激情我更欣赏。坦率地讲,一个人在阅读经典作品的过程中没有遇到任何障碍、一帆风顺地把握原意,几乎是不可能的,有质疑、有争议、有困惑都是正常现象,但要有挑战的激情和勇气,黄老师刚才所做的关于“洞穴”的比喻我们几乎人人都遇到过。
  邓彤:读书,首先需要勇气,要敢于打破经典作品的神秘感。许多伟大的经典其实非常“平易近人”,大多数经典都淳朴得如同生活本身,你能感受生活,你就能欣赏经典——只要你具备最基本的阅读能力。细细阅读经典,其实就是细细品味生活,或者说,是在体验一种你从未经历过的生活,这又有什么可畏惧的呢?用体验生活的方式阅读经典,将会读出无穷的滋味。
  袁湛江:在阅读过程中产生歧义往往会影响对作品的基本理解,而重读经典为接近作品的原意提供了可能。刚才桂老师谈到了《祝福》中的祥林嫂,说她“既有反封建的一面,又有受封建迷信毒害的一面”,那么,她被迫嫁给贺老六而“闹婚”这一情节,是表现了她对封建思想的反抗,还是表现了她被封建思想毒害?
  黄文杰:这个问题我也注意到了,而且我们学生的争论还很激烈。持“反抗”观点的人说:“祥林嫂虽然是个奴隶,但她在鲁家已经坐稳了奴隶,并且她很满足这种奴隶地位,何况即使是一个奴隶,她也有追求自由的愿望啊,所以有人来打破她这种自以为很满足的生活状态,她自然要反抗了。”持“毒害”观点的学生说:“祥林嫂之所以反抗,归根结底是她心中有一个观念:从一而终。所以她反抗不是对命运的抗争,恰恰是不惜用生命来维护封建礼教,可见被封建礼教毒害之深!”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