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2期

略论阅读测试材料的选择问题

作者:丁文广

什么?试从两个方面作答。
  不难看出这四个题目所对应的阅读能力要求是:理解词语、体会感情、概括主旨、鉴赏评价写法。这篇文章是时下典型的抒情散文,题目设计也是典型的考题类型。不过,这种与散文相对应的阅读能力指标,却不大容易直接搬用到说明文和议论文中,所以中考说明文和议论文文章的测试题目,大多是结合文体特征来设题,比如考说明方法和议论方法等,所选材料也是典型的具有该文体特征的文章。究其原因,长期以来我们对于阅读能力的理解,是阅读经验的系统化解释,从而形成了将文本类型与阅读测试能力指标简单对应的思路。反过来,这种阅读能力观念,也固化了阅读材料选择的标准,使得文本的多样性不够。
  前文所提到的2007年武汉中考试卷中还有一组材料值得注意。这组材料不是我们常见的单篇文章,而是三个语篇,分别是《安妮日记》的节选,奥斯特洛夫斯基《理想与幸福》一文的节选,以及约瑟夫·爱泼斯坦《抱负》一文的节选。其中有这样一个题目:“[材料二]中奥斯特洛夫斯基在疾病缠身、十分痛苦的情况下,创造了辉煌,获得了常人难以得到的幸福,靠的是对人生理想的不懈追求。他的经历证明了[材料三]中哪一句话的观点?”显然,测试编制者有意重点考查综合、比较阅读的能力,所以采用了这种组合式的材料。我们从中不难看出这种习惯思路:将阅读测试能力指标和特定的文本类型相对应,实在没有,就造出来。
  尽管NAEP对于阅读能力的定义也无外乎理解、评价、应用等一些基本要素,但是测试编制者将阅读能力分为四个方面:整体理解、形成解释、联系自身、做出评价。为了使得测试更具有操作性,测试编制者又将各个方面的能力细化为处理问题或任务时的表现,从而形成较为清晰、严整的阅读能力指标体系。从这个意义上来说,NAEP等国外的阅读测试作为“他山之石”的价值在于:它们是我们映照阅读能力指标体系的一面镜子。换句话说,如果要借鉴国外的阅读测试,由于阅读能力结构认识以及语文教学实践的差异,照搬照抄的结果必然是“水土不服”,有效的途径是通过对阅读过程的研究,来修正现行测试的阅读能力指标。反过来说,如果测试所依据的指标比较零散,测量的变量增多,有些能力指标就会与整体结构不相关,结构效度自然大打折扣。而阅读能力指标的模糊,则可能会产生两个后果:一个是随意选择阅读材料,有什么材料命什么题;另一个则是选择特定的某类文章,依据此类文章的命题经验来避免测试信度和效度的降低。
  众所周知,测试编制者选择阅读测试材料的工作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要考虑包括测试效度在内的诸多因素。可是,我们当前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还主要停留在经验和直觉的层面,当务之急是在测试学以及阅读心理学的基础上,确定阅读材料选择的理性原则。唯有如此,阅读测试才能更为成熟和有效。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