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9期

鲁迅的知识结构和人文素养及其启示

作者:温立三




  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他还是伟大的教育家。鲁迅一生所从事的第一项社会职业就是教师,他直接从事教育事业的时间达十年之久。即便定居上海离开教育战线之后,鲁迅仍一直满腔热情地关心中国的教育现状与发展,发表过许多关于教育问题的重要言论。据统计,鲁迅所教过的学校达13所之多,其中有高等院校,有普通中学,还有师范学校,甚至还有外国语学校;鲁迅所教过的课程,有化学、生物、生理卫生、小说史、文学史、文艺理论等。从鲁迅的教育实践和思想著述来看,说鲁迅仅仅是一位语文教育家,已远远不能涵盖这位文化伟人博大精深的教育思想。鲁迅是专家,也是杂家,他是中国社会新旧交替之际诞生的通才。
  出于培养新型人才的需要,本世纪初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师资问题备受关注。在这种背景下审视鲁迅的知识结构和人文素养,对于检讨现行语文师资中存在的缺憾,思考怎样培养新型的语文教师,进而深化当前的语文课程改革,无疑大有裨益。
  
  一
  
  语文教师的知识结构问题是新课程改革关注的重点,对此,许多人作过深入研究,发表过不少精辟的见解。对比发现,各种观点其实都大同小异,即一致强调语文教师知识构成的博而专。所谓博,就是说语文教师的知识面要广博,不仅对古今中外的文学、文化、历史、哲学、地理、美术等各人文学科要有所了解,而且对理、化、生等自然学科也要略知一二,并不断跟进,对知识进行自我更新。换句话说,当今语文教师既要知晓人文科学,又要粗通自然科学,尽力打破文理界限,人文修养和科学素养兼备。所谓专,就是说语文教师的专业知识不仅应具备大学中文系毕业生的水平,而且要在语言或文学的某个或某些方面有较为深入的研究。既博且专,便是当今语文教师合理的知识结构。有了这样的知识结构,就具备了成为一名优秀语文教师的前提条件。
  鲁迅的知识结构就是完美、合理、科学的。鲁迅一生,读书多而杂,经史子集,野史杂说,西方科学,中外哲学,马列著作,甚至是画谱古碑,无所不读。鲁迅既是伟大的作家,也是杰出的学者。其学问之专,无需在此饶舌,一部《汉文学史纲要》就足以证明。这里单看他作为通才和杂家的一面。鲁迅的知识面可以用一个“全”字来概括,大凡文学、历史、哲学、美术、民俗、考古、地质、医学、化学、植物,以至偏僻的佛学、古碑等,无不涉猎。据周作人回忆,他这个哥哥少年时就已博览群书:《诗经》《楚辞》《古文析义》《东莱博议》《洛阳伽蓝记》《水经注》《华阳国志》《六朝文絮》《剑南诗稿》《古文苑》《唐代丛书》《太平广记》,陶渊明、李太白、杜子美、李长吉、温飞卿、李义山、苏子瞻、黄鲁直……唐宋杂著、明刊十八史……小小少年,就已读如此多书,令人惊叹。即使在多病的晚年,鲁迅仍然耕读不辍,在他后几年的日记中,每年岁末都列出详细书账,记录该年度购书目录和花费金额。仅1934年,鲁迅购书就达307种!
  历史知识是语文教师知识结构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文史向来不分家。没有厚重的历史知识作为背景支撑,无论是文学还是语言都将变得肤浅而无力,更无法认清中国的社会和当下的现状。鲁迅深知这一点,他主张青年人要读一点历史:“读史,就愈可以觉悟中国改革之不可缓了。”(《华盖集·这个与那个》)他的史学知识非常丰富,治史态度十分严谨。看他的文章,历史知识和掌故信手拈来,可以看出,他对中国历史几乎熟到不能再熟的程度。鲁迅不仅读正史,也读野史和杂记,在他看来,正史往往是“官修”而加以“钦定”的,涂饰太厚,废话太多,很不可靠。野史和杂记虽然免不了讹传,但它们不像正史那样装腔作势,因而可以从中看到历史的某些真实,让人从另一个角度得到启发。
  审美品位也是语文教师知识结构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审美品位的养成,建立在对多种文艺样式的喜好之上。在这之中,当以文学和美术为最。鲁迅对美术的喜爱贯穿了他的一生。他在教育部任职的时候,就曾全力支持蔡元培的美育主张:1912年6月,教育部举办“夏季美术讲习会”,鲁迅负责主讲《美术略论》;1913年2月,鲁迅在《教育部编纂处月刊》上发表《拟播布美术意见书》,表达了鲁迅对美育的热情;在北京期间,他曾花相当长的时间和相当多的精力去收集汉魏六朝以来的画像,并手描大量碑刻的画像和图案;在北京、厦门、广州,鲁迅在教书之余,曾研究古书中的插图和民间美术;1931年8月,鲁迅曾为爱好木刻的进步青年举办了为期六天的木刻艺术讲习班,后来帮助青年出版《木刻纪程》一书;为保存祖国的版画遗产,他晚年与友人一起,精心收集和自费复印清代木刻家刻印的《北平笺谱》和《十竹斋笺谱》。另外,鲁迅还将视线投向异域,收藏大量外国著名艺术家的版画,自己筹款先后复印出版十多种外国画册。对美术的酷爱,培养了作为教育家的鲁迅的艺术品位,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这位教育家的知识结构。
  由于时代的需要,新世纪语文课程改革中的选修课程分量在不断增加,这就要求语文教师的知识结构既“杂”又“专”,即在拥有广博知识的同时,又在某领域有深入研究。“杂”即博学,“专”即专家,以博学为基础,向学者型的教师目标迈进,这是21世纪语文教师自我成才的方向,也是通过阅读鲁迅让我们得出的重要结论。
  
  二
  
  鲁迅在文学创作领域中的巨大成就,某种程度上遮蔽了这位文化巨人在其他领域的光芒。所以说到鲁迅,人们往往只会想起他的《呐喊》《彷徨》《野草》《朝花夕拾》等文学名著,以及他的杂文里发出的那些振聋发聩的声音,而容易忽略作为有着深厚科学素养的鲁迅。事实上,鲁迅一生热爱科学,崇尚科学,宣传科学,关注科学世界的发展,致力于科学在中国的传播与普及。
  作为高举民主与科学大旗的五四猛将,鲁迅深知科学对于我们这个积贫积弱国度的重要性:“科学能教道理明白,能教人思路清楚,不许鬼混……”(《热风·随感录三十三》)在鲁迅看来,自然科学不仅让人增长知识,而且教人尊重事实,培养实事求是的精神,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所以他希望中国人要“有科学的头脑和工艺的手”(《我们今日需要的是什么》)。鲁迅特别强调,搞文学的应该学习自然科学:“先前的文学青年,往往厌恶数学,理化,史地,生物学,以为这些都无足轻重,后来变成连常识也没有,研究文学固然不明白,自己做起文章来也糊涂,所以我希望你们不要放开科学,一味钻在文学里……”(《鲁迅书信集·致颜黎民》)依此类推,语文教师同样应好好学习自然科学。
  鲁迅不仅这么说,也这么做。他从小就爱看诸如《释草小记》《释虫小记》《南方草木状》《广群芳谱》《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花镜》等有关草木虫鱼的古书。从这些古书中,鲁迅了解到自然的神奇与伟大,为日后喜爱现代自然科学打下了基础。1898年,在江南水师学堂和路矿学堂,鲁迅第一次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