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9期
鲁迅的知识结构和人文素养及其启示
作者:温立三
样的母性之爱,这是多么动人的人间真情!
鲁迅最感人的爱的篇章是他对青年的爱。鲁迅是“青年的吸铁石”。知夫莫如妻,许广平的这个比喻非常贴切,形象地指出鲁迅与青年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无论是在北京,还是在厦门,或是在广州,或是在上海,都有无数的青年追随鲁迅,接近鲁迅。有人从北跟到南,又从南跟到北,鲁迅去哪里,他就去哪里。据不完全统计,鲁迅一生其接待来访青年五百多人,其中绝大多数都是首次谋面。正是鲁迅的爱,源源不断地召引着前来寻找真理和方向的青年。鲁迅知道,未来是属于青年的,所以他宁可“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也要“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鲁迅任何时候都站在青年一边,为青年的权利与发展而战。为了学生,他可以舍弃手头那份令人羡慕的工作;为了学生,他可以把聘书摔还给校方。他曾给素不相识的青年补靴;他曾让几位陌生青年在自己家中住上几个月,不仅供给膳食,替他们找工作,最后还提供一笔可观的返乡旅费。鲁迅在北大的学生孙伏园这样回忆:“我是一个什么事情也不会动手的人,身体又薄弱,经不起辛苦,鲁迅先生教我种种锻炼的方法。……我们一同旅行的时候,如到陕西,到厦门,到广州,我的铺盖常常是鲁迅先生替我打的。耶稣曾为门徒洗脚,我总要记起这个故事。”(《哭鲁迅先生》)鲁迅这种对青年学生的真爱与大爱,正是今天许多语文老师所缺少的,也是我们老师所需要的。如果我们语文老师在这个问题上能学到鲁迅的几分之一,那也必将对一部分学生形成终身的影响。
我们也许记得唐弢的《琐忆》,文中写尽鲁迅的深刻与幽默,这说的是鲁迅的“趣”。作为教育家的鲁迅,无论是在生活中与人谈话,或是在讲课时,或是在文章中,都处处表现出睿智、风趣与幽默。就讲课来说,他的风趣,让他的许多学生直至晚年仍念念不忘。绍兴府中学堂的吴耕民回忆:“鲁迅先生……有时说话幽默,诱人深思,使我们百听不厌。讲完后即记住,无死记硬背之苦。”浙江两级师范学堂的吴克刚回忆:“鲁迅先生讲课很生动,有时引得全堂大笑。”鲁迅在北大的学生冯至回忆:“鲁迅先生讲课非常风趣。他常常引得大家发笑,但他自己却一笑也不笑。”鲁迅在北大的学生常惠回忆:“讲《红楼梦》时,年轻学生都迷恋林黛玉。鲁迅说:‘你们都赞成黛玉?我不赞成。’大家都疑惑,问:‘为什么?’他说:‘痨病鬼。’大家都笑起来。”作家鲁彦这样描述鲁迅的讲课效果:“于是教室里的人全笑了起来,笑声里混杂着欢乐与悲哀,爱恋与憎恨,羞惭与愤怒……”这样的讲课风格,正符合鲁迅自己所说的,上课“并非要从头到末都一本正经,中间不妨杂着一点闲话笑话,以增加课堂里的活气”。(孙席珍《鲁迅先生怎样教导我们的》)鲁迅那风趣幽默的教学艺术背后,折射的其实是他深厚的人文修养。
当今社会,只有具备一定的人文素养,才能胜任自己的工作,才是一位新时代的公民。以塑造人类灵魂为己任的语文教师,更要有相当的人文素养。在这方面,愿教育家鲁迅的言行能给我们启示,促我们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