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1期

李白、杜甫诗中的“月”

作者:蒋绍愚




  计算机在诗歌鉴赏中如何使用?这是一个需要探索的问题。计算机擅长的是检索、分类、统计,而诗歌是感情的结晶、创造的艺术,用机械的检索、分类、统计手段来分析诗歌,无异于扼杀诗歌的生命。所以正确的做法是将计算机和人脑相结合:利用计算机强有力的检索功能,快速、全面、准确地提供有关资料,然后由熟悉诗歌的研究者从审美的角度来探索诗歌艺术的奥秘。
  意象是古典诗词中艺术创造的一个重要因素。它是诗歌中常出现的形象,这些形象以其自然的属性为基础,又融入了人文的因素,包含了深厚的文化积淀,如本文所考察的“月”。运用计算机技术鉴赏古典诗词,可以以意象为中心,用计算机提供某种意象在某个作家或某个时代的诗词中出现的全部例句和诗篇,在此基础上进行艺术分析,深入探究诗人的语言艺术。当然,利用计算机技术对古典诗词进行鉴赏,还有较大的局限性。古人曾经说过:“炼字不如炼句,炼句不如炼意。”(《诗人玉屑》引《金针诗格》)用计算机鉴赏古典诗词,主要是在“炼字”“炼句”两个层面,有时也可以涉及“炼意”,但那些不事雕饰、浑然一体、自然天成的“炼意”,还无法涉及。其实,那样的“炼意”应属诗歌的上品。如张籍《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归书意万重。忽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沈德潜评曰“亦复人人胸臆语”。又如晏殊《无题》中“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也是人人传诵的名句。这样的意境如何用计算机技术鉴赏,还是一个没有解决的问题。
  “月”是古典诗词中经常出现的意象。本文以李白、杜甫的诗为范围,以“月”这个意象为中心,对这两位诗人的艺术创造做一点探究。
  对“月”的考察可分五项:
  1.用什么字词来修饰“月”:用“A+月”表示。
  2.用什么字词来表述“月”:用“月+V(或V+月)”表示。
  3.“月”和什么形象同现:用“月~N”表示。(“月”可以和N并列,也可以和N分开出现。)
  4.“月”的表述和什么描述同现:用“月V/S”表示。(这实际上是两个小句的紧缩,常用来表达诗人细微的观察和巧妙的构思。)
  5.“月”在诗篇中经常和什么情景、什么感情联系:用“月—X”表示。
  从计算机检索的角度看,这些都是“月”和其他字词的各种组合。但从诗歌鉴赏的角度看,其中有的是通常组合,研究价值不大;有的是超常组合,反映了诗人高超的语言艺术和奇妙的艺术构思,是研究的重点。
  一、月
  1.A+月
  “月”前面加修饰语,常见的有以下几类:
  (1)性状+月
  如“明月”“落月”“新月”“寒月”“孤月”等。这一类很常见,但在李白和杜甫的诗中有不同的表现(见下)。
  (2)季节+月
  按理说,季节可以是春、夏、秋、冬,但在李杜诗中主要是“秋月”。这和诗歌描写的景象有关,因为“秋月”最圆最亮,最值得欣赏,也最能引起人的思念,所以常常成为诗人笔下的意象。
  (3)处所+月
  如“山月”“江月”“边月”“碧溪月”“石濑月”等。此类多见于诗歌,“月”和景物配合,形成一幅风景画。而在不同的背景下,“月”也各具不同的情态。“山月”常常是高山上的月,显得高远、清爽,如:“策马望山月,途穷造阶墀。”(李白《酬岑勋见寻》)〔1〕“江月”是江上或江中之月,月色和水色交融,显得光洁、柔和。如:“江月光于水,高楼思杀人。”(杜甫《江月》)而“边月”出现在荒凉的边塞,往往给人高寒、肃杀之感,如:“边月随弓影,胡霜拂剑花。”(李白《塞下曲六首(之五)》)至于“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李白《峨眉山月歌》),则是在山峰上有月轮,在江水中有月影,而且一静一动,意境十分优美。
  (4)地名+月
  如“镜湖月”“西江月”“金陵月”“鄜州月”“瞿塘月”等。“月”本来各地都能看到,并不专属于一个地方,但诗歌中却常常有“地名+月”,描写的是诗人在某地所见之月,这往往为了紧扣诗歌主题。杜甫的《月夜》最为典型: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事实上,同一个月亮,在长安的杜甫和在鄜州的杜甫的妻子都能看到,但杜甫把月亮称为“鄜州月”,而且说“闺中只独看”,显然是为了突出在战乱中独居鄜州的妻子的孤单,和诗人对她的想念。尾联两句,“月”字没有出现,但是是隐含着的,“双照”的主语就是“月”,“月”在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夫妻团聚的希望,所以,这个“月”是夫妻共望的明月,不必再强调是某地之月了。
  以上在诗歌中是常见的组合,除此以外,还有一些超常组合,如:
  漂月:五月入五洲,碧山对青楼。故人杨执戟,春赏楚江流。一见醉漂月,三杯歌棹讴。(李白《楚江黄龙矶南》)
  水月:观心同水月,解领得明珠。(李白《赠宣州灵源寺》)
  白月:大珠脱玷翳,白月当空虚。(杜甫《谒文公上方》)
  “漂月”指漂在水中之月,很形象生动。“水月”指水中之月,佛教用以比喻虚幻之象。“白月”是佛教用语,望以前为白月,望以后为黑月。不过这些用语只增加了诗歌的哲理性,并没有增加其艺术感染力。
  更值得注意的是下面这首诗: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李白《玉阶怨》)
  “玲珑”不是“望”的状语,应是“秋月”的修饰语,这里有张祜的诗为证:
  半夜四山钟磬尽,水精宫殿月玲珑。(张祜《东山寺》)
  那么,为什么不说“望玲珑秋月”呢?因为这既不符合汉语习惯(汉语只能说“玲珑之秋月”),也不符合近体诗的平仄和句法(“望玲珑秋月”是叠平,近体诗一般不用“1—4”句式),所以把“玲珑”放到动词“望”的前面。唐诗中这种句式并不少见,如:
  如瓜煮大卵,比线茹芳菁。(韩愈《城南联句》)
  这也是一种超常组合,可以造成一种“诗家语”。
  又如杜甫诗中有“新月”“初月”“纤月”“缺月”“残月”,可见诗人观察之细。如:“秦地应新月,龙池满旧宫。”(《洞房》)“初月出不高,众星尚争光。”(《成都府》)“风林纤月落,衣露净琴张。”(《夜宴左氏庄》)“热云集曛黑,缺月未生天。”(《湘江宴饯》)“卷帘残月影,高枕远江声。”(《客夜》)
  2.月+V(或V+月)
  第二种要考察的是“月”和什么动词(或形容词)组合,构成主谓和述宾关系。
  常见的组合有:“月出”“月照”“月皎皎”“望月”“玩月”等。
  超常组合如:
  月苦:我行值木落,月苦清猿哀。(李白《过汪氏别业》)
  浮月:舟浮潇湘月,山倒洞庭波。(李白《书情题蔡舍人》)
  月翻:薄云岩际宿,孤月浪中翻。(杜甫《宿江边阁》)
  吐月:四更山吐月,残夜水明楼。(杜甫《月》)
  “月”是无生命的,“苦”是一种心理状态,按常规“月”和“苦”不能搭配。李白诗中说“月苦”,是一种移情作用,把诗人自己的感情移到月上去了。“月翻”,在通常情况下是不可能的。这里说的是江中之月在浪中翻滚,造语很奇特,但写景很贴切,很生动。通常“舟”不能“浮月”,这里的“月”也是江中之月,月夜行舟,船在映着月影的江面上行进,好像在月上漂浮。这是一种很美的意境,诗人用短短的五个字就写出了这种意境。通常“月”不能作“吐”的宾语,“山”也不能作“吐”的主语。但是“四更山吐月”一句,把月亮一点一点从山上升出来的景象刻画得惟妙惟肖,显示出杜甫“炼字”的高超。
  李白《月下独酌之一》是一首脍炙人口的诗: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