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3期

新课标下的语文新课型新探

作者:李锡林




  新课标的灵魂是什么?笔者以为:教师应以民主的姿态,做一个睿智的组织者、友善的合作者,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帮助他们进行个性化的解读,个性化的体验,个性化的表达,从而促使他们的精神成长。这一精神是对传统课型的全面反动,因此,有必要探索新的课型。这种新课型应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课堂活动的主体不再是教师,而应是学生,以培养学生的心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终极目的;二是教学的方式不再是传授而应是教师激发、师生互动、学生体验,以自主、合作、探究为基本学习方式,课堂教学充满悬念,充分让学生的智力接受挑战,让学生的个性充分张扬,让学生的潜能如花绽放。
  基于此,笔者将新课标下的新课型概括为“教师搭台,学生唱戏”。
  古人说,教无定法;又说,教学有方。看似矛盾,实则充满了辩证法。说教无定法,是指学生主体具有多样差异性,教学文本也是千变万化,因而不能用单一的方法组织教学;说教学有方,又是指无论是学生还是文本,都是有规律可循的。抓住文本的“眼睛”,挖掘学生智商的潜能,激发学生的热情,都可以将教学引向深入,将学生引领到人文的海洋。因此,探讨新课型是有时代意义的。
  什么叫课型?是指根据一定的教学任务,一定的接受对象,采取相应的较为固定的模式,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这种模式就叫课型。
  
  一、搭民主之台,春在枝头已十分
  
  探究课型是指将一定的课文设计成若干个子题,引导学生自由选题,分组讨论,形成相对统一的看法。
  哪些课文适合采用这种课型呢?
  1.课文词浅意丰,充满了浓烈的情感,创造了独特的意境。学生似乎能读懂文章,其实很可能因只停在文字的表面而无法抵达文章的灵魂深处。
  以史铁生的《我与地坛》的第一部分为例。这一部分情真意切,细腻生动,充满了强烈的生命意识。文章大段地描写了地坛的衰败景象,生动地揭示了作者由死亡走向新生的心路历程。如果教师逐一讲解,学生恐怕难以走进文本。这样的课文,教师大可民主一回,搭上民主之台,让学生在探究中体会学习的快乐。
  具体操作:步骤一,让学生为此部分拟小标题,每组推荐一至二个小标题;步骤二,从所推荐的小标题中评选出最佳标题,并陈述理由。
  要完成这个学习任务,学生必须作到这样几点:认真细致地阅读文本;思考地坛对于作者的意义;所拟的标题简洁凝练。经过认真地阅读思考,学生完成步骤一,拟出了如下小标题:“地坛——我的精神家园”“荒芜的生命在地坛里重新开放”“走进走出”“我与地坛有个约会”“地坛中的生与死”“心灵的复活”“上帝的苦心安排”“地坛——我第二个人生起点”“突出重围”等。在此基础上,学生自由发言,选出自己最喜欢的标题,并陈述理由,最后相对集中在这几个标题上:“走进走出”好在双关形象,耐人寻味,有吸引力;“荒芜的生命在地坛里重新开放”是作者从苦难中解脱出来,获得新生的诗意表达,突出了地坛对作者丰厚的馈赠;“突出重围”,既表达了苦难的深重,又展示了摆脱苦难的不易而又最终成功的心路历程。
  2.文本内容远离学生生活,使学生产生阅读上的疏远感。如《孔雀东南飞》《雷雨》《茶馆》等既是名篇,其内容又与学生有相当的距离。架上民主之桥,就可以缩短文本与学生的距离。
  以《雷雨》为例。步骤一,展示2006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丁晓兵的颁奖词:20多年来一直是英雄,这个用左手敬军礼的人,我们以他为骄傲。战时敢舍身,平时能忘我。从逆境中挣扎启程,在顺境中保持清醒。沙场带兵敢称无愧无悔,把守国门能说有骨有节。他像一把号角,让理想与激动,在士兵心中蔓延。让学生明确颁奖词的写法基本上遵循概述+评价的叙写形式。
  步骤二:再次阅读剧本,捕捉触动你心弦的点点滴滴,推选出“最能触动你心弦的剧中人物”。
  步骤三:将选取相同的剧中人物的同学组成同一推选小组,进行质疑探究,形成相对统一的意见,进而写成颁奖词。以下是同学们探究的部分成果:鲁侍萍爱人自私的抛弃,现实残忍的放逐,使这颗温柔善良的心备尝酸楚,饱受煎熬。蓦然回首,已是三分柔情七分恨,声声怨诉,字字血泪。面对不能相认的亲生儿子,更是柔肠百转,寸心如割。感动,感动于这个处于感情漩涡的中心而又无可奈何的弱女子。鲁大海一个不畏强权的好代表,一个孝敬母亲的好儿子,心直口快,疾恶如仇,敢作敢为,为人耿直。在他纯洁的心灵中,正义公平,占据了全部;但他生命中也充满了悲情,他不知道公然对抗的竟是自己的亲生父亲,也不知道对自己大打出手的竟是自己的亲哥哥。他的为人,他的性格,在悲情剧本里更显得感人。周朴园在爱情、亲情和经济利益、名利地位面前,周朴园的选择着实让我们吃惊,我们不禁怀疑,金钱难道是美好人性的清洗剂吗?也许在他经历一切失去与痛苦之后,他会懂得什么才是生命中最重要的。
  这种民主课型的价值在于:
  1.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能动性,使他们主动地走进文本,走进独特的精神世界。
  2.给学生一定的自由空间,使学生能量力而行,又能在相互碰撞中切磋提高。
  3.既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又让强烈的竞争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而提高学习效率。
  
  二、搭激疑之台,忽于水底见青山
  
  有些课文如小说往往在生活的常态下隐含着深刻的含义。由于生活阅历的限制以及鉴赏能力的制约,学生可能对此视而不见。在这些地方,教师就要巧妙地设疑,将学生引向思维的深处,去领略一种动人的风景。如《阿Q正传》中,赵太爷父子和假洋鬼子都对阿Q使用过武力,但前者的武器是大竹杠,后者的武器是文明棍,他们的武器为何不同?能互换吗?学生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先是深感意外,这也是个问题吗?再后来细细一想,觉得作者这样安排还真是有他的道理。老师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赵氏父子和假洋鬼子的形象特征——赵氏父子是典型的土乡绅、土财主,没有接受过欧风西雨的洗礼,所以没有文明棍;不善于伪装,所以没有假辫子;对要求革命的阿Q,只知道进行赤裸裸地镇压,而武器就只能是就地取材的大竹杠了。而假洋鬼子有着土地主的出身、东洋镀金的资本,自然身价就高了许多,在包装上表现为手持文明棍,胸佩银桃子,肩披随时可以盘起可以剪掉的散发。他手中的文明棍既是留洋的标志,更是随时镇压要求革命的农民的武器。由大竹杠进化到文明棍,体现了剥削阶级的狡猾性和虚伪性,但不管是大竹杠的“劈”还是文明棍的“啪啪”,其反动性和与人民的敌对性则是一致的,永远不变的。道具的不同,既让我们看到了时代的缩影,又让我们认识到敌人的凶残性。因此,一身土气的赵氏父子只能用大竹杠,一身洋气的假洋鬼子就非得用文明棍说话了。就地取材的大竹杠、不文明的文明棍,挨打的阿Q,折射了这样的社会现实:土地主顽固,洋鬼子投机,土、洋鬼子联手由革命的对象一跃而为革命的主人,真正要求革命的阿Q辈又愚昧无知、自私落后,中国革命的进程何其难哉!小小的道具表达了无限丰富的内容。学生的追问达到这个境界,不得不深深折服鲁迅的犀利!
  再看《宝玉挨打》。如果只是引导学生了解本课的情节上的“潜流暗滚”“惊涛大作”“余波涟漪”的波澜之妙,了解人物形象的生动刻画,了解以贾政和宝玉为代表的封建正统思想与叛逆思想的尖锐对立,我认为远远没有体会到作者的匠心,还必须要追问几个为什么:为什么王夫人探视宝玉时是先“抱板子”;为什么贾母一出场贾政就像泄了气的皮球,再也凶不起来;为什么宝钗与黛玉一个送药一个送泪……面对宝玉挨打,王夫人是哭劝,贾母是愤怒地斥责。这些追问,必将使学生向思维的纵深处探索。先引导学生梳理王夫人的上场,王夫人的出场,可以概括为哭劝三部曲——劝说、施压、感化;打出三张牌——贾母、娘家、香火;连锁三动作——抱板子、抱丈夫、抱儿子。按说她一出场,应是先看看儿子如何,再指责丈夫下手太狠的,然而小说不是这样写的,如何理解呢?让我们一道欣赏小说是如何写王夫人的探视的。王夫人的出场,不仅没有阻止贾政的痛打,反而火上浇油,贾政打得更狠更快了。于是王夫人忙抱住板子,真是打在儿子的身上,痛在为娘的心上,抱住了板子,就意味着阻止了对儿子的痛打,板子打在儿子的身上,缴械迫在眉睫,故先抱板子,这是母亲保护儿子的一种本能。作者的刻写是多么体贴入微!然后是抱丈夫,夫为妻纲,对丈夫只能顺从,不能冒犯,即使与丈夫有不同的意见,也只能软化、哭劝。最后才是抱儿子,儿子到底被打成啥样了,这是王夫人最关心的问题,但这个问题只有在宝玉安全的情况下才有探视的价值,所以王夫人先是阻止贾政的行为,抱板子不行,就直接抱打手——贾政,其目的就是要阻止贾政的毒打;劝说不行,就施压,再不行,就感化;抬出贾母不解决问题,就抬出娘家,直至抬出封建大家庭最关心的香火——接班人的问题。王夫人的言行既符合她作为妻子的身份,又符合她煊赫的社会背景,更切合她对宝玉的溺爱之情。深入探讨一系列的追问,我们的学生不仅理解了人物的性格特点,还看到了人物背后的文化、社会背景。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