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0期
《再别康桥》教学实录
作者:孟全波
孟全波,男,福建省福州市第一中学高中教师。多次参加各级各类教学大赛。先后荣获市级优质课大赛一等奖、省级优质课大赛一等奖、全国第五届语文教学艺术与观摩大赛高中组一等奖。参与国家级课改实验课题“重点高中学生尝试文学创作的有效途径”、新课程背景下高考命题改革研究课题“语文高考试题结构中语文选修课程测试研究”的研究工作。多篇教学论文在《作文通讯》等刊物发表。
教育观点
对语文的“简单”思考
在新课程改革的新鲜空气中,我们难以忽略一个不争的事实,那就是学生已经越来越忽视语文,越来越远离语文了。学生整天乐此不疲地做着数学题。津津有味地读着英语。对语文却敬而远之。面对母语教学的尴尬局面,我们该想些什么、做些什么呢?
当前语文学科存在“三难”:难教、难学、难考。那该如何改变这种尴尬处境呢?
我认为首先应让语文变得好教、好学。
常常有学生问,语文到底应该怎么学?老师一般都会回答:多读多写多积累。答案非常正确。可是学生又问了,多读什么?怎么写?积累什么?于是老师又回答:多读文学作品,多写文章,多积累知识。于是学生反问,我看的书不少,写的文章也不少。做的练习也不少。可是成绩为什么还不能提高?很多时候老师都无言以对。语文学科难学和学科本身的特点有关,语文老师能否使语文变得简单一些呢?
1,教学目标具体化。教师用书上的教学目标有时“崇高”得难以实现,不是每篇课文都能给学生思想上的熏陶,不是每篇课文都能让学生发现作家的内心世界,不是每篇课文都代表了作家的写作风格。许多学生觉得语文课和政治课、艺术课没有分别。讲《药》,非要揭示所谓的黑暗旧社会;讲《项链》,非要批判腐朽的资产阶级;讲《守财奴》,非要暴露所谓的金钱关系……把教学目标定具体一点,也许能更贴近学生的生活,也许学生更能够感觉到不同时代的人们和他们有着相同的呼吸。
2,教学重点集中化。教学重点一多,学生可能会无所适从。学生掌握起来也有难度。如《阿Q正传》。篇幅长,内涵丰富,教学重点非常多,要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把重点全部讲清楚,难度很大,学生也很难把握。我们不如先确定一两个重点。比如可以从阿Q被抓说起,为什么是阿Q成为替罪羊,而不是小D、王胡呢?学生自然会联系到小说的前半部分,阿Q的地位低下,连姓名都没有,不配姓赵。曾有过偷盗前科。接下来可以从“画圆”入手来探究“精神胜利法”,学生自然可以明白“精神胜利法”的本质是以阿Q为代表的国民灵魂愚昧甚至麻木,进而明白作者的创作意图——揭示国民的疮疤,引起疗救的注意。再如《再别康桥》,可讲之处也不少。假如先确定“鉴赏离别之情”为重点。再围绕“离情”展开赏析,分析怎样抒发离情、哪些诗句最能突出离情、作者抒发感情的方式有何特别之处,自然就把教学内容集中地体现出来了。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集中一个重点,然后再引出其他重点,举一而反三。当然,集中教学重点并不等于将课文盲目简单化,而是化繁为简,浓缩精华。集中的教学重点,可能是引发学生思考的关键所在,也可能是最能体现作品价值的东西。
当然,要让语文课“好懂”并不容易做到。教师必须读懂读透教材,才有可能梳理出最“容易”的教学重点。
在能轻而易举获取信息的现代社会,要让语文课成为学生永难忘怀的回忆估计也不太现实。因此。作为语文老师,我们不必奢望让学生铭记住语文,让学生记住课上学到了什么,而通过上语文课学会了什么,可能更重要。
其次,要让语文变得“好考”。
1,考试题目“人性化”。有学生戏称,某些语文试题“没人性”,比如2005年某省高考题。“胳臂”“体己”“尽快”怎么读?一点不难啊,常见字。学生信心十足。“gebo”“tiji”“jinkuai”。很不幸。答错了,应该是“gebei”“tiji”“jinkuai”。“无明火”“缘份”“怵目惊心”哪些写错了?常识告诉我们,“无明火”应该是“无名火”,“怵目惊心”应该是“触目惊心”。错了,“无明火”是对的,“无明”是佛语。意思是“愚昧”,“无明火”就是“怒火”的意思:“无名火”是“莫名其妙,没来由地发火”的意思;“触目惊心”和“怵目惊心”都是对的,意思完全一样。这是考题吗?是考题,这些题目凝聚了很多专家的心血,他们花了很长时间才命制出这样的题目;这是考题吗?不是!因为它们已经违背了语文考试的本质,不是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而是考查学生的器官功效!
2,评价标准“灵活化”。有老师曾戏言,高考之所以安排第一场考语文,绝对不是尊重国文的地位,而是因为学生考完语文后心情不会受影响,他们不知道自己考得好还是不好,一个个都很得意——因为他们都做完了、写满了,而学生对于“完满”的奢望来自数理化,数理化做完了、写满了往往意味着考好了。然而语文的结果往往并非如此,做完了、写满了不一定得高分。也许,僵化的标准是制约学生思维的罪魁祸首。
“好考”当然不是把试题简单化,“好考”的标准是是否有利于学生日常语文学习,是否有利于学生积极思考,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语文好教了。老师便驾轻就熟;’语文好学了。学生便如鱼得水;语文好考了,师生便相得益彰。
复旦大学哲学系教授王德峰曾呼吁:“语文教育应该纠正培养‘语言学家’的概念,中小学语文教学应摆脱‘工具化’倾向。把人文精神的培育作为根本使命,让学生对人生和世界形成一种审美观照。唤醒青少年的心灵。维护民族的语言,也守护我们的精神家园。”这不正是所有人孜孜以求的吗?
教学实录
师:诗歌是语言的精华,诗歌总是让人印象深刻。比如有这么一首诗:“一只鹅,两只鹅,扑通扑通跳下河。”(生笑)
师:大家笑了。请问这位同学,你为什么笑?
生:这首诗歌很生动。
师:哦,是吗?有没有其他意见?你起来说说。你为什么笑呢?
生:我觉得这首诗有点幼稚。很好玩。
师:好,请坐。这首诗好像没什么诗味。严格来说。算不上什么诗歌。我想在同学们的记忆中可能有些更美的诗歌,哪位同学给我们背诵一下你印象深刻的诗歌?
生: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不胜凉风的娇羞。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那一声珍重里有甜蜜的忧愁。
师:好,是徐志摩的诗。
生: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地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师:好,还是徐志摩的诗。有印象最深的古诗吗?
生: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师:不愧是扬州人!大家都有印象深刻的诗歌,相信大家对诗歌都有一定了解。请看这首诗,(展示PPT)这是古人看到满天飞舞的雪花后写的一首诗:“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千片万片无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