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2期
对话:教师的发展与课程发展
作者:冯晓霞 李 薇
今天的对话就从我所研究的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故事开始。该研究向我们展示了两位北京的幼儿教师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自身的专业理念和实践所发生的根本性的转变(transforma-tion)。在这里讲“转变”这个词是有专门用意的,因为在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文献当中,转变一词的英文是“trlmsforma-tion”,它区别于“change”,转变表达的是一种本质的、飞跃式的改变。
两位幼儿教师都是幼师毕业,一位具有十年教龄,另一位具有十八年的教龄。当时,她们参与了由冯晓霞老师主持的一个研究项目——儿童主体性研究。研究期间,一位教大班,一位教中班,一位是研究一开始时就加入了,而且坚持了好几年,另一位是自己要求加入研究的。我的研究是从一些清晰的问题开始的。我当时的问題是:在参与幼儿主体性研究的过程中,教师自身发生了什么变化?比如说教师是如何理解这个研究项目的核心概念的?她们是如何在课程活动中实践的?什么可能因素促进了这些变化?在这些转变过程中她们又遇到了什么挑战?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我们的教师是怎样实现由比较习惯预设课程转变为能够有弹性地、开放地支持儿童自主的探索和合作的?我就是带着这些问题设计了我的访谈问卷(问卷是开放性的)。以下是我在访谈研究中所发现的教师在参与研究项目后的一些转变:(1)教师的思维产生了一种范式的转变,即发生了一种根本的质的转变。从访谈材料的分析中可以看出教师的价值取向,比如说对儿童兴趣的重视,并且知道如何使儿童的兴趣引领计划和课程实施。(2)教师们十分重视儿童自己在课程发展中的作用,即重视由孩子来做决定或者自己进行活动。(3)教师特别重视孩子们的经验,且表现出对活生生儿童的一种由衷的认识和欣赏。正如有一位教师说:“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对儿童的认识和理解,过去我不是真正地理解儿童,在让儿童成为学习的主人后,我认识到孩子比我想象的能干得多。”“过去我把孩子横向地比,现在我把孩子纵向地自己跟自己比,这是很重要的,这使我对孩子有了更准确的看法。”这种对儿童的认识和理解,我觉得对教师的成长是不可缺少的。
促成教师转变的可能因素是:(1)在该项目中,有专家教授与教师一起分享一些国内外新的教育理念。比如瑞吉欧的项目教学,张雪门、陈鹤琴的教育思想和实践。而且,他们在第一年研究的每个星期都有一次观察和讲评,讲评的目的就是讨论孩子的兴趣究竟在那里。有一位教师说:“我开始一点也不知道怎样理解观察和鼓励孩子,通过一年的讲评我逐渐明白了。”当然,这个过程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2)教师对自己的反思有很清晰的线索。反思已不再是就事论事的报告,而是包含了自己的思考和分析。她们表现出自己是“积极的思考者”。(3)她们已成为“充满激情的教师”。这些教师在阐述中说,“我做这些很快乐”、“很上瘾”。我觉得促成教师转变的因素就是新旧经验的连接,还有就是技术上的支持。
从研究中我们至少可以得到两点启示:(1)转变需要一个循环的、实践的过程,即反思、实践、记录,然后又反思的过程。(2)教师的发展类似于儿童的发展。
冯晓霞教授:儿童主体性研究是十年之前的一个“九五”课题。当时我们提出这个问题,是因为进入21世纪,世界各国包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他们对世界将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对人会提出什么样的要求?对人的发展提供了什么样的环境?提出了什么样的挑战?等等问题都有很多的思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此发表了一大批咨询报告。当时,可以说每位教师都在讲幼儿是学习的主体,但是国内的不少研究也同时表明学习者主体性问题是我们国家传统文化中的最大问题或者说是我们教育中的软肋,不管是由中央教科所组织的(史慧中)《六省市幼教质量评估研究(IEA)》项目,还是朱慕菊主持的《幼小衔接的研究》,都发现主体性问题在幼儿教育上已经显现出严重的不足。出于这样的思考,大家觉得主体性是21世纪的人都必须具备的品质,于是希望在这方面做一些探索。整个研究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幼儿主体性的结构到底是什么?也就是说,当我们解释幼儿主体性的时候,主体性的核心成分是什么?是否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三性”(积极主动性、独立自主性和创造性),这三性具体的表现是什么样的?为此,我们当时先做了一个比较正规的多因素分析方法的量化研究,在北京对400多位孩子进行了主体性影响因素的调查。我们调查出的主体性结构与“三性”大体相同,但具体内涵不同。比如说,独立自主性的最主要方面就是生活自理。另外,我们做了一个影响因素调查,家庭方面采用的是问卷调查,对幼儿园进行调查采用的是对幼儿的访谈法。考虑到访谈幼儿不能够很复杂,所以我们只访谈了十个题目,主要是让幼儿谈谈他自己对幼儿园生活的感受。调查的结果有些让我们出乎意料,比如说,科学探索活动应该是孩子比较喜欢的活动,但是在孩子对美术、语言、科学按喜好程度排序时,科学排在了最后面;再比如,美术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应该是孩子最能自主发挥的活动,但是在孩子回答我们设计的诸如“你的任务是画这个东西,但是你画了你喜欢的东西,老师会怎么样?”这样的问题时,70%的孩子回答的是“老师会批评”或者“老师会让我重画的”。就艺术的本质而言,它的情感性、创造性是最重要的。如果我们的教育,只强调技能技巧,把最本质的东西忘掉了,连幼儿的创造性活动中都不允许有自主,那么还有什么创造可言。所以,当时我们觉得这个问题很严重,也在思考这个问题怎样解决。
我们觉得课程是一个问题。我无意否认我们课程改革的实践,但是我有一个感觉就是形式的东西多,实质的东西少,而且我们的教师总是疲于奔命在不同模式的学习和模仿上。结果呢,我们的课程改革已经进行十几年了,有一些基本的概念和很多口号我们也都会说了,但是在实践中却不是这样。比如,教师们嘴上都会说让孩子创造,不要把知识灌输给孩子。但是,在组织活动时却不完全是这样。曾有一位教师组织孩子进行了一个有关“物体沉浮”的活动,整个过程中孩子的探究,教师准备的材料都十分理想,可让我们吃惊的是,等到活动要结束时,教师习惯性地做了一个总结:“今天啊大家想了很多的办法,动了很多脑筋。通过大家的探索我们更加明白了一个道理,重的东西会沉下去,轻的东西会浮上来。”在观看录像进行研讨时,该教师说:“最后一句话是个败笔,但是冯老师你要知道,为