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0期

《再别康桥》教学实录

作者:孟全波




  师:向往自由的情感。嗯,那怎么来表达对康桥的爱和留恋呢?
  生:我认为倒数第二节能够表现这种情感。首先。他说“但我不能放歌”,“不能放歌”就表现出作者是悄悄的、很静的。然后既然是很悄、很静,大家都知道是轻声慢步嘛,只有放慢了脚步,发出的声音才会很小,很静、很静的,作者充分表现出了那种留恋的感觉。故意放慢了自己的脚步。
  师:哦,故意放慢了自己的脚步。
  生:还有最后一句“沉默是今晚的康桥”,我觉得,“今晚”这两个字用得比较好,他没有说“再见吧康桥”,他用了“今晚的康桥”,就证明他的离别不是永恒的,而是短暂的离别,就仿佛是一个人在沉睡,我悄悄地离开他,然后又很快会回到他的身边。
  师:好,请坐。其实徐志摩在这一次离别之后,再也没有到康桥去了。不过他刚才说得挺好的,“悄悄是别离的笙箫”。悄悄地走。还有什么疑问吗?同样的,跟第一节、跟最后一节一样,它保持沉默。沉默的都有哪些事物?夏虫。夏虫为什么要沉默?为我而沉默。还有什么在沉默?康桥也沉默。还有什么也沉默?笙箫也在沉默。还有吗?
  生(齐):我。
  师:是的。其实作者也在沉默。那为何都这样默默相对呢?离别的时候有多少话要说啊,千言万语,他们却为何沉默呢?
  生:我觉得是千言万语尽在不言中,此时是无声胜有声。
  师:哦。对的。请坐。大家还有什么想法吗?还有没有其他章节可以表现出这些情感呢?除了刚才说的。比如第二节能不能体现?哪些可以体现呢?
  生:我觉得是“荡漾”。
  师:“荡漾”。你是怎么理解的?
  生:就是在他心中挥之不去。
  师:嗯,什么在他心中挥之不去?
  生:嗯,康桥的艳影。
  师:好的。请坐。对这一节还有补充说明吗?不错,“艳影”。好,你说!
  生:我觉得这个地方把“那河畔的金柳”说成“夕阳中的新娘”,也体现了他对康桥的热爱。
  师:嗯。怎么体现的呢?
  生:夕阳中的新娘应该是非常美丽的。
  师:非常美丽的。想象一下?
  生:我没见过夕阳中的新娘。但是平时在街上见过新娘,很漂亮,更何况是夕阳下的新娘呢!那金色的阳光肯定会把新娘衬托得更加美丽。
  师:更加美丽。所以表现出他对康桥的热爱。
  (生鼓掌)
  师:“金柳”大家见过吗?扬州有金柳吗?我们见的都是什么柳?
  生(齐):翠柳。
  师:哦。翠柳。那为什么这里是金柳?
  生(齐):夕阳中的。
  师:哦。夕阳中的。除了非常漂亮之外,还突出了什么?“新娘”中哪个字最关键?
  生(齐):“新”字。
  师:“新”字。那就怪了,徐志摩是第一次到康桥吗?是第一次看到这河畔的金柳吗?老朋友了,那不应该叫新娘啊。应该叫旧娘啊。(生笑)为什么比为“新娘”呢?请大家就这个问题讨论一下。
  师:好。哪位同学来说说自己的观点?’
  生:这一刻,作者是要离别康桥,也许他没有发现,原来康桥是这么美丽。以前他也觉得康桥很美。但是这一刻他是要永远离别了。他再也不能看了,他就觉得,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生鼓掌)
  师:好。我们大家也都有过这样的感觉吧,假如说你要离开某个地方,比如说你们要搬家了,你再看一看你曾经熟悉的东西,会觉得怎么样?特别亲切。就好像我第一次看到一样。徐志摩也有这样的情感。好了,还有一些章节,比如说第三节,刚才这个地方简单地提了一下,有个问题还没去探讨。“我甘心做一条水草”,做一条水草干什么?——永远地留在康桥,陪伴着他喜爱的康桥。哪个字可以突出这种感情啊?
  生(齐):甘心。
  师:甘心。所以我们在读的时候,要注意这两个字。请同学们把这一节读一下,体会徐志摩这种深厚的感情。
  (生齐读)
  师:好。还有什么问题吗?还有一些章节好像我们还没有去探讨。比如说刚才有同学讲到“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他要歌唱的是什么?
  生:歌唱他爱康桥。
  师:他爱康桥。哦,承接上面来看一下,“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这里有个问题很怪。“寻梦”后面为何用问号呢?康桥有我的梦,我去寻找不就得了,为何打个问号呢?你怎么理解这个地方?大家知道,问号有三种形式:设问,疑问,反问。这里可能是反问吗?’
  生(齐):不是。
  师:不可能。那疑问和设问呢?如果是设问的话,怎么理解呢?“寻梦”后面应该怎么样?怎样去寻梦。好。是他寻梦的方式。而如果是疑问,我要不要去寻梦?我要不要撑着长篙去寻梦?不管他设问也好,疑问也好,我们可以明确的是,这一节表现了徐志摩想在康桥实现梦想的强烈愿望。然而他的愿望能否实现?
  生(齐):不能。
  师:为什么不能?
  生(齐):因为他要离开了。
  师:因为他要离开了。所以我们明白后面这一句话——“但我不能放歌”。很简单,但却蕴涵了作者无尽的依恋。好了,请同学们把这两节结合起来读一下。“寻梦”一直到“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生齐读)
  师:现在我们可以思考第一和第七节的问题,既然如此深情,为何却要悄悄地走?为何又要轻轻地走?大家现在是怎样理解的呢?把这两节结合起来看,除了在结构上首尾呼应之外。还有没有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地方很明显,原来是“轻轻的”,后来变成什么了?
  生(齐):悄悄的。
  师:有区别吗?“轻轻”和“悄悄”有什么区别?
  生:“悄悄”是一种主观感受。“轻轻”是一种客观行为。
  师:哦,一种是客观的,一种是主观的。还有没有不同的意见?两者从程度上看,哪个重,哪个轻?
  生(齐):“悄悄”更轻。
  师:“悄悄”更轻。好,除了这一个,还有不同。“我挥一挥衣袖”和“轻轻的招手”。从动作幅度来看,哪个更小?
  生(齐):挥一挥衣袖。
  师:“挥一挥衣袖”。(示范动作)再看还有不同。——原来是跟西天的云彩作别,后面是什么?——不带走一片云彩。这就怪了,本来作者要离别的时候,看到过去的景色,又想起自己昔日的梦,还想到自己在康桥的生活,感情应该更加强烈才是啊,为什么越来越淡了呢?
  生:我认为正因为作者是喜爱康桥的,还认为康桥是美的,康桥的云彩也是美的,才“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他不想破坏康桥的美,表现了他对康桥的眷念以及对康桥的喜爱。
  生:作者不带走一片云彩,我想如果他带走一片云彩,日后如果再看到这片云彩的话,心里会产生一种伤心的感觉。
  生:“不带走一片云彩”说明了他不想破坏康桥的这种和谐美。
  师:哦。好的,请坐。我想大家可能都有自己的判断吧。你们认为,刚才那几位同学的发言,哪一种

[1] [2]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