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1期
李白、杜甫诗中的“月”
作者:蒋绍愚
3.月~N
这里说的是“月”这个意象经常和别的什么意象一起出现。一般来说,与“月”同属一类、人们经常由“月”联想到的事物,在诗歌中往往和“月”同时出现。常见的组合如:“日~月”“星~月”“云~月”“风~月”“花~月”等。“日”“星”“云”“风”都是和“月”同类的天象,“花前月下”是人们普遍喜爱的美景,所以它们在诗歌中常常同时出现。
超常组合如:
冰~月:明明金鹊镜,了了玉台前。拂拭交冰月,光辉何清圆。(李白《代美人愁镜二首之一》)
松~月:故山有松月,迟尔玩清晖。(李白《送蔡山人》)
银河~月:含星动双阙,伴月照边城。(杜甫《天河》)
酒~月:抚酒惜此月,流光畏蹉跎。(李白《五松山送殷淑》)
由“月”一般不容易联想到“冰”。李白诗中把“冰月”并列,是着眼于它们“洁白”“明亮”的共同点。明镜如月,美人似冰,冰月相映,更加明亮洁白。“松”是草木类,“月”是天象类,两者也差得较远。但是从古人的审美观念来看,这两者是联系在一起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瞑》)“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王维《酬张少府》)在古代诗人看来,“松—月”的关系并不亚于“花—月”的关系,而且可能比“花—月”更雅。“银河”和“月”虽然都出现在夜空,但在诗歌中同现的并不多,可能是因为人们不把它们看做同一类。在杜甫《天河》中,“银河”是主要形象,“月”是伴随“银河”出现的。“月”和“酒”离得更远,两者的同现主要是在李白诗中。月下饮酒,“莫使金樽空对月”,在李白诗中十分常见,因此,“抚酒”就想到了“月”。
在李白诗中还有不少关于“月”的比喻,比如把“月”比为“白玉盘”等,这是比较常见的,下面的比喻则比较奇特:
月~雪:月华若夜雪,见此令人思。(李白《秋山寄卫尉》)
水~月:镜湖水如月,耶溪女似雪。(李白《越女词之五》)
用两个相似的事物用作比喻,一般人容易想到,也因此容易变得陈旧,失去艺术的生命力。而用两个差得较远的事物(如“月—雪”和“水—月”)作比喻,则要透过表面,把握其内在的相同点,一般人不容易想到,而这样的比喻,往往显得新鲜、生动。
4.月V/S
诗人对事物的观察往往非常细致,并能细致地察觉到两件事情之间的联系。这种联系有的比较隐蔽,有的则是人们习焉不察的,而诗人却能敏锐地觉察出来。但在古典诗词中,这种联系往往不是明白地说出,而是把两件事情联系在一起,甚至紧缩成一个句子,其间的联系要读者自己去体会。所以这样的诗句既精练又含蓄,耐人咀嚼。李杜诗对“月”的描写有很多这类诗句,下面选取一些加以分析。
雪霁万里月,云开九江春。(李白《避地司空原》)
这是说雪后夜空如洗,月光普照,而且使人想到月光照在雪地上,更加晶莹洁白,是一幅绝好的图画。
江动月移石,溪虚云傍花。(杜甫《绝句六首之六》)
李杜笔下的“月”千姿百态,这里出现的是“月移石”:月影在江边的石上移动而去。这是诗人的视觉印象,和上面所引“孤月浪中翻”相近。但这句诗不但写出了这种视觉印象,而且写出了造成这种印象的原因是“江动”。“江动—移石”,前者是因,后者是果。这种由因果复句紧缩而成的诗句,在唐诗中很多。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书怀》)
这句看来好像和上一句一样,也是既写出视觉印象,又写出造成视觉印象的原因,只不过句式换成了“结果—原因”。其实不然。这首诗的诗题是《旅夜书怀》,诗人在夜间不可能放眼四望,他首先直接感受到的是“星垂”“月涌”,然后进一步环顾四周,才觉察到“平野阔”“大江流”。“星垂/月涌”和“平野阔/大江流”是诗人先后观察到的景象,当然从事理上说,后者也是前者的原因。可见这种紧缩小句能包含多种关系,其表现力很丰富。
风催寒梭响,月入霜闺悲。(李白《独不见》)
“月入”是月光照进了室内。“月入”和“霜闺悲”有什么联系呢?这可以和李白另一首诗参看,《子夜吴歌·秋歌》: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时值深秋,在外面征战的丈夫还不回来,妻子思念丈夫,而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独自对着户内的月光,心中更加悲伤。
天寒鸟已归,月出山更静。(杜甫《西歧村寻置之一》)
“月出—山更静”,这不仅因为月出是在夜间,而且因为月光给山野涂上了一层静谧的色彩。这两句可以和王维的《鸟鸣涧》参看: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写的也是月光下春山的寂静。虽然王维诗中与“月出”直接联系的是“惊山鸟”,但山鸟的鸣叫不是使人感到喧闹,而是衬托了山中的寂静。
月明垂叶露,云逐渡溪风。(杜甫《秦州杂诗之二》)
这是另一种形式的紧缩。本来是两件相关的事情,可以分别用两个句子表达:“露垂于叶”和“月明(动词,照明)之”。但诗人为了表达的精练,把前一个句子变成一个词组“垂叶露”,而且让它作“明”的宾语。这样,在短短的5个字中,包含了十分丰富的内容。下一句“云逐渡溪风”也是一样。这10个字,构成了一幅乡间风景画。
和“月~N”比较,“月V/S”这种组合更富于艺术表现力,它能表现出“月”的各种形态和相关事物的联系,使“月”这个意象千姿百态,而且充满动感,具有深厚的内涵。
5.月—X
在诗歌中,“月”可以出现在不同的情景中,可以和不同的感情相联系。但在多样性中还是有一个基调:和“月”联系的情景是宁静,和“月”联系的感情是思念。这可以用计算机查找与“月”相关的诗歌,分析统计得出(当然需要人工干预)。下面举两首典型的诗歌: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杜甫《月夜》)
二、李杜风格的比较
通过对李白、杜甫诗中“月”的考察,我们能看到两位诗人风格的不同。
李白想象奇特。如“举杯邀明月”等想象很奇妙,这是杜甫诗中很少看到的。同时,李白句法自然,诗句和散文比较接近,一首诗常常倾泻而下,一气呵成。当然,李白也有“玲珑望秋月”这样离口语较远的句子,但这不是他的特色。
杜甫观察细微,备受后人称赞。如“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以及“新月”“初月”“纤月”“缺月”“残月”之类的描写,都体现出他体物之细的特点。同时,杜甫讲究“炼字”,句法凝练。如“四更山吐月”“月明垂叶露,云逐渡溪风”“叶稀风更落,山迥日初沉”之类,这是李白诗中所没有的。
三、“月”的意象的形成和发展
以上是对李白、杜甫诗中“月”的考察。如果我们再向上追溯,从中国文学的源头《诗经》《楚辞》到异彩纷呈的六朝诗赋,考察那里的“月”,我们就会看到,“月”作为艺术的意象,有一个形成和发展的过程。这种考察,我们也可以借助计算机来检索,然后加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