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8期

新实践美学与文学审美教育

作者:苏顺超




  因为文学本身是一种语言艺术,是一种直接的话语实践。因此,文学教育和文学审美教育就必定借助于语言,就必定也是一种话语实践。如何凸显话语生产的本体论意义,以诗意化语言和审美化语言来造就真正的人,说得通俗一点就是,在诗意化和审美化的话语实践之中,生成出说人话的人,言说具有人性的人,具有语言美的品质的人。只有这样把文学教育、文学审美教育当作是建构人的生存和生存方式,塑造人的存在的实践活动,而不是仅仅把文学教育、文学审美教育当作是一种认识的工具,看作是一种技能的培养,才可以说是充分把握了文学、文学教育、文学审美教育的话语生产实践的本体论价值,才可以真正实现文学、文学教育、文学审美教育的人文精神和人文价值,从而把文学、文学教育、文学审美教育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起来。因此,我们在进行一篇文学作品的教学的时候,就是要通过这篇文学作品的话语生产实践过程的分析和综合,把字词句章的生产实践过程充分显示出来,并通过对这个话语生产实践过程的字词句章各种因素的理解和阐释,从而达到对整篇文学作品的意义的把握,以改造或塑造受教育者的心灵世界和生存状态。就像《圣经》改变和塑造了圣奥古斯丁的生活道路,车尔尼雪夫斯基的《怎么办》塑造了列宁的革命生涯,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实现了吴运铎的把一切献给党的人生价值……这些事实也就非常鲜明地表现了话语生产(话语实践)的本体论意义、中介性和感性与精神的二重性特征。
  总的来说,只有全面、系统、准确地理解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和实践概念,我们才可能把文学、文学教育、文学审美教育与以物质生产为中心的、包括物质生产、精神生产、话语生产的人类社会实践,紧密地联系起来,从而实现文学、文学教育、文学审美教育的根本目的:改造旧世界、创造新世纪,改造旧人类、塑造新人类,构建人与自然、人与他人、人与自身和谐地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主义新社会和新生活。
  苏:在阅读您的著作的过程中,我们了解到实践美学的一个基本命题,即:美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那么,您所说的新实践美学对于这个命题作了哪些新的理解和阐释呢?
  张:新实践美学主要在于把“人的本质”和“对象化”进行了具体细致的分析研究,使得这个基本命题更加立体化、具体化。这样就可以更好地理解文学、文学教育、文学审美教育与人的本质的内在关系,从而更加具体地明确文学、文学教育、文学审美教育对于塑造受教育者的人的本质的作用。
  人的本质力量,作为人类所具有的一切物质能力、精神能力、话语能力的总和,在物质生产、精神生产、话语生产的社会实践之中凝定在对象之中,即对象化了,而且达到了一定的自由境界,于是在人与对象之间就生成了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这种凝结了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了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就生成出美的属性,或者说对象显现了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而人自己在体现了自己的本质力量,即自己所创造的对象世界之中直观到自己的本质力量所产生的快感,或者说人自己感到了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显现在自己身上所产生的快感就是美感(审美)。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美是确证人的本质力量的形象的肯定价值,美是显现实践自由的形象的肯定价值。这里的“对象化”的含义就是,在对象之上显现出来;这里的“人的本质力量”的含义就是,人之所以为人应该具有的能力,体现了人的本质的能力,因此也就是达到实践自由的一定程度的人应该具有的能力,或者说就是自由自觉的、形象显现的社会能力。
  从“美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角度来看,文学、文学教育和文学审美教育作为美的集中表现及其运用就与人的本质和人的本质力量息息相关,也可以说,文学同样就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而文学教育和文学审美教育就是要通过文学这个对象化了人的本质和人的本质力量的美的作品来重新塑造和培养具有人的本质和人的本质力量的人。而且,正因为文学凝聚了人的本质和人的本质力量,所以才能够在文学教育和文学审美教育之中,把人的本质和人的本质力量还原到作为人的受教育者的身上,去培养和造就全面发展的人。
  苏:从您上面的解答中,我注意到您多次提到“实践自由”这个词,这不由得使我想到了哲学家卡伦的《艺术与自由》,他说:“创造的艺术家拥有其他人所没有的意志自由。”那么从实践自由或者说是创造自由的这个角度您是如何来看文学审美教育的?
  张:实践是人类的有目的、有意识的对象化的感性活动,是一个自然的人化与人的自然化(人的人化)相统一的过程,是人类超越自然和自我超越的生存方式,是人类确证自己的本质力量的活动。从发展程度上我们可以将实践分为:获取性实践,创造性实践,自由性实践。而美和审美以及艺术就是创造性自由实践的结晶。文学、文学教育、文学审美教育也就必然与创造的自由紧密相联。
  从创造的自由的角度来看文学、文学教育、文学审美教育,非常明确的是,文学就是一种创造的自由的话语实践,或者说是一种话语实践的创造的自由,而文学教育和文学审美教育就是在这种创造的自由的话语生产之中来使受教育者得到创造的自由——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统一,个体性与社会性相统一,功利性与超功利性相统一,从而成为自由的全面发展的人。因此,我们的文学、文学教育、文学审美教育,就不仅仅是一种技巧、技艺,而且是一种为人之道。这个为人之“道”就是要达到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创造性自由,也就是审美的自由状态。所以,我国先秦时代的儒家和道家都强调通过文学艺术来达到这个“为人之道”。孔子所强调的“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就是要使人达到“迩之事父,远之事君”的为人之“道”。这是通过文学(诗)达到儒家之“道”。而道家则同样强调通过技艺来达到“道”,就像“佝偻承蜩”、“庖丁解牛”那样,“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得之于心而应于手”,从而完成为人的“法自然”之“道”。这是通过技艺达到道家的自然之“道”。因此,中国传统美学,无论儒家,还是道家,都是要通过文学艺术之类的“技艺”使人获得审美自由,达到形而上之道,而不仅仅是让人成为一个书袋子或者书呆子。因此,我们必须记住:文学、文学教育、文学审美教育就是要使人通过文学艺术,由技入道,成为创造自由的审美的人,最终成为自由全面发展的人,合乎为人之道的人。
  苏:从您以上精彩的解答中我们可以看出,文学审美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要提高青少年受教育者的文学欣赏和文学创作的能力和水平,而更为根本的是要在文学的话语生产实践过程之中,把人们塑造和培养成为真正的人——具有人的本质和人的本质力量、具有进行创造的自由的精神生产的能力、自由全面发展的人。相信我们的读者在看了这个访谈后,一定会和我一样受益匪浅。
  
  苏顺超,男,又名舒坦,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现为武汉某杂志社编辑。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