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2期

校园文学月报

作者:佚名




  主办:中国语文报刊协会校园文学报刊分会
  主编: 王 刚 本期特约主编:杜亚群
  
  点 击 文 学 社
  
  上海市北中学溯光文学社简介
  “溯光”取其追求光明之意,社团创办于1999年初,系“上海市明星社团”。校报《溯光》是一份完全由学生自己编辑完成的刊物,曾获首届、第二届“全国中学生文学社团校刊、校报评比”一等奖。她“定位于学生”,始终坚持“学生写、学生编、学生看”的办报宗旨;她追求民主,为学生架设自由言说的平台,是学生与学校沟通交流的一座桥梁;她求实创新,为学生开辟出一片文学绿地,一颗颗文学新星在这里冉冉升起。迄今为止,经《溯光》推荐转载的文章已逾百八十篇,社员在各类作文竞赛中不断取得骄人成绩。
  
  校长寄语:
  我写作的时候就是我的马队在行进的时候。马铃的叮当叮当声伴随着路边小溪的歌唱,一抹强烈的阳光在左前方的树梢上压迫着沉沉的浓阴射进来,响声似乎更加清脆了,同时分叉开来,分明有了形象,好似在小溪歌声的柔软的起伏中荡着犀利的双桨。
  ——上海市北中学校长 陈 军
  
  脸
  溯光文学社 张文婷
  早晨,走在大街上,无数张不同的脸映入眼帘,透过形形色色的脸,似乎能阅尽不同的人生。
  一位金发女郎朝我迎面走来,随即带来一股浓郁的品牌香水之味,熏得脑子微微发涨。原本不大的眼睛被安上了一副比常人长出三倍的假睫毛,似乎有两条毛毛虫无立锥之地时的艰难。脸上扑着厚厚一层粉底,一阵风掠过,粗大的颗粒便在空气中翩翩起舞。
  我打了个寒噤,不知这张脸是否喜欢浓浓粉脂下的生活。只是我了解,大肆包裹下的人生是难以散发出它应有的味道的。
  老远便看见那个中年男子穿着沙滩裤趿拉着坏了跟的旧拖鞋,大摇大摆地走过大街小巷。他满脸的倦容,毫无顾忌地打着哈欠,眼角边的眼屎还清晰可见,时不时地打着饱嗝,满口隔夜的酒肉之气。
  我不禁退让三丈,不知这张脸是否已被这种肆无忌惮的颓废和奢靡熏得麻木。只是我懂得在淫漫无度中穿梭的人生没有属于它自己湛蓝的天空。
  将目光收回来,身边的这位笑容可掬的七旬老人吸引了我的眼球。他找了一处梧桐树下的阴凉之所坐下,拿出一本书,悠然自得地在那里读了起来。他那脸在数不尽的皱纹的交织中显示出沧海桑田的动人。一副深度的眼镜架在鼻梁上,平添出无限的诗意。
  那张脸依旧在微微地笑,那笑让人不自禁地缅怀起岁月动人的痕迹,让人心生一股宽容的博大情怀。
  人生如脸面。
  有的人天生丽质,却不会恰当利用,反而破坏了整体的美丽。其实我们的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有的人天资聪颖,却甘于混沌苟且,便是错过人生。
  如何对待你的脸,从某种角度来说是与你如何对待自己的人生有着相同的作用和含义的。
  有的人华而不实,有的人信手涂鸦,也有的人精雕细琢。这是脸与脸之间的区别,也是人生与人生之间的区别,更是生命与生命之间区别的根本所在呀。
  【指导教师语】
  每张脸的背后都是一个独特的人生。年少的我们需要天生丽质,拒绝面具遮盖我们的脸面,留下纯净的人生。小作者善于把握生活细节,敢于积极思考,才有了独到的见解。
  (韩立春)
  
  因为珍惜,所以把握
  ——《草莓》之断想
  溯光文学社 周子颖
  时间辗过岁月的驿道,留下零碎的记忆,划过参差的痕迹。
  任时光流淌,似乎生活依旧。其实,不经意间,一切都在改变。
  季节在变。
  翠绿的枝叶似乎刚才还在风中摇曳,这会儿却已泛起浓浓的姜黄,零星地在微风中旋转落地。
  暖风本是扑面而来,眼下却令人倍感刺骨。不知何时,路上早已结起了薄薄的冰霜。
  我们呼吸了一季的空气,也在瞬间改变了它惯有的气息。
  于是,我们理应珍惜逝去的温暖,把握寒冬的步伐。
  生活在变。
  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的基调与结构也日趋完善。
  孩童终将懂得人情世故,少年终会蜕去青涩。世间有太多未知,前一刻与这一刻也许就是天地之间,阴阳相隔。幸福不会永世相随,痛苦也只是暂时的,未来还有太多的契机。
  于是,我们理应珍惜往日的纯真,把握此刻的机遇。
  经验无时不刻不在积累着,我们不会再盲目地标榜自己,年轻气盛已成为过去;我们不会为人情世故而感慨万千,淡看世事是习惯与作风;我们不会轻易动怒,保持平和、与世无争才是心境。
  时光推移,我们也终将在荆棘丛生中磨平自己的棱角。
  于是,我们理应珍惜年轻的美好,把握未来的船舵。
  往昔不会重来,逝去的却可以埋在心底永生永世。这些曾经的往事,都是一个时代的象征。
  因为珍惜,所以把握——这才是人生的步骤与转折。
  【指导教师语】
  永恒的敌人是时间,在时间面前不要以为我们富有。青春是一首诗,需要把握其中的韵味与节奏,唯有珍惜才不会错过其中的字符。文章亦似一首诗,颂出了我们青春的宣言。
  (韩立春)
  
  宝贝的归宿
  溯光文学社 贾慧(王莹)
  不知李白一句富有阿Q精神的“天生我材必有用”曾经勉励过多少人?然而这究竟是夸张还是真理,人们恐怕多相信前者。其实,我认为李大诗人所言极是,“天生我材”的确“必有用”!那些自认为平庸普通的人,实则是错了空间与机遇。
  这就好比贾平凹一篇名为《丑石》的文章中所写到的情形。作者说他年幼时村子里有一块奇丑无比的大石头。大家都讨厌它,唾弃它,粗暴地用它洗衣,磨斧,歇脚……然而有一天,村里来了一批“很有文化”的知识分子,好像是啥研究所的,围着“丑石”如获至宝,啧啧称赞,硬是要把它买回去派大用场,作者听他们说:“这是一块从外星来的陨石!……”
  这是从太空来的陨石啊!它跨越了多少光年的距离,拥有和这地球上任何一块石头都不相同的体质,承载着满身殊荣和光耀,降临人间。只可惜它坠错了地方,那些无知的村民无法了解它的价值,若非研究员伯乐识马,只恐怕这辈子它都逃不开丑石的命运吧。我不由联想,人和这丑石又有何不同呢?我知道你怀揣着满身的自信和抱负而来,可若你将它用错了地方或用错了对象,恐怕,等到“白发生时”你也未必能“赢得生前身后名”。
  所以,千万不要因为某次失败就看轻自己,也不要由于某些不足就妄自菲薄。你看那“过目不忘”的钱锺书,他在考清华大学的时候数学好像只有十几分,简直可以说对数学一窍不通。然而,他是语文状元,外语更是交了一张满分试卷!由于他的文科成绩实在太优秀了,所以清华破格将他招为正式学员。事实证明,后来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造诣的确非同凡响,甚至可谓贡献巨大。但试想,若当时清华大学因为他的成绩未到分数线而拒绝录取他,北京城的老百姓都讥笑他为偏科的“瘸子”;没有人欣赏他,支持鼓励他,钱锺书还会是那个写出《围城》的钱锺书吗?
  这样看来,我们,其实都可以是钱锺书,或者是贾平凹笔下的丑石。辛勤地学习,默默无闻地耕耘,其貌不扬或满是缺陷,但这都不能代表什么。我们还未闪光是因为还未到时候,那潜藏在心中的宝藏还没有找到最适合的展台,所有的真相都不会一开始便出场。但是金子,是不会让沙子掩盖它的光芒的;宝贝,终将有属于他的最佳归宿,你说是吗?
  【指导教师语】
  作者以丑石的遭遇和钱锺书的经历为例,论证“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观点,言之凿凿,自信满满。“我们还未闪光是因为还未到时候”,是“宝贝”们的宣言!只是想对那些天赋异禀的宝贝们说:须知伯乐不常有,在耐得住寂寞的同时,也要善于寻找自己的最佳归宿,如此,方不辜负“天生我材”呀。
  (杜亚群)
  
  你就是名牌
  溯光文学社 曹丹蕾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